标签:
教育 |
分类: 【随心杂记·教学随笔】 |
班情不同 素材的选择不同
http://s13/mw690/002ffgZlzy6GPDeILI8cc&690素材的选择不同】" TITLE="【班情不同
文·何召军
感谢草根名博校园栏目博乐倾湮将该文推荐至新浪首页!
上课之前我们都会备好课,设计好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尽可能采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但是,再完备的设计、再完美的想法、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果没有付诸实践,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就不能说是优秀的。
今天开始了新教材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团结的作用。在学习第二个内容时,原本要学生回忆总结本班集体经过团结努力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他人的关怀,集体是温暖的,是推动个人成长发展的园地。
但各班的情况不同,采用统一的一种班集体参与的学校里的大型活动,不能让成绩不好的班级的学生感受到通过集体的团结而自豪,集体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克服个人无法完成的困难。进入八年级以来,整个集体参与的活动主要有两项:会操比赛、每班20人的拔河比赛。四个班级中冠军只有两名,显然在这两个班引用此次活动最恰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增强班级的自豪感,为进一步关心班集体的发展,增强班级凝聚力产生更大的效果。
而对另两个班级则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就另辟蹊径从找寻别的事例入手。我先在其中的一个班试用了《天鹅、大虾、梭子鱼拉车》的故事,让学生读故事感受,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就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一致、在情感上荣辱与共。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但没有做到贴近学生实际,没有贯彻回归生活的理念。这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课堂的效果就会差,课堂的有效性不大,高效就更不能彰显。
于是,我又换了角度,集体的形式很多,学生处于其中的不单单是班集体,还有家庭集体、宿舍集体、小组集体。这样以来,学生的思路就广了,没有班集体的成功案例,感动的故事,就可以选择其他不同形式的集体了。于是在这两个班学习的时候,有的组就选择了当自己生病的时候,自己宿舍的舍友是如何帮自己看医生、帮自己补习功课的;有的组则列举了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与同组的同学是如何配合的;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同桌是如何安慰自己的;当自己在学习中出现松懈的时候,朋友是如何警醒自己的……
不同的班级,根据不同实际,选择了贴近学生的素材,学生的反响是强烈的,参与是高涨的,而且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选自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到亲切,让课堂充满真实,充满温情,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反思自己过去的事情。通过生活的目的恰好是为了学生的生活,为了学生更好地在与他人合作中更加的融洽、和谐,更好地感受到集体是生活学习的乐园。
班情不同素材的选择不同,也说明我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变通。有的老师多年来一直在用原来一成不变的教案,教着不同批次的学生,不同班级的学生。即使是一个班,也不能用同种方式上课,还要考虑最近班级发生的事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学生的状态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就不应该相同。
作为老师要注意常教常新,不拘一格去上课,更注重打通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流淌。学生动了情,学习内容才有生命,兴趣才会盎然,学起来才会轻松,书中的道理是自己真实经历的,理解起来才会容易。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的教学形式决定着学生的情绪,决定着课堂的效率,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发展。
教师的引领作用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