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国英观察
杨国英观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24,028
  • 关注人气:3,6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摩院”撑起互联网创新的中国新高度:向追随式创新说再见

(2017-10-13 21:32:20)

http://p3.pstatp.com/large/400100022ba39852e64d

文|杨国英

10月11日,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CTO行癫宣布,阿里巴巴成立全球研究院“达摩院”。该院由全球实验室、高校联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致力于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研究量子计算、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为此,阿里表示将在3年时间里向“达摩院”投入1000亿元。

3年千亿的投入力度,在企业推动的基础研究中并不多见。事实上,阿里对科研的重磅投入背后,在我看来反映了两个趋势,一是在互联网引领的新经济浪潮中,前沿技术、智能硬件领域的研发,正在进入关键的投入期;二是互联网行业告别跟随式创新的条件正在日渐成熟,并且,商业创新和基础科研之间,完全可以更好地结合起来。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进入新一轮创新投入期,是显而易见的趋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潮的涌起,资本青睐的创业公司普遍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国内外巨头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战略转型也同样如此,以阿里巴巴为例,对“达摩院”3年千亿的基础研究投入,部分是为了承载其早前宣布的NASA计划,按照马云的设想,NASA计划将是阿里巴巴的创新不再单纯跟着业务走的开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达摩院和NASA计划,致力于智慧物流网络建设的菜鸟网络也将在未来五年追加1000亿元的投入。可以说,互联网行业正在迎来技术特征鲜明的超常规投入期,对基础研究和前沿创新领域的直接投入,更将首次成为一种时代现象。

追加基础科研投入的客观原因在于,过去的跟随式创新,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互联网持续发展的需要。过去几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对传统经济领域的影响也走向深入,但欧美在基础研究领域长期领先,而我国则是创新跟着业务走,应用创新多于关键的技术创新,这种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而未来,无论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还是赢得智能革命、继续强化对传统经济的正向牵引力,都需要更多的基础科研创新。

对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追加基础科研投入、颠覆跟随式创新不仅有现实的迫切性,更有可行性。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互联网行业在电商、移动出行、移动支付等应用领域的活力远超欧美,由此产生的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用户数据,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渐进性自然深化,对于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的领域推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当前我国传统经济领域的可塑空间仍然远比欧美等成熟的经济体更大,技术商业化的前景足够广阔,所有这些,都足以成为互联网企业追加创新投入的理由。

看好“达摩院”这种商业和基础科研的紧密结合体,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我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真实科研实力并不弱。事实上,“达摩院”目前引进的十余名顶尖科学家中,不少都是华人,而从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来看,美国白宫的一篇报告曾提到,从2013年到2015年SCI收录的论文里,“深度学习”的文章增长了约六倍,而且按文章数计算,中国在2014年和2015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领跑世界的一支关键力量。这意味着,在商业投入驱动的产、研结合中,我国完全可以在较高的起点上展开基础性的科研工作,相对地缩短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的周期。

近期,阿里巴巴的美股市值一度超过以创新著称的亚马逊,由此引发热议,这种超越,还是在阿里市盈率70多倍、亚马逊市盈率200多倍的情况下发生的,换句话说,虽然市值相当,但阿里当前的盈利能力远超亚马逊。这说明,过去数年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创新带来的利润成果,以及更为敏锐的商业嗅觉、用户意识,非常利于弥合科研和商业之间存在的裂隙,从而促进中国互联网行业实现从跟随式创新到对标式创新的跃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