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作文讲评,学生最关心的是等级,是否a+,是否优秀。当老师苦心积虑写上更多的评语,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掌握作文技巧,从我以往作文教学的经验来看,过多的评语有时适得其反,尤其是关于作文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不能理解,反而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有时变得对作文焦躁,甚至丧失已有的写作兴趣。的确,“学生常常对我们的评语感到困扰,他们有时对评语的意义和语气的理解同我们所设想的完全不同。”(《研究性学习》作/译者:(美国)约翰·宾 张仁铎 校注 朱永新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01月p174)。
斯潘德和思迪金的研究揭示了学生对教师评语的误解程度,调查者与学生面谈了解了他们对教师给自己文章评语的反应,即评语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或评语使他们感觉如何。当教师写道:“需要更简洁些”,学生反应如下:
1、评语令我迷惘,我需要知道教师具体指什么。
2、这跟没说一样。
3、我不是爱因斯坦,我无法使每一点都正确。
4、我失败了。
5、我以为你需要详细内容和支持材料。
6、评语使我灰心丧气。
7、评语含糊不清。
当教师写道:“更具体些”,学生有如下反应:
1、更充实些。
2、我灰心了。
3、我尝试过了而没有得到我应该得到的东西。
4、那么文章会很长。
5、我感到恼火——不过真的无所谓了。
6、我试了,但我没法知道每一个事实。
当教师写道:“更努力去试试!”学生的反应是:
1、我确实试过了。
2、可能我已尽我所能。
3、我真想踢这位教师!
4、胡扯!你根本不知道我是怎样努力去工作的。
5、这类评语真的使我感觉很糟,令我丧气。
根据调查,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
“不论你是如何用心良苦,负面的评语都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受挫和气愤。这些评语进一步压抑了写作的愿望,表面上看,帮助一个初学写作的人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指出他做错了什么,但事实上,这常常不是帮助他而是伤害他,有时还伤害得很深。
真正有帮助的是指出写作者什么地方做得好,正面的评语建立起了学生的自信并使作者原意去不断尝试。不过写出好的正面的评语需要技巧,这些评语必须是中肯的、具体的。”(《研究性学习》作/译者:(美国)约翰·宾 张仁铎 校注 朱永新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01月p174-175)。
该书进一步总结对学生文章进行评论的只要原则:
1、总的过程
原则1:评论首先集中在概念和组织上:在转向较低层次的问题之前,鼓励学生解决高层次的问题。高层次问题指概念、结构、文章的展开及总体上的线条清楚等;低层次问题指句子的正确性、风格、手法、拼写等
原则2: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作正面的评论,赞扬好的观点。
原则3:尝试写一个结尾评语以显示你对学生的观点感兴趣,评语开头强调文章好的地方,然后转向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建议。
原则4:避免过多的评论。在你对高层次的问题感到满意之前,特别应避免强调低层次的问题。
原则5:当你阅读学生的文章时,写出你的反应,特别是对观点的评论,提出问题和作出怎么使辩论改进的建议,赞扬你喜欢的部分。
原则6:尽量不要圈出学生的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研究表明,如果要求学生找出并改正他们自己的错误,他们将提高得更快。
2、对观点的标示
原则7:结尾的评语应总结你对作者观点的强弱方面的评估,要求作者在他们智力发展的适当水平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他们的思想。
3、对文章组织的标示
原则8:将结构变得混乱的地方在页边用评语标示出来。
原则9:赞扬好的题目、好的论点论述、好的转换等等。
4、对句子结构的标示
原则10:教师可以考虑在病句的页边用“×”标示。督促并指导学生改正大部分错误。
5、句子问题
原则11:在引起意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示,像“混乱的句子”、“这一段混淆不清”这样页边评语可以帮助学生看到问题所在。
6、一些进一步的原则
原则12:尽可能将评语写得直接明了。
原则13:尽可能运用面对面的会谈,当学生牵涉到高层次的问题时,面谈形式的帮助特别有用。
原则14:最后将你的文章评论作为一种与学生进行个人交流的工具,一种使你的思想成为具有持久影响的东西。努力让评语的语调使学生把你当做支持他们的指导者,一个对学生感兴趣并帮助他们提高写作和思考能力的人。”(《研究性学习》作/译者:(美国)约翰·宾 张仁铎 校注 朱永新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01月p182-183)。
以上评改原则同样适用学科作文的评改。而且,针对不同的学科作文阶段,要求语文老师和非语文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作文的不同问题,并确立评改原则。
语文老师主要关注作文的形式,即学生作文中的表达问题,涉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技巧,叙述方式,描写特点,说明形式,行文策略等,围绕着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恰当、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认识、想法、感受、心得、体会等。
非语文老师主要关注表达的内容,文章涉及的学科内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恰当,想法是否吻合常识,心得是否体现所学内容等,及文章表达的内容和所学知识间是否存在矛盾、缺陷。
评改原则有:
1、鼓励为主。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起步情况,立足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多表扬,多鼓励,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展示学生的闪光点,用学生的闪光点引导规范学生的作文,形成积极向上的作文评价制度。
2、为优秀作文提供发表园地。借助报刊、杂志、网络、板报、宣传栏及展示平台,让优秀作文脱颖而出,让学生获得不断成功的体验,极大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
3、逐步教会学生自评和互评。每次评改围绕一个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作文,自己为作文评价并接受同学的评改。
4、尽量使用面批的方式,尤其对于作文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不断努力,督促他们不断进步,细致指出他们作文中的一个问题,教会他们尝试修改,获得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