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均衡的评价

标签:
经济学原理 |
分类: 经济原理 |
※《经济学原理》/{第03篇·市场和福利}
※{第04节·市场效率}/ 专题02
市场均衡的评价
当市场供求达到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http://s12/mw690/002by4Lzzy6ZJfYOlybab&690
若图片无法显示,刷新页面即可
消费者剩余等于价格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的总面积。
生产者剩余等于价格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总面积。
总剩余等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到均衡点之间的总面积。
这种均衡的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即是否使总剩余实现了最大化——市场均衡时,决定价格的,是参与市场的买者与卖者。
就买者而言——
对物品或劳务的评价高于均衡价格(需求曲线AE段)的买者选择购买;
对物品或劳务的评价低于均衡价格(需求曲线EB段)的买者选择不购买。
同样,对卖者来说——
成本低于均衡价格(供给曲线CE段)的卖者选择生产和销售物品或劳务;
成本高于均衡价格(供给曲线ED段)的卖者选择不生产和销售物品或劳务。
综上,可得出关于市场均衡的两个观点——
一.自由市场把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配置给对它们评价最高的买者;
二.自由市场把物品或劳务的需求配置给能以最低成本生产和销售它们的卖者。
因此,在需求量与供给量达到市场均衡时,通过改善买者之间的消费配置或卖者之间的生产配置,不能增加经济福利。那么,通过增加或减少物品或劳务的数量能增加经济福利吗?回答是否定的。
如下图所示
http://s8/mw690/002by4Lzzy6ZJg0B6xpc7&690
若图片无法显示,刷新页面即可
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评价,供给曲线反映了卖者的成本。
在低于均衡数量的任何数量,如Q1,边际买者的评价大于边际卖者的成本。此时,增加物品或劳务的数量会增加总剩余。一直持续到数量达到均衡为止。
在高于均衡数量的任何数量,如Q2,边际买者的评价小于边际卖者的成本。此时,减少物品或劳务的数量会增加总剩余。一直持续到数量达到均衡为止。
综上,可得出关于市场均衡的第三个观点——
三.自由市场生产出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总剩余)最大化的物品或劳务的数量。
关于市场均衡的三个观点表明:市场均衡的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