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纪实:清朝的文字狱;吕留良开棺戮尸案;陶成章的成长…

标签:
财经教育军事历史娱乐 |
分类: 蒋介石的一生 |
蒋介石的一生320、民国纪实:清朝的文字狱;吕留良开棺戮尸案;陶成章的成长…
由于言行受到管制…陶成章周围的人努力研究古代…人们不关心当代的事…所有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陶成章也努力研究古代。
研究古代的陶成章,内心痛苦的挣扎着…
“从童年到青年,陶成章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学者说。
陶成章小时候…身边的大人喜欢谈论官府抓犯人…
大人称官府抓的犯人为“逆贼”…
陶成章也称犯人为“逆贼”…
“小孩没有是非观…于是,大人的是非观就成了小孩的是非观…”民国学者说。
…
陶成章读义塾时,学习了清朝历史:关内民不聊生,顺治皇帝带领正义之师歼灭了关内以李自成为首的逆贼,为汉人带来了太平盛世…
“我们共享太平时,应该牢记太平来之不易…”到陶成章学堂客串先生的县令说,“至今仍有天地会等罪大恶极的恶势力存在…他们试图再次让我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
“你们是大清朝的希望…你们肩负大清朝繁荣昌盛的使命…大清的未来靠你们了…你们一定不要辜负国家重托…”县令最后说,“你们将来要做一位对国对家有用的人…”
县令说的时候,台下的陶成章泪流满面…
陶成章立志做一位对国对家有用的人…陶成章立志为大清的繁荣昌盛贡献终身…陶成章厌恶“逆贼”…
“这就是童年的陶成章…”民国学者说。
…
随着年龄增长,陶成章读的书越来越多…一些被清朝视为“洪水猛兽”的书进入了陶成章的法眼:顾炎武的书;记录清朝入关屠杀百姓的书;记载文字狱的书…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由于对清朝的暴行不满,清朝让顾炎武做官时,顾炎武屡次拒绝…
陶成章不是一个轻信书籍的人…虽然小时候的陶成章轻信书,但这个时候的陶成章…开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陶成章的所见所闻…改变了他对清朝的崇敬之心。
“陶成章生活在江南…江南一带恰恰是清朝镇压最严重的地区…”民国学者说,“在浙江,清朝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吕留良开棺戮尸、捕杀曾静等事件…许多人誓死要为浙江父老报仇雪耻…”
…吕留良(1629—1683):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顺治十年应试为诸生,后隐居不出…康熙年间,为了不做官,削发为僧…死后,雍正十年被剖棺戮尸…子孙及门人或被戮尸,或被斩首,或进入他人家为奴…罹难之酷烈,为清代文字狱之首…
…曾静(1679—1735年):清朝时反清复明人物…雍正帝即位后,曾静建议川陕总督岳钟琪自治…岳钟琪随即上奏,雍正帝派人拘捕审讯曾静…曾静供认不讳,被免罪释放…这一大案因案情牵连诸多官员,雍正皇帝决定只当做普通的文字案件处理…只将吕留良全部遗著焚毁,吕留良戮尸,家人流放…乾隆即位后,将曾静罪名改定为“诽谤先帝”,与同伙张熙一同凌迟处死…
“浙江士人对清朝积怨很深…由于受到压制…人们不敢公开谈论冤情…只是…人们说起官员时…不太高兴…”民国学者说。
“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陶成章…逐渐对清朝失望…”民国学者接着说。
…
陶成章青年时…接触了很多国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穷困潦倒的百姓…
为使国家不受凌辱…百姓安居乐业…陶成章努力思考当代问题…陶成章到县衙…陶成章试图将他的思考告诉县令…
县衙看门的大爷将陶成章轰了出来…
“哪来的野小子!…在这儿风言风语!”看门大爷边轰边说。
…
后来,陶成章多次尝试…陶成章跟随当地有名望的官绅拜访县令…官绅和县令喝茶时,陶成章在旁边说“国家应该怎么怎么样…”
“。。”官绅。
“。。”县令。
县令叹了口气。
“别说了…”官绅小声对陶成章说。
“…”陶成章。
陶成章涨红了脸…陶成章本想问“为什么”…但他最终没问。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现实让陶成章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民国学者说。
…
回去后,官绅对陶成章说:“你跟县令说那些干什么?要是严打时期你会被抓的你知不知道!…”
“…”陶成章。
陶成章无言。
…
陶成章和周围人谈论当代事时,周围人不愿意谈…周围人会说“永远跟朝廷走”…周围人说的时候…街上很多议论朝廷的人被抓走了…
“被抓走的人中,有天地会成员,有读书人,还有…县令…”民国学者说。
“县令对自己辖区的人不管不问,致使自己辖区的人有反清思想…县令辖区的人到北京谋刺皇帝…朝廷震怒…朝廷让杭州巡抚把县令抓了起来…”民国学者接着说。
…
新县令对陶成章所在的县进行了严厉管控…任何对朝廷说三道四的人…都会被抓…陶成章尊敬的官绅、当地的名门望族…相继被抓。
陶成章和他周围的人…惶恐不安…
陶成章和他周围的人…拿出《周易》《八卦》《春秋》…
陶成章和他周围的人…努力研究古籍…
县令带衙役来巡查的时候,看到这些读书人在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县令苦笑了一声…县令带衙役走了…
“新县令对朝廷充满不满…”民国学者说,“他只是没表现出来…”
“他不敢表现出来…他不想蹈前任覆辙…”民国学者最后说,“他遵守朝廷政策…抓捕谈论朝廷的人…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自保…”
…
努力研究古籍的陶成章…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列强不断侵犯国家…清朝屡战屡败…清朝支付的赔款越来越多…清朝将赔款分摊到百姓头上…陶成章周围的父老乡亲…为凑够赔款,啃树皮啃土…国家积弱,民不聊生…
““‘现实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放弃努力,在文化政策中随波逐流…在古籍、中国传统文化中醉生梦死的人…”另一位民国学者说,“另一种是…顽强的和现实作战…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实践…缓慢的、艰苦的改变现实的人…”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321、民国纪实:在传统文化中醉生梦死的人;陶成章的觉悟;“前进之路”…》”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