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1912636331
用户191263633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3,794
  • 关注人气:2,1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天津快览》《简明天津指南》

(2017-12-01 13:52:40)
标签:

历史

收藏

读书

分类: 书评书话
也是都会繁胜录

──读《天津快览》《简明天津指南》

罗文华

读《天津快览》《简明天津指南》
《天津快览》书影

  像天津、上海这样近代兴起的繁华大都市,虽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但毕竟不像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扬州、苏州、杭州等古城具有那么漫长而充盈的文明史。像《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扬州画舫录》这些足以标榜一座城市辉煌的名著,天津一本也没有,亦不可能有。于是,文史研究者们便把关注和研究天津的目光,更多地凝聚在近代以来的出版物上。
  天津古旧书资源丰厚,市场交流也向来活跃,几家拍卖公司每年都要举办几场像模像样的古旧书拍卖会,举牌者众,影响颇大。天津市十大藏书家之一、著名文史学者章用秀先生,年已七旬而依然大量搜购有价值的书籍,且不惜资本。他每次都积极参加拍卖会,如果不拍得几套满意的古籍旧书,心里就会别扭好几天。前不久他竞拍到一册《简明天津指南》,三十二开,五十多页,民国版,但因失去了封面和版权页,遂不知其具体的出版时间。章用秀先生将全书复印两份,分别送给我和天津著名文史学者、藏书家王振良先生,供我们参考。我喜欢这类乡邦杂书,拿到手便细览一过,觉得很有价值。
  在百度和孔夫子旧书网上,我没有搜到关于《简明天津指南》的任何信息,于是通过书中内容来推测其出版时间。“天津之沿革”一栏,有“自十七年国民政府建设为河北省政府。今因省政府迁保定,现为天津市政府矣”之语,经查,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由天津迁往保定,天津改为行政院辖市,可知该书编印时间应不早于此时。再看书里的各类信息,不仅天津英、法等国租界及英、法、美、苏等国驻津机构在正常运行,而且南开大学、大公报社等天津沦陷后西迁或南迁的著名文教机构当时也在正常运行,由此可知,该书编印时间应不晚于1937年7月。
  从这本大致在1936年前后出版发行的《简明天津指南》中可以看出,那个时期天津社会呈现着相对安定、繁荣、开放的局面。如“电车路线及价目”一栏,列有天津黄牌、蓝牌、红牌、绿牌、白牌、花牌有轨电车的行驶路线,显示着天津拥有当时中国最密集、最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海外航运”一栏,列有六十多艘轮船,显示着天津与上海、香港、大连、营口、青岛、烟台、威海卫及广东、福建沿海港口的密切联系;“驻津领事馆”一栏,列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义国(意大利)、比国(比利时)、德国、奥国(奥地利)、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巴西、荷兰、西班牙、苏联、希腊等17个国家驻津领事馆及坎拿大(加拿大)驻津商务专员署和税务司的地址,显示着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密切联系……天津在中国的领先地位,天津的都市繁华,书中处处可见。
  我存有一册民国十五年(1926)九月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天津快览》,刘再苏编辑,三十二开,一百八十多页,内容包括天津的疆域、古迹、机关、交通、实业、食宿、游览、杂录等。它与比它晚出版十年左右的《简明天津指南》一样,也是了解民国时期天津实况的重要图书。《天津快览》时期的天津处于北洋政府统治,而《简明天津指南》时期的天津则处于国民党政府统治,如果将两书相关内容加以对比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据我所知,私人藏有《天津快览》一书的,还有天津著名文史学者、藏书家侯福志先生。
  《天津快览》对于天津实业内容的记载,尤为全面。“天津为中国通商口岸之一,商业极为发达,故本书于实业一章,将各种工厂商店,分门别类详列其牌号地址。”据此书所列,当时天津有银行58家、银号103家、金店14家、盐业公所20家、渔业公司4家、煤矿公司15家、造币厂2家、纺纱厂7家、织布厂27家、铜铁工厂69家、印刷所34家、洋广货铺26家、书局23家、药房48家、煤炭厂62家、烟卷公司14家、洋行209家、保险公司12家、报馆21家。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天津确是工商、金融、外贸极为发达的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我曾将《天津快览》所列天津古玩铺和磁(瓷)器店情况录入拙著《不要小看民国瓷》及拙文《民国时期天津瓷器收藏》中,章用秀先生在其《天津工艺美术史》(2016年11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中还引用了拙文。
  一个知识分子,是属于世界的,也是属于自己国家的,当然更是属于自己城市的。为自己城市的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读书人来说实在是义不容辞。在苏州著名学者王稼句先生的策划下,几座名城的文化人通力合作,2006年由福建美术出版社推出“消逝的风景丛书”,2005年开始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城市文化丛书”,我有幸在两套丛书中皆承担天津一册的写作任务,成为《消逝的天津风景》和《七十二沽花共水》的撰稿者。这两套丛书的价值在于,策划者所选择的苏州、扬州、南京、成都、武汉、长沙、上海、天津等城市,不仅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而且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在“乾隆盛世”的《扬州画舫录》时代,天津还只能被称为“小扬州”;但是仅仅过了一百多年,到了《天津快览》时代,扬州却已经不能与天津同日而语了。沧海桑田,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据此,也可以说,像《天津快览》《简明天津指南》这样的书,其实就是近代大都会的“梦华录”“繁胜录”“画舫录”。虽然当时编印它们主要是出于“居游必携”的实用目的,但是其中包容的近代城市文化信息却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研究课题。成都著名作家朱晓剑先生近年来致力于“行脚成都”写作,颇有成就,愿更多热爱自己城市的作家和学者加入到“行脚都市”写作行列中来,通过当代的视角、个人的感受、掌故的咀嚼、细节的描述,为读者描述出一批解读城市历史文化的新文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