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万岁四个春天春节 |
分类: 电影周记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f3505eaa2864480e9f787af645f59f52.jpeg
2019年2月14日,情人节当晚,一点也不夸张的告诉各位:我连续看了两部国产纪录片《生活万岁》和《四个春天》,然后哭了一晚上。
两部电影都是反映当下我们真实的生活,也都有很多感人的泪点。
但相比之下,《四个春天》更值得推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bf3a2e07b42645e3910673d6ebb4280b.jpeg
《生活万岁》走访了中国的各个省份,选取了十五名普通中国人,讲述了他们在2017年真实的生活状态,虽然都是片段式的,也没有什么特别核心的、重大的事件,但基本上让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有着不同遭遇的中国人,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情感表达。这里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家庭:来自武汉的带着女儿开出租车的单身妈妈,来自荆州的在街头卖唱的老年盲人夫妇,还有在广州等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中年女子。
为什么印象深刻,是因为从我个人的感知来讲,这三个家庭的遭遇最为凄苦,当然也是让我哭的最凶的三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bdd8a2ad953241d19811a37493657e3c.jpeg
无论是去买路边摊风餐露宿,还是开着车到处拉活,司机妈妈就把小女儿放在车后座上,一天到晚,车就是这一对母女的家,小女儿有时候睡醒了找不到妈妈就哭,有时候会发脾气不让妈妈接活,有时候还特别不懂事的在后座打扰妈妈开车……电影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妈妈为什么要如此艰难把女儿带在身边,但这份生活的辛酸令人心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77d7b8ee412c43b594c23f9b6862439d.jpeg
卖唱的盲人老夫妻也是如此,相依为命,每天拉着小车、摸着路到大街上卖唱,日子过得非常清贫,但是老头还是乐呵呵的说:我这一辈子能够生而为人,就要享受人生的快乐。
包括那个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女子,手术前,丈夫对她说:你一定要坚持再坚持!她回复:我会回来……
这些感人的瞬间确实能够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但……我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太残忍?就是当一个导演集中选取了15个“典型”,都是这么命运悲苦的人,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生活有困难的人,虽然能够唤起我们的恻隐之心,让我们感受到来自生命的力量,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但同时这样的意图会不会太过明显?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有猎奇和卖惨的嫌疑?不是说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不需要关注,而是这15个鲜活的例子是不是太极端一些?一千个或者一万个人里能有1个?他们真的能代表中国13亿人口的大多数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fc7646a16efa41198dcaeaaa5ca79394.jpeg
尤其是像有些例子,比如重庆夜场美丽泼辣的失恋舞蹈演员、北京父亲重病卧床还在致力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年导游、广州夜市卖田螺供女儿上学的明哥……讲真,这几位朋友,表演的痕迹有些过重了,不是说他们对着镜头讲述的、表现的事情不是真的,而是让观众听起来像是为了说而说,失去了纪录片那种第三人的旁观者视角。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8718e24b66064ec48ad1ebcea500f37f.jpeg
而以上所说的这些问题,在《四个春天》里都被成功的避免。
首先,《四个春天》讲述的就是导演的父母、一对老年夫妻的日常生活,他们虽然是外地的农村人,但非常具有典型性。既不活的凄惨卑微,也没有大富大贵,老头老太太的日常就是做饭、浇花、种菜、养鱼、登山、拉二胡、吹箫、唱歌、采野菜、上网、修理电器,过年期间还有熏制肉食、写春联、招待亲人、给祖先磕头……他们的生活可能是当下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常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b71e9f844596474cbc52d3e9daf9df5a.jpeg
然而在这份常态之中,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每年春天小燕子的到来;比如爸爸喜欢用DV进行拍摄,所以每年过节前后都有家人团聚的录像;还有一个核心事件,就是姐姐的突然离世,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种生活本身带给这一对老夫妻的磨难,猝不及防却又真实具体,我们能够看到这件事情对于他们的打击,老年人痛失爱女的那份伤痛。但与此同时,在第三个春天、第四个春天,我又能看到两位老年人慢慢的振作,从悲痛之中走出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之中,就像姐姐坟头上新长出来的绿草、菜苗一样,那才是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力量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03295e9f12d54a8bad549014a4399440.jpeg
在这个纪录片里,导演在如实记录着父母的生活,但生活本身的发展脉络也在为这个故事构建层次、起承转合。
这也是本片值得推崇的妙处所在——你看似朴实无华的生活,却也内有乾坤、蕴涵情趣——它不仅仅只是个记录,也确实是一个有着矛盾冲突、发展变化的故事。
其次,就是《四个春天》的两位主要人物,导演的爸爸妈妈。怎么说呢?不能说演,他们一点没在演,完全是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和现实的情境里。他们的喜怒哀乐,比如在女儿病床旁的无助绝望,失去女儿后的悲痛茫然,以及两年之后学会玩微信时开怀的像孩子一般的笑,包括他们在女儿的坟前唱起歌跳起舞,都是那么的真实自然,也因为真实所以特别能够感染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35f245f3cd23482c9e37593769d6b613.jpeg
再有,就是电影的整体风格,从头至尾都是明媚的、温暖的色调,即便是在姐姐去世那个段落,我们也能通过爸爸回看以往全家人欢乐相聚的视频,重温那种积极乐观的状态,让电影始终充满着正能量。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周迅、陈坤等明星都要大力推荐;为什么在看完两部纪录片之后,蓝雨星城会更加喜欢《四个春天》的原因。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31669016d6d94186a0324a961b8a3986.jpeg
我一直在讲,电影或者文艺创作是为了什么?还原社会现实、反映生活悲苦,这个本身没毛病!但问题在于,呈现这些令人心酸心碎的事件与人物之后,你到底想要说明什么?也就是你的立意和主题。只是想要单纯的展现?还是负面的批判,还是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为观众带来一些希望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8/82fd1b18ee2243ba8bd4b90b5ec28f3f.jpeg
看完两部电影,蓝雨星城想说:《生活万岁》和《四个春天》想要表现的事物其实是一回事,就是生活嘛!但《生活万岁》没说清楚的、没有解决的事情,《四个春天》都给出了答案——每一年的春天,爸爸妈妈登上山,来到姐姐坟前,远处的梯田青山,近处的牛马耕田,还有站在马身上的小鸟,坟上迎风起舞的黄色小花,爸爸妈妈撑起花伞,唱起“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宽阔的大路上尘土飞扬”、跳起三步舞……
看到这一幕,你是不是会嘴角上扬?
春去春又来,一年又一年。
天上的姐姐,看见这一幕,也一定会幸福的笑起来!
作者:蓝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