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6,466
  • 关注人气:4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个抄袭的诗人,后来怎么样了

(2018-02-08 14:08:59)
标签:

杂谈

那个抄袭的诗人,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卓早早(富书签约作者)

01

《全唐诗》中有两首一模一样的诗篇: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和宋之问的《有所思》

但也不是完全一模一样,整首208字的诗,还是有3个字不一样的。

刘诗中的一句“洛阳女儿好颜色”,在宋诗中变成了“幽闺女儿惜颜色”。

这倒是有意思。

时间回到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时年二十五岁的刘希夷,刚刚考中了进士。

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唐代,称得上是少年功成春风得意,正是可以好好庆贺一番的时候。

尤其是刘希夷还是当时众所周知的“美姿容,好谈笑”、“ 饮酒至数斗不醉”,堪称是一位有酒量有颜值有幽默感的小鲜肉。

逢此喜事,当然要好好与同学亲朋畅快痛饮起来。

酒过三巡,刘希夷“不拘常检”的性子藏也藏不住,便径自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把琵琶,嘈嘈切切地弹起来,居然也弹的像模像样,让在座众人纷纷叫好。

“以前只知道廷芝(刘希夷的字)你向来‘射策有文名’,没想到你还这么擅长弹琵琶啊。看来以后你可以去谋一下礼部的缺额,当个典乐官也不错的。”有人这样调笑着。

中了进士之后,下一步就是要由吏部进行铨选,决定考中的新科进士可不可以真正入仕当官,在哪里当官,以及能够获得的官位品级。

但刘希夷好像对这些关乎自己切身利益之事都不大感兴趣的样子,只是更加敞开了与大家一杯杯地喝酒。

看着这一幕,也在宴席中的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眼珠转了转,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翌日,宿醉后的刘希夷从睡梦中醒来,就看到了宋之问守在自己的床边。

宋之问一脸真挚的关切,十分体贴地照顾了刘希夷之后,开始与他谈心,谈心的要点,围绕在“我懂你”这一点上。

宋之问看出了刘希夷内心其实并不是很想入仕,但又无法将这个在当时属于异数的念头与他人诉说。

“我知道你心里苦,”宋之问叹道,“总憋在心里多不好,我是你舅舅,有什么话不能跟别人说,还不能跟我说吗。”

其实,刘希夷的苦恼来源于他自身文风与时代主流的不合拍。

《旧唐书》中说他:“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不为时所重。”

其中的含义就是,在国力还一片大好的初唐,人们喜欢的诗文都是具有浪漫或豪放之气的风格,刘希夷这样偏重于哀怨愁苦的词情,不能够在时下被重视。

长期别扭纠结下,突然遇到宋之问这么一个“知己”,还是可以信赖的自家亲人,刘希夷很快就与他有了很好的情谊。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HjVtRcMB7lg8l78bLmOxiaY6zy0N43WKpiam35kXfeGCSjgOnlRPePxIGUPZMQuV06SR5AEbejH84doa50iaGnibw/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02

宋之问,何许人也?

他是初唐时很有名气的文人,后人研究初唐诗歌时,有“沈宋”二人是绕不过去的,他们对律诗的定式和成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里的“宋”就是“宋之问”。

他的那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听过的。

但大家可能没听过的是,他有很大的嫌疑,是杀死自己外甥刘希夷的凶手

是的,刘希夷枉有一身才华,却在约二十七八岁时,就惨死离世。

《全唐诗》在介绍刘希夷时,称他“为奸人所杀”,没明着说奸人是谁,只是含糊其辞地补充了一句:“或云:宋之问害希夷”。

追究其源头,就是因为这一首精妙的好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刘肃的《大唐新语》描述刘希夷当时创作的情况说:“……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窒之。”

韦绚的《宾客嘉话录》进一步记载了宋之问的杀人方式:“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唐才子传》也说:“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指年年岁岁一句),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刘希夷当时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因为跟宋之问关系亲近,所以在旁人都还没有告诉的情况下,先给宋之问看了这首诗。

宋之问一看,觉得此篇极佳,更“苦爱”(意为爱的不得了)其中的点睛诗句。

但随后,他想的不是为刘希夷高兴,帮他修改或传扬诗文,而是第一反应就问了还有没有别人见过这首诗?

哦,没有啊,太好了,那就把这首诗送给我吧。

这时候,一直以来经营的这份情分也该发挥作用了,宋之问十分诚恳地乞求刘希夷,你看咱俩关系这么好,我对你这么好,我好就是你好,这首诗给我也能发挥最大效用,你就别执着了。

刘希夷大概是被缠不过,便先勉强答应了。

但后来他越想越不甘心,便表示这样做不行,我自己的作品,不论能不能被更多人知道,我都不应该把它这样子交给别人。

然后,他就死了。

被宋之问派了家奴们,用大土袋子压住,活活窒息而死。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竟一语成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HjVtRcMB7lg8l78bLmOxiaY6zy0N43WKoZKKhHzKibye6jM8kSvujee3WCXwQDvtqWbBPk8LnJXyTPkqhmMQoLg/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03

对于刘希夷之死,《唐才子传》感叹道:

希夷天赋俊爽,才情如此,

想其事业勋名,何所不至,

孰谓奇蹇之运,遭逢恶人,

寸禄不沾,长怀顿挫,

斯才高而见忌者也。

就是说,一代青年才俊本应在世大有作为,却因为才华高而被暗害至死,都是因为那恶人充满了嫉妒之心。

说实在的,宋之问这个人能干出这种事情来,倒是跟他一直以来的人品和行事风格十分符合。

刘希夷死后不久,宋之问就进入了崇文馆充学士,善于趋炎附势,又确实还能有几分文笔,慢慢将官位努力地从九品提到了五品。

当武则天即位之后,他又开始专门撰写靡丽颂德的应制诗篇,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

据《新唐书》载,宋之问一直巴结武则天的情人张易之,并经常为他捧“溺器”(就是小便用的夜壶)。奴颜婢膝之状,可见一斑。

若仅仅是如此,也充其量是无耻不要脸了点。古往今来,为了功名利禄不要脸的人是很多的,他做的事也不算多特殊。

但宋之问的人品之低劣,却远远不止于此。

唐中宗时,武则天退位,张易之兄弟被诛,一干媚附之臣也随之被驱逐。宋之问也不例外,被贬谪到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

常年养尊处优惯了的宋之问,怎么受得了这种苦,次年春他便秘密逃回洛阳。

根据《旧唐书》所记,他秘密告发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张仲之(也作伸之)有图谋作乱的迹象,从而使自己重新得宠,擢任鸿胪主簿,“由是深为义士所讥。”

看,宋之问连救过自己的命的恩人都能如此对待,更别说是对自己没什么恩情,还“出尔反尔”的刘希夷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HjVtRcMB7lg8l78bLmOxiaY6zy0N43WKiaTXIFPVrr1qPVWSIAEHc5ibkMsTACQmPntAodqOQagMibPicdia1JKTvgw/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04

宋之问毫无底线的处世方法,让他偶尔能吃到些甜头,但却也终于让他自作自受。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宋之问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官位得升。

及到安乐公主权势转盛,他又“复往谐结”,去逢迎安乐,故此太平公主甚恨之。

当中宗想要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曾收受贿赂等罪状,使宋之问被贬谪为汴州长史,还未到达汴州,就又再次被贬,改越州长史。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睿宗即位,认为宋之问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胸无定志,不堪大用,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

末年,宋之问也没有再次回到他心心念念,用尽全身解数想要留下的繁华都城,死在了异地他乡。

《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

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

蹉跎一生,甚至不惜害人性命,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唯留下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不知刘希夷泉下有知,可否瞑目?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京东扫码购买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卓早早,富书签约作者,90后旅欧大胸女,留英影视硕士,坐标荷兰,经济学新闻学双学士,味觉钝感,直觉敏锐,冷辣不忌,读书观影几家话,谈情论史一碗茶,诗酒趁年华。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