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胥荣东主任医师
胥荣东主任医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2,338
  • 关注人气:2,3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理学之道——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精华节选

(2015-02-20 22:39:40)
标签:

杂谈

  《物理学之道——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精华节选       達之 2013 年 4 月 8 日星期一 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 》的扉页上曾引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的一段话,其中说: “在人类 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会点上。 ” 以下《物理学之道——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精华原文节选。其中大部分是网上复制 下载的,少数网上没找到可复制的文本,是我自己对照原书用键盘敲出来的,为此今天花了 好几个小时。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惊人的平行之处。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之间的相似性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我们将会碰到许多论述, 几乎 无法区别它们究竟是物理学家还是东方神秘主义者说的。 在东方传统中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联系。 我所说的“东方神秘主义”是指印度教、佛教与道教的宗教哲学。 我们越是深入微观世界就越体会到现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多么相似, 他们把世界看 成是由不可分割、 相互作用、 永远运动的各部分构成的系统, 而人则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我们要谈论的究竟是哪一种“知识” ,来自吴哥窟或京都的佛教徒所说 的“知识”与来自牛津或者伯克利大学的物理学家所说的“知识”是不是一码事?一方面是 实验数 据、 方程式和理论, 另一方面则是宗教经文、 古代神话或哲学论文, 我们要从中选择什么呢? 这一章要澄清两点:有关知识的性质与表达它们的语言。 纵观历史, 公认的人类思想具有两种知识或者两种形态的意识, 一般称之为理性的和直觉的, 并分别把它们与科学及宗教联系在一起。 在西方往往推崇理性的科学知识而贬低直觉的宗教 型知 识,但是传统的东方态度正好相反。 例如 《奥义书》 谈到高级与低级的知识, 低级知识是指各门科学, 而高级知识是指宗教知识。

东方神秘主义者所考虑的是对实在的直接经验,它不仅超越智力的思维而且超越感官的知 觉。

物理学家主要关心理性的知识, 而神秘主义者主要关心直觉的知识。 这两种知识分属不同的 领域。 如果考虑到这两种观察方式根本不同的性质,那么这两种经验的相似性看来是难以置信的。 物理学家做实验需要精心的配合和极为复杂的技术, 而神秘主义者只是通过反省、 通过个人 的沉思 而不需要什么器械。 而且科学的实验在任何时候可由任何人来重复, 而神秘主义的经验只局 限于个别人在特定的机会中。 然而进一步的考察表明, 这两种观察的区别仅仅在于探索的方 式不同 ,它们的可靠性或复杂性都是相同的。 任何人要想重复现代亚原子物理学的试验必须经过多年的训练, 然后才能通过实验向自然提 出特定的问题并理解它的答案。 同样, 深刻的神秘主义经验也需要经过有经验的宗师的多年 训练, 还不一定能保证成功。但是如果学生成功了,他就能“重复那种经验。 ” 现代实验物理学杂志的一页文献对于未入门的人来讲就和西藏的曼茶罗* 一样神秘。 而它们 都是探索宇宙本质的记录。[* 佛教名词。梵文 vandala 的音译。意译“坛场” ,菩萨形象的 画像, 也称曼茶罗。]

现在我们懂得,只有当物体由大量原子组成,物体运动速度与光速相比很小时,牛顿力学才 是正确的。当第一个条件不满足时,量子力学代替了它;当第二个条件不满足时,就要采用 相对论 。这并不是说,牛顿力学是“错”的,而量子理论及相对论是“对”的。所有这些理论都是 近似的,只是对于一定范围的现象才是正确的。 东方神秘主义者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对实在的体验, 而不是对这种经 验的描述。因此,他们一般都对这种描述的分析不感兴趣。在东方的思想中也从未出现过严 格定义 的概念。 因此当他们要交流自己的经验时就遇到了语言的限制。 为此他们发展了一些不同的 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印度教用神话的方式来描述,运用了隐喻、象征、诗的想象、类比以及讽喻等形式。这种神 话式的语言不太受逻辑与常识的约束。它们富有魅力,常常模棱两可,富于想象而不是那么 精确, 从而可以比一般的日常语言更好地传达对实在的神秘主义经验。

道家常常用自相矛盾的语言来披露语言交流中出现的不一致性, 并指出它们的局限性。 中国 和日本的佛教徒继承了这一点并进一步加以发展,而在禅宗那儿达到了顶峰。

超越语言 一般的思维方式对于这种矛盾感到费解, 因为我们必须使用语言来交流我们的经验, 而这种 经验就其本质而言是超越语言的。 铃木大拙 语言的问题确实很重要。 我们想以某种方式来谈论原子结构„„但是我们无法用一般的 语言来谈论原子的结构。 W.海森伯 认为所有的模型和理论都是近似的, 语言的解释总是一些不精确不完备的思想, 早在本世纪 就被科学家们普遍地接受了, 于是科学产生了完全意想不到的进展。 对于原子世界的研究迫 使物理 学家承认,一我们日常的语言是不精确的,不适宜于描述亚原子世界的实在。量子论和相对 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它们说明了这种实在超越了经典的逻辑。 我们无法用日常的语 言来描 述它。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现代物理学最有趣的发展。它的基础与东方哲学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西方哲学的流派中, 逻辑推理是阐述哲学观念的主要工具。 东方神秘主义则认为实在超越 普通的 语言, 因此他们并不顾忌对逻辑概念的超越。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东方哲学关于实在的模型要 比西方哲学的模型构成了现代物理学更合适的哲学背景的主要理由。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引力具有使时间和空间“弯曲”的效应。这就意味着欧几里得几何不 再适用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完全抛弃了绝对空间与时间的概念。不仅所有的尺度,包 括空间 和时间在内都是相对的, 而且整个时一主结构依赖于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 “完全真空” 于是 的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现代物理学中, 宇宙在经验中是不可分割的动力学系统, 而观察者也作为基本的因素被包 括在内。 在这种经验里, 关于空间与时问、 孤立物体以及因果关系的传统概念都失去了意义。 这种 经验与东方的神秘主义很相似。

(大乘佛教) “具有非常接近于现代科学思想的概念的细致哲学。 ”

按照许多学者的观点,佛教思想在华严宗达到顶峰,它是以同名的《华严经》为基础的。这 部经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受到铃木大拙的热情赞扬:《华严经》确实是尽善至美的佛 “ 教思 想、佛教情操和佛教经验。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部宗教著作能象这部经那样,概念崇高、感 情深邃和结构宏伟。 它是生活永恒的源泉, 没有一位宗教家会对它感到不解渴或者只感到部 分的满 足。 ”

《华严经》 的中心主题是所有事物和事件的统一及相互关系, 这个概念不仅是东方世界观的 本质,也是由现代物理学产生的世界观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古老的宗教典籍《华严经》 与现代 物理学的理论模型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现代的物理的新发现必然会深刻地改变人们关于空间、时间、物质、因果等概念,因为这些 概念对于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来讲是带有根本性的。 因此迫使物理学家们感到一种冲击也是 不足为 奇的。 这些变化产生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它仍然通过最新的科学研究在形成的过程中。 看来东方神秘主义者与西方物理学家有类似的经验。 这种经验导致他们以一种全新的观 点去观察世界。

在现代物理学中, 宇宙在经验中是不可分割的动力学系统, 而观察者也作为基本的因素被包 括在内。 在这种经验里, 关于空间与时问、 孤立物体以及因果关系的传统概念都失去了意义。 这种 经验与东方的神秘主义很相似。

东方世界观的最重要特点, 也可以说是它的本质, 就是认识到所有事物和事件的统一性和相 互关系, 即认识到世界上所有现象的经验只是基本的统一体的表现而已。 所有的事物被看成 是宇宙 整体中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同一终极实在的不 同表现。东方的传统总是涉及这 种最终的、不可分割的实在、 、它表现在所有的事物之中,所有事物都是它的部分。这在印 度教中 被称为梵,在佛教中被称为法身,在道教中被称为道。因为它超越所有的概念和范畴,佛教

徒也把它称为真如: 真如的精髓是什么,是所有事物的统一整体,是包罗万象的总体。

宇宙的基本统一性不但是神秘主义体验的主要特征,而且也是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 一。

在量子理论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概率是原子实在的基本性质,它控制了所有的过程,甚至包 括物质的存在在内。亚原子粒子并不是确定存在于某个地点,而只是显示出一种"存在的倾 向"。原 子事件并不表现为在确定的时间采取确定的方式,而是显示出一种"发生的倾向"。

现代科学的基本立场就是所有的概念和理论都只是近似的。 这就是说我们要分离一个物理实 体并不需要完全精确的定义,而可以作近似的定义。

在原子的层次上, 经典物理学中的刚性 物体分解成几率的概型, 而这种概型并不表示事物 的几率,而是相互联系的几率。量于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 一体中 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 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 他们所描述的经验 与原子物理学家所使用的语言是极为相似的。这里有两个例子: 物体成了„„ 某种并非我们所见的东西。不是在静止自然的背景上或环境里的孤立的 物体,而是不可分割的部分,甚至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表现了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的统一性。 奥罗宾多 事物是通过相互依赖而获得自己的存在和性质的,它们本身一无所有。 龙树 如果说这两段话可以看成是呈现在原子物理学中自然的描述, 那么下面这两段物理学家 的话就可以看成是描述了对自然的神秘主义经验。 一个基本粒子并不是独立存在、不可分解的实体。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组向外扩展达到 其他事物的关系。 斯塔普 因此世界表现为事件的复杂的交织物,其中不同的连接或者相互交替,或者相互复盖, 或者组合在一起,从而决定了整体的结构。 海森伯 在佛教中,宇宙网络的形象就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华严经》的核心就是把世界描绘成 相互关系的网络,所有的事物和事件都以一种无限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

约翰-威勒把这种观察者的介入看成是量子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因此他主张用"参与者"来代 替"观察者"这个词。用威勒自己的话来讲: “„„以某种特殊的意义上讲,宇宙就是自己的 参与者。 ” 量于理论从根本上放弃了关于可分物体的概念, 引进了用参与者代替观察者的概念, 甚至发 现了在描述世界时有必要把人的意识也包括在内。 我们可以看到, 宇宙作为物质和精神关系 的相互 联结的网络,它的部分只能通过它们与整体的联系未定义。用佛教徒阿那加里卡?高宾达喇 嘛(Ana-gadka Govinda)的话来总结原子物理学中所产生的世界观是非常贴切的: 佛教徒不相信有独立存在的或者孤立存在的外部世界, 他本人就是可以介入这个世界的 动力。对于他来说,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只是一块布的两个百,在这块布里所有的力和事件 的线条 , 所有形式的意识及其对象, 都被织进了一个无穷无尽相互有条件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 网络。

我们永远无法说原子的粒子在某处存在还是不存在。 粒子作为一种几率模型具有在不同位置 存在的倾向, 从而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物理实在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 因此我们无法用固定 对立概 念的术语来描述粒子的状态。这种粒子在确定的位置既不能说存在也 不能说不存在。它没有改变自己的位置但也不能说它保持静止。所改变的只是几率模型,也 就是粒子在一定位置存在的倾向性。用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话来说: 例如,要是问我们电子的位置是否保持不变,我们回答"不",要是问我们电子的位置是 否随着时问而改变,我们问答"不",要是问我们电子是否静止,我必须回答"不",要是问我 们电子 是否在运动,我们也必须回答"不"

相对论证明了所有的测量, 包括空间和时间都失去了绝对的意义, 并迫使我们放弃关于绝对 空间和绝对时间的经典概念。这种发展的根本意义由孟德尔-萨克清楚地表达出来了: 爱因斯坦理论带来的真正革命„„是放弃这样的观念,时--空座标系统作为独 立 的物理实在具有客观的意义。 取代这种观念的是相对论意味着, 空间和时间的座标只是观察 者用来

描述自己环境所用语言的要素。 出自一位当代物理学家的这种陈述表明了在现代物理学中空间和时间观念的密切联系, 而这 也是东方神秘主义者所持的看法。

看来好象有一种对于实在的时--空性质的强烈直觉贯穿着东方神秘主义。空间与时间不可分 割地联系在一起,这一事实一再被强调,而这也是相对论物理的特点。这种关于空间和时间 的直觉 观念可以说在华严宗得到了最透彻的阐述。在《华严经》中一再强调"空间与时间的相互渗 透"并把这看成是顿悟状态的主要特征。用铃木大拙的话来讲: 除非我们亲自体验,否则是无法理解《华严经》及其哲学的意义的。„„这是一种完全 融为一体的状态,不再有心和身、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差别、„„我们环视周围并感觉到„„ 每个物 体都和其他所有物体相联系, „„不仅在空间上有联系而且在时间上也有联系„„作为一种 纯粹经验的事实,没有离开时间的空间,也没有离开空间的时间,它们是相互渗透的。 很难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描述时空的相对概念。 值得指出的是,物理学家与佛教徒都强调这样的事实,关于时--空的观念是以经验为基 础的。前者是根据科学实验,后者是根据神秘主义的经验。 在我看来, 具有时间意识的东方神秘主义直觉, 是它的自然观比希腊哲学更适合于现代科学 观的主要原因。因为意识到空间和时间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因此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 秘主义 的世界观本质上都是动态的观点。它把时间和变化看成基本因素。这一点在下一章还要 详细讨论。因为东方世界观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宇宙的统一性及其固有的动态性质。 场论中的时空图与东方神秘主义者对于时--空的经验很相似。 神秘主义者坚持认为, 他们实际上能够体验到时--空的完整间隔, 这时不再有时间的方向性。 东方神秘主义者认为他们在超越时间的同时也超越了因果的世界。 因果性局限于关于世界的 某种经验,当这种经验深化时,也要将其抛弃。用喜辨(Svami Vivekananda)的话来讲: 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就和玻璃一样,透过它们可以看到绝对„„,在这种绝对里既没 有时间、空间也没有因果性。 东方的宗教传统表明, 他们遵循各种方法超越了关于时间的普通体验, 使自己从因果链 中解放出来,用印度教徒与佛教徒的说法,也就是从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因此可以说东方 神秘主 义是从时间中解放出来。对于相对论物理学来讲也可以说是这样。

湿婆这位宇宙的舞神大概是动态宇宙最完美的人格化。 湿婆通过它的舞蹈维持着世界上的多 种多样现象, 通过使所有的事物都沉浸在自己的旋律中和使它们参与这种舞蹈而把它们都统 一起来 。这种舞蹈和旋律是宇宙动态统一性宏伟壮丽的形象。 佛教徒把这种不停变化的世界称为轮回, 它意味着不停的运动, 没有什么东西是停止不动的。 对于佛教徒来讲,顿悟者并不是阻止这种生命的流动,而是和它一起运动。

量子理论表明,粒子并不是孤立的物质颗粒,而是一种概率模式,是在一个不可分割的网络 中的相互联系。而相对论则使这些模式具有了活力,揭示了他们固有的动态性质。这表明物 质的活 性是它存在的本质。 亚原子世界粒子的活性不但表明它们在高速地运动, 而且表明它们本身 就是一种过程。 物质的存在及其活性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只是同一时——空实在的不同方面 而已。 前面一章已经提到,东方神秘主义者对于空间和时间“相互渗透”的意识,导致他们本质性 的动态世界观。他们不但把世界表述成运动的、流动的和变化的,而且对于物体的“时—— 空”性 质也有强烈的直觉。 这在相对论物理中是很典型的。 东方神秘主义者在他们非常的意识状态 中, 似乎意识到了空间和时间在宏观水平上的相互渗透。 他们看待宏观物体的方式与物理学 家关于 亚原子粒子的概念很相似。铃木大拙有过这样一段话: 佛教徒把事物看成是一种事件,而不是一件物体或者材料„„佛教徒关于“物 体”的概念是行(samska,a) ,也就是行为或事件,说明了佛教徒是从时间和运动的意义上 来理解我们的经验。 在“量子场论”中,粒子及其周围空间原来的根本差别消失了,虚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动态 量之一。 从本质上讲,物质不仅决定了周围空间的结构,而且反过来也受其环境的影响。按照恩斯 特·马赫的观点,物体的惯性,即对于加速的阻力,并不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而是它与宇宙 中其他部 分相互作用的量度。马赫认为,物体有惯性完全是因为宇宙中其他物体的存在。马赫指出, 当一个物体旋转时,它的惯性就产生离心力。之所以出现这种力完全是因为该物体“相对于 固定的 恒星”旋转。一旦那些恒星突然消失,那么旋转物体的惯性和离心力也就随之而消失。 这种惯性的观念被称为马赫原理。 它对爱因斯坦有深刻的影响, 也是他建立广义相对论

的原动力。

现代物理学再次向我们表明——这次是在宏观水平上——物体并不是彼此分离的实体。 而是 与它们的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只能根据它们与世界其余部分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它们 的性质 。根据马赫原理,这种作用达到广大的宇宙,达到遥远的恒星和银河。因此宇宙的基本统一 性不但表现在微小的世界中, 也表现在宏大的世界里。 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越来越认清 了这一 事实。用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的话来讲: 宇宙学的最新发展明确地指出,我们日常的条件是无法离开宇宙中遥远的部分而存在 的,如果脱离宇宙的遥远部分,那么我们关于空间和几何的概念也就完全错了。我们的日常 经验,甚 至在最小的细节上都是与宇宙的大尺度性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以至于根本不可能设想这两 者可以分离。 在广义相对论中, 在宏观尺度上表现出来的物体及其环境的相互联系, 在亚原子的水平 上则以更为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形的物体和现象只是基本实体的暂时表现。 这种思想不仅是量子场论的基本要素, 也是古 代东方世界观的基本要素。 古代东方的神秘主义者也把实体看成唯一的实在, 而所有的现象 都是暂 时的,是一种错觉。 佛教徒把终极实在叫作“空” (Sunya) ,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们认为空是有生命的空,它 产生了世界上的一切形式。道家则把无穷的创造力归因于道,并且也称之为无。不管使用什 么名词 ,他们都明确地指出,这不是一般的空和无,而是具有无限创造的潜力。

按照量子场论,场是连续的,它在空间中无所不在;但它又是非连续的,具有“粒子性” 。 这两方面是明显矛盾的,是同一实在的不同方面。这两者的统一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物质的 这两方面永远在不停地相互转化。与此相似,东方神秘主义也强调“空”与它所产生的 “形” 之间的动态的统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里的色就是指形。

现代场理学的这种“真空”与东方神秘主义者的“空”极为相似。它潜在地蕴含着粒子世界 的所有形式。反之,这些形式并不是独立的物理实在,而是作为其基础的“空” 的瞬时表现。 恰如 佛经所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虚粒子与真空本质上是一种动态关系。真空是“有生命的空” ,是无休止地以产生和湮 灭的节奏脉动的“空” 。许多物理学家把发现真空的动态性质看成现代物理学最重大的发现 之一。 现代物理学的结果看来进一步证实了张载的话: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自然界无法归结于最基本的实体, 例如基本粒子或基本物, 而应该把它理解成完. 全自洽的, 它的组成部分彼此组成,或者是自己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是在 S 矩阵理论中产生的,被 称为“靴 袢假设” (自己依靠自己的意思) 。 杰弗里·丘把这种观念发展成关于自然的“靴袢”哲学,这种哲学使现代物理学最终放弃了 机械世界观。 „„而这种新的世界观则把宇宙看成是相互关联事件的动态网络。 在这张网络 中没有 任何部分的性质是基本的, 它们都可以从其他部分的性质导出, 它们相互关联的整体自洽性 决定了整个网络的结构。 因此靴袢哲学标志着自然科学的高峰, „„这种自然观最接近东方的宇宙观, 从它的一般哲 学和物质的具体结构来讲都与东方思想协调一致。 东方神秘主义的主要流派都和靴袢哲学持同样的观点, 宇宙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没有哪一部 分比其他部分更为基本,因而每一部分都取决于其他部分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 在每一 部分中都包含了其他部分。 这种相互包含的观点确实是对于自然的神秘主义体验的特点。 每一个都包罗万象、每一个又在一切当中的观念在《华严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阐述。„„ 《华严经》清楚地提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相互联系本质上是相互渗透的。空间与时间 也是相 互渗透的。 佛教徒关于渗透的理论远远超过任何一种科学的靴袢理论。 但是以靴绊假说为基础的现代物 理学亚原子粒子理论表明了与佛教大乘观念最引人注目的相似性。

由这些靴袢模型所产生的强子图景常常被概括成这样一句有鼓动性的话: “每个粒子都由其 他所有粒子组成” 。这是从 S 矩阵理论的动态和概率的意义上来讲,每一个强子都是其他粒

子组潜在 的“束缚态” ,这些粒子组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所考虑的强子。

大乘佛教对于整个宇宙也采用了同样的观念。事物与事件相互渗透的宇宙网络在《华严经》 中表现为因陀罗网的隐喻。这是一张巨大的宝石网,挂在因陀罗神的宫殿里。用查尔斯埃利 奥特爵 士的话来说:据说在因陀 Z 罗的天堂里有一张宝石的网,你可以从其中的一个看到反映出 来的其他所有宝石。 世界上的每个物体也是这样。 它不仅是自身, 而且包含着其他所有物体, 实际上也 就是其他物体。 “在每一粒灰尘中都呈现出无数的佛。 ” 关于因陀罗网的隐喻可以说是东方圣贤在粒子物理学前 2500 多年创造的一个靴绊模型。 每个粒子中包含其他的思想不但出现在东方神秘主义中, 而且也出现在西方的思想里。 例如 威廉-布莱克就有这样著名的诗句: 从一粒砂看整个世界, 从一朵野花看整个天。 用手掌把握永远, 在一刻中把握永恒。 在莱布尼兹的哲学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想象。 他把世界看成由基本的物质 “单子” 所组成, 它们每一个都反映了整个宇宙。莱布尼兹在他的《单子论》中写到: 物质的一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一个长满植物的花园,是充满鱼的池塘。但是每一棵植物, 每一只动物,它们的每一滴汁液也是这样的花园或者池塘。 这些话和《华严经》有趣的相似是因为佛教徒对于莱布尼兹的实际影响。„„他的哲学 很可能受到他所熟悉的朱熹新儒教派的影响。而这个学派的基础之一就是华严宗。 看来佛教关于物质的观念比莱布尼茨的观念更为接近现代物理学的精神。 用欧根-威格纳的话来讲: “要想以完全一致的方式阐述(量子论的)定律而不涉及意识是不 可能的。 ”„„把人的意识明确地包括进去可能是关于物质更深刻理论的关键所在。 理解一个人的意识及其与宇宙其余部分的关系是所有神秘主义经验的出发点。 „„如果物理 学家真的想把人类意识的本质包括存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 那么研究东方的思想可以为他们 提供富

于刺激性的新观点。

神秘主义者的世界观则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即“有机的” 。它把世界上的所有现象都看成是 不可分割的协调整体的组成部分。 20 世纪的物理学表明,有机世界观的概念虽然对于人类尺度的科学技术没有什么 价值,但 对于原子和亚原子层次来讲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有机观似乎比机械观更为基本。 物理学家与神秘主义者不同, 他们是从研究物质世界着手探索事物的本质。 他们越深入物质 世界, 就越意识到所有事物与事件的统一性。 而且还懂得了他本人及其意识也是这种统一体 中的一 部份。于是,神秘主义者与物理学家提出同样的结论,一个是从内部世界出发,另一个则从 外部世界出发。 我们可以看到, 现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的方法似乎是完全不相干的, 实际上却有许 多共同之处。因而它们对世界的描述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不足为奇的。

我把科学和神秘主义看成是人类精神的互补体现,一种是理性的能力,一种是自觉的能力。 它们是不同的,又是互补的。不能通过一个来理解另一个,也无法从一个推出另一个。两者 都是需 要的,并且只有相互补充才能更完整地理解世界。采用中国古人的说法,神秘主义者懂得道 的本而不知其末,科学家则知其末而不知其本,但是这两者对于人都需要。因此我们所需要 的并不 是一种综合, 而是在神秘主义的直觉与科学分析之间的一种动态的交替相互作用。 现在我们 的社会与此相去甚远。用中国人的说法,我们目前的态度过分偏重于阳,偏重于理性、男性 与进攻 性。„„我相信,现代物理学所包含的世界观与我们目前社会是不一致的。这种社会并没有 反映出我们在自然界所观察到的协调的相互关系。 而要达到这种动态平衡, 就需要一种完全 不同的 社会和经济结构。这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文化革命。我们整个文明能否生存下去,也许就取 决于我们能否进行这种变革。 它最终取决我们采纳东方神秘主义某些阴的态度的能力, 要有 体验统 一的自然和协调生活的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