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壁垒:垄断资源
(2016-04-18 13:59:15)
标签:
经济学原理 |
分类: 经济原理 |
※《经济学原理》/{第0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5章·垄断》
※{第01节·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专题02
进入壁垒:垄断资源
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垄断企业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无法进入这个市场并与之竞争。
进入壁垒的形成,有以下三个原因——
垄断资源:生产中所需的关键资源由某个企业所拥有。
政府管制:政府给予某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
生产过程:某个企业的生产成本较诸多同行企业更低。
【另见】《不同类型的物品及其特点》
下面我们来探讨进入壁垒形成的第一个原因:垄断资源。
垄断产生的最简单方式是单个企业拥有一种关键资源。
我们先来考虑一个城市自来水市场的例子——
如果有多家自来水公司向这座城市供水,我们自然就可以用《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中的竞争模型来描述这些卖者的行为。其结果是,由于这些自来水公司之间的竞争,使得“每单位自来水的价格”等于“多供给一单位自来水的边际成本”。
但是,如果只有一家自来水公司向这座城市供水,那么这就产生了垄断。毫无疑问,垄断企业比竞争市场上的任何一家企业都拥有更大的市场势力。对于自来水这样的必需品,即使多供给一单位的边际成本很低,垄断企业也可以制定很高的价格。
我们再来看一个“垄断源于拥有一种关键资源”的经典实例——
南非的钻石公司戴比尔斯,由英国商人塞西尔·罗德斯于1888年创立。戴比尔斯一度控制着全球钻石矿产量的80%。由于它的市场份额不足100%,戴比尔斯倒也不算是一个完全垄断者,但该公司无疑对钻石的市场价格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关键资源的排他性所有权是垄断的一个潜在起因,但在现实中,垄断很少源于此。现实经济如此之大,资源由众人共有,诸多物品也可以在国际上交易,其市场的自然范围亦属广泛。因此,某个企业拥有无相近替代品的例子非常罕见。
【另见】《影响需求的变量》
Index
戴比尔斯 ——De Beers
塞西尔·罗德斯 ——Cecil Rh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