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们爱历史
我们爱历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581,128
  • 关注人气:1,8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轻易得罪领导身边的小人物,《水浒传》就有人因此被逼上梁山

(2018-07-20 16:58:52)
标签:

文化

杂谈

别轻易得罪领导身边的小人物,《水浒传》就有人因此被逼上梁山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张苏君

狐假虎威,并非出于寓言故事,而是出自《战国策》。江乙借楚宣王问话,用此讽刺令尹昭奚恤,倚仗宣王权势作威作福。现实生活,往往比寓言更像寓言。领导身边人,因位置的特殊性、便利性,被领导所信任,也具有了相当的话语权。《水浒传》中的老都管,无疑是此领域的杰出代表。

蔡太师寿期将至,女婿梁中书安排送礼,名曰“生辰纲”。鉴于曾被打劫的深刻教训,梁中书很有雅量,采纳杨志建议,改大张旗鼓为低调行事,令人扮作挑夫,挑着一担一担的礼物,悄悄地进京。

动身时分,梁中书临时增派谢都管,理由很堂皇“另送与府中宝眷,也要你领。怕你不知头路,特地再教奶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和你一同去。”说得很客气。毕竟杨志由待罪之身,火线提拨为提辖官,然终归不是自己人,这么多的财物,如何让梁大人放心。

杨志头大了,第一反应就是这活接不了。带别的人,早行晚行,要住要歇,他说了算。但老都管是梁夫人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倘或路上与小人别拗起来,杨志如何敢和他争执得?”

梁中书中气十足,给杨志打包票,“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事实证明,杨志考虑得还是过于简单,有些资源的使用,并不是靠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何况,梁中书不也要听夫人的吗?

别轻易得罪领导身边的小人物,《水浒传》就有人因此被逼上梁山

一、怨起

杨志选的路线,是最难走的山路。选的时间,又是一天最热的时段。军士若要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执法严厉,很不文明两位虞候只背着包裹,走得气喘吁吁。也遭到杨志的严厉批评,“这干系须是俺的”。

二人稍作解释,便被杨志批为放屁!虞候平时养尊处优,何曾受过这般累,受过这般气?虽没还口,心中腹诽: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杨志说完,又雄赳赳地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这种小人得志的形象,简单粗暴的做法,着实减分。两虞候等到老都管抱怨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

都管说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

表面看,是遵从梁中书的意志,很有顾全大局的高姿态。略一琢磨,就品出味道来,突出梁中书,本意在于否定杨志的权威,也鲜明表达了自己反对杨志的立场。

二、激化

入住客店,十一个禁军官兵,雨汗通流,叹气吹嘘。都向老都管抱怨:火热天气挑着重担,动不动藤条打来,都是父母生的,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都管许愿: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一句话,体贴之情,奖赏之利,顿时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众军汉极为感怀:“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大家虽是粗人,也需求理解与尊重。

次晨天色未明,众人欲趁凉赶路,杨志不许,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等到吃过早饭,天气转热,再开始赶路。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

老都管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在团队中的作用。客观上他也确实做了一些息事宁人的工作。但杨志却从未表现出丝毫的尊重,做任何决定,不商量、不告知、不解释,该打人继续打人,就当老都管不存在。

众人的表现呢?十一个禁军口里喃喃讷讷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大家心知肚明,老都管有实力抗衡杨志,都盼着他出招。老都管听了,自然心中不爽,“权且耐他”变为“心内自恼他”。

别轻易得罪领导身边的小人物,《水浒传》就有人因此被逼上梁山

三、冲突

又行了十四五日,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六月初四,天气极热。在山僻崎岖小径,行了二十余里,日色当午,终于到了黄泥冈。大家奔上冈子,歇下担仗,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这个起来,那个睡倒。军士们实在太累了。

老都管与虞候皆气喘吁吁,坐在松树下喘气。见到杨志又在打人,老都管劝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

杨志解释此处强人出没,风险太大。

老都管提议:“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

杨志直接给老都管下了结论:你也太糊涂了,不能在此歇凉。老人家拿出了态度,说:要走你们走,我自己坐一会。

杨志拿起藤条,准备收拾军士。一个军士站起来抗议,我们挑百斤的担子,你却空手,不能不把人当人,便是梁大人亲自来,也要让我们说话不是?杨志直接开骂,拿起藤条,劈脸打去。藤条,第九次出现。

老都管终于发威了,大声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老人家出手,招数讲究,颇见章法。先自抬身价,搬出蔡太师府的履历,无数军官对他的尊重;再贬低杨志,出身是戴罪之身,职位是芥菜子的小官,彻底否定杨志权威;再是倚老卖老谈伦理,狠抓杨志打人的过错,占据道德制高点。

别轻易得罪领导身边的小人物,《水浒传》就有人因此被逼上梁山

四、事发

老都管与杨志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动武不如你,辩论秒杀你。他抓住杨志的话柄,“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上升到政治高度,扣下一顶大帽子,句句诛心: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恁地不太平?

晁盖等人的出现,算是给杨志的梯子。二人息战。智取生辰纲的演出正式开始,白胜挑酒上冈,晁盖等人买酒消暑,喝得不亦乐乎。

那些军汉心痒欲吃,动员老都管让大家买一桶吃。老都管自己也口渴难耐,恰有众人相劝,于是对杨志提建议。杨志领教过老人家的威力,妥协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买到酒后,有个细节很耐人寻味。众军士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都管排到第一位,大家心里都很明白,这只队伍的名义领导人是杨志,但还是谢都管说了算。

结果中计,众人被麻翻,礼物被劫走。

别轻易得罪领导身边的小人物,《水浒传》就有人因此被逼上梁山

五、善后

杨志吃酒最少醒得最早,痛骂猪一样的队友,独自开溜。这十四人直到二更方才醒来。出事了,谢都管把罪责推得一干二净:你们众人不听杨提辖的好言语,今日送了我也!

其实,真正不听杨提辖的,恰恰是讲话者本人。假设没有他的干涉,黄泥冈上不可能组团安歇;没有他的过问,杨志更不可能让大家买酒喝。坏事的,还真是这位老人家。

罪责扣到头上,众人智慧大爆发,纷纷献计。杨志已逃走,背锅人都是现成的,而且故事都编好了:杨志一路凌辱打骂,累倒众人。暗中勾结强盗,下药陷害,掳去金宝。

老都管一锤定音:“这话也说的是。我们等天明,先去本处官司首告。留下两个虞候,随衙听候,捉拿贼人。我等众人,连夜赶回北京,报与本官知道,教动文书,申复太师得知,着落济州府,追获这伙强人便了。”

别轻易得罪领导身边的小人物,《水浒传》就有人因此被逼上梁山

看似是众人拿的主意,老都管只是附和者,而非倡议者。然细观其行,思路如此清晰,善后如此周全,首告、留人、报信、移文、追捕,环环相扣。足见老人家内心早有主张,只不过需假人之口说出罢了。这项栽赃陷害的业务,谢老都管操办的相当熟练。

所以,领导身边的奴才,那是千万不能得罪的。他们近臣之身,深得信任。口含天宪,却夹带私货;指手画脚,却不担责任;邀功于己,常委过他人。

个个奴才都这般,说到底,根源还是在主子,上行下效,自古皆然。无怪乎,杨志们无路可走,落草为寇;无怪乎,山东有宋江,淮西有王庆、河北有田虎、江南有方腊。帝国余晖,处处起硝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