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辽宁日报》文章《“玉猪龙“应改名叫“玉熊龙“》,引起了热议。
其中,陶松林“玉猪龙”命名争端背后的思考《(女神)是你的右手,不是熊掌。》,
李鑫《“玉猪龙”命名争端背后的思考》,
孟照军,张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被郭大顺改为玉熊龙引起强烈反响!》,《红山女神》的作者张杰也有精辟的阐述。
他们的观点明确,论述翔实。应该重视。
牛河梁遗址,争议不断。这是所有考古发现少见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先天不足。从遗址的定位,定性,特别是出土发现的判断考证上,都不够严肃。尤其是把牛河梁墓葬遗址提升为整体红山文化的中心,而且,与神话传说联系一块儿,用山海经来套,用三皇五帝来套,并演绎出黄帝从牛河梁出发,去“涿鹿大战”的故事。这是考古之大忌。
随着红山遗址文物不断发现,红山文化研究不断深入,一些专家的判断,受到质疑,一些专家的论述,出现尴尬。考古是严谨的科学,不能任凭臆想去“飞”。
看看这段话:
“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晚期的中心遗址,集合了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这些重要的史前遗迹表明,当时的红山人已经迈进了“古国”(高于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时代。集合了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这些重要的史前遗迹表明,当时的红山人已经迈进了“古国”(高于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时代。”。
这个结论,是不符合真实的考古事实的。
特别是
1,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晚期的中心遗址。
2,红山人已经迈进了“古国”。
这两点都不符合事实,是一种拔高和夸大。
考古,是一门很严格,很严肃,很严谨的科学。
考古,不能套用神话传说,更不能任由臆想随便“飞”。
牛河梁遗址,只是一个红山文化晚期,父系社会的高等级酋长和巫师的墓葬群遗址。
牛河梁墓葬群遗址周围,根本没有大规模的居住群落。根本没有红山时期的生活,生产,社会活动的遗址遗迹。所以,牛河梁根本不是红山文化完整遗址,更不是什么红山文化中心和古国。
去年,辽博的《又见红山》展览,只好把赤峰“魏家窝铺”遗址搬过来,与牛河梁墓葬群遗址,一块展览。弥补了红山文化居住群落的缺失。这就说明,牛河梁遗址是墓葬群。并没有红山人的居住部落。
至于说黄帝当年是从牛河梁出发,去涿鹿大战蚩尤,等等,更是不着边际的“套牌”,难道黄帝是住在坟墓群里?难道黄帝是把牛河梁墓葬群里的死人扒出来去打仗吗?
至于坛庙冢,也是臆想。庙是什么时候才有的?5000到5500的牛河梁遗址,已经是父系社会了,怎么可能供奉“女神”?另外,中国历史上哪有把庙修在坟墓地里的?明明是个墓地供的镇鬼驱邪的“巫神”,硬要说成“女神”,那么丑陋狰狞的面目,怎么可能是红山女神?所谓的“祭坛”,根本就是墓地设立的下葬死人时,举行祈祷仪式的地方。
什么叫红山祭坛?去西拉木伦河两岸的大祭坛看看,至今还有一些矗立在那呢。一个大型祭坛,必须有祭祀的大C形龙,太阳神,大勾云佩等神器。这些,牛河梁都没有发现,怎么可能是祭坛?
一个文明的定义是有固定衡量标准的。既没有城市规化建筑,也没有文字礼仪遗迹,还没有生产分工和等级组织,哪里来的什么黄帝国家?去看看三门峡的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和巩义双槐树河洛遗址,再看看敖汉兴隆洼遗址和赤峰魏家窝铺遗址,你就会明白,牛河梁就是红山墓葬群遗址。任何拔高,套牌,臆想飞,都是站不住脚的。最终都是尴尬和语无伦次。
至于又把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改名“玉熊龙”,更是红山文化研究,深入不下去的浮躁表现,是红山文化研究走投无路的误区和歧路。老百姓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偏离了严肃的考古和严谨的学术。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最先发现命名的。根据规定,最先发现最先命名,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后来发现了很多狼头,人头,鸟头,胚胎等的器型。但都不能改变最初的命名——玉猪龙。从已发现的考古资料看,红山文化时期,熊,是稀少的。不要拿西伯利亚熊文化来套。不是一个地域,也不是一个基因。
提出把玉猪龙更名“玉熊龙“,可能是为了“贴牌”黄帝,进而“套牌”有熊氏,再把黄帝与牛河梁遗址联系一起吧?实际上,这是糟蹋了牛河梁红山遗址。折腾来折腾去,把牛河梁遗址搞臭了。
《史记》有句话说黄帝葬时“双手握龟”,就断定牛河梁5号积石冢里的死人是黄帝,太有点轻率了吧?黄帝死于桥山,万里之遥,咋运过来啊?5号墓只是众多积石冢中的一个。并无参天大树,也无特殊建筑,更无祭祀遗迹。怎么可能是黄帝墓葬?牵强附会了。
从早于史记的春秋战国的《竹书记年》记载的黄帝,也是语焉不详。包括后来的许多古籍,年代,事迹等,差池,混淆不清。用来贴牌套牌牛河梁考古发现,有点胡扯了。
有学者推算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年,涿鹿战胜蚩尤后泰山会盟时才20岁,推算是下来是公元前2697年。距今是4600多年。牛河梁遗址距今是5000到5500年,哪里对得上茬呀?而且,黄帝的有熊部在黄帝出生之前,就是强盛的部落。牛河梁遗址一带,哪有一点遗留痕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流域的大区域整体文化文明。
早期是阜新的查海和敖汉兴隆洼还包括科尔沁的哈民一带发展起来的。(相当于西北地区老家大槐树)。
繁荣期是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即赤峰,林西,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范畴。(相当于中心首都发达地区北上广)。
风水墓地是牛河梁一带。(相当于高等级的大酋长巫师的八宝山。)
这就可以清晰地理解和认识红山文化和红山文明的整体全貌和分布了。
红山文化,不能按今天的省市县去划分,也不能狭隘地自我去拔高发挥。
红山文化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片,一个整体,一个区域。是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发展的整体。
随着红山文化遗址和实物更多的发现,三十多年前的认识和视野,应该更广阔更深刻更清楚更全面了。
2020年7月15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