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娱乐 |
·“然后他觉得很烫,就醒了。小重八发现自己被放一大锅里煮,有人喊“贼来了,快跑!”,人就一下跑光了。小重八慌慌张张的从锅里爬出来跑,临走前不忘捞几片菜叶放嘴里。
他就这么捡回一条命。
小重八确信不能相信别人的话。
请看下集《大明帝国3、到处晃悠的小重八》”
大明帝国3、到处晃悠的小重八:朱元璋为什么差点被煮煮吃了?
小重八习惯了。
依靠的爸爸妈妈哥哥一个个走了,自己哭了一场又一场,然后他就不哭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小重八对别人的依赖越来越少,对自己的依赖越来越多。
小重八越来越依靠自己。他来黄觉寺的时候就不怎么相信寺院靠得住,果不其然,在这里吃饭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所以养鸭子的时候小重八自个找吃的。
对自己的变化,小重八自己都惊讶。爸爸妈妈去世还只是两三个月前的事,两三个月前自己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
短短几个月,自己长大了。
小重八跑出寺庙讨饭,同伴(一和尚)说西边能要到很多大饼,于是小重八就往西走。虽然相处时间短,但他相信同伴。
西边是旱灾最严重的地方。虽然小重八学会自己找吃的,但不了解人心。
他会很快知道人心是什么。
小重八就这么懵懵懂懂上路了,饿的时候在地上画个大饼,看会儿就不饿了。困的时候在最近的屋檐躺下,睡会儿就不困了。
小重八一路晃悠到合肥,遇到俩要饭的,非常高兴。好歹是个伴,一路有话说。
对方也这么想。
于是他仨就一块晃悠。
走了几天,小重八病了。晚上冻得直哆嗦,他俩怕小重八冷就把自己衣服脱下来捂在他身上,自己挨着小重八睡。晚上冷,挤挤就不冷了。
第二天小重八病好了点,他硬撑着站起来走路。虽然又饿又难受,但是还得要饭。走是灯笼等是窟窿,坐在这里只会饿死。
俩人拉着他走了几天,小重八的病不见好,他俩看着他直摇头。
走到一佛塔旁,俩人说:“你在这里等等,我去找吃的,停几天回来。”他俩对这种事很熟悉了,从村子逃荒时候出来一群,病倒一个就留路上一个,留在路上的同伴不是病死就是饿死。虽然不忍心,但是没办法,带着他自己也会死。
于是他们留下了小重八,俩人不会回来了。
但小重八不这么想,他没有遇到过这种事,小重八说“好吧。”
他俩把讨来的窝窝头留给了小重八。小重八在这里乖乖的等了几天,没见他们回来,感觉非常奇怪,于是他又成一个人了。
小重八觉得不能轻信别人的话。
重八在外面晃悠三年,他用蟑螂一样的生命力活了下来,最后又回到黄觉寺。小重八以为自己一直往西,能走到同伴说的天上掉馅饼的地方。没想到又回到看着就觉得饿的黄觉寺。
其实很好解释,这类似于小朋友在沙漠走路,只要分不清东西南北,无论向哪个方向,最后都会回到原地。
因为小朋友左脚右脚迈出的步子长短不一样,所以只能画圈圈。
这是生物智慧,但小重八理解不了,这个时代没人理解。因为理解不了,小朋友们把这种事叫天意。
小重八觉得回到黄觉寺继续当和尚是天意。
三年里发生了很多事,天真善良的小重八被骗很多次。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两眼亮晶晶的小朋友,他看着自己,小重八问:“看什么?”
“我有吃的,分给你吧,”小朋友回答。
“真的吗?”小重八露出水灵灵的大眼睛。
“真的,不骗你,”小朋友也露出水灵灵的大眼睛。
“我快饿死了,快点,”小重八欢快的跑了过去,跑到小朋友说的地方。
不过他没发现吃的。小重八非常奇怪,他扭头一看发现那个小朋友拿着大棒准备敲自己。
“你干什么?”小重八张大嘴巴。
“吃你!”那个小朋友说,小重八在被砸晕前看到周围数十双亮晶晶的眼睛,那是饥饿的小朋友的眼睛,然后就啥都不知道了。
然后他觉得很烫,就醒了。小重八发现自己被放一大锅里煮,有人喊“贼来了,快跑!”,人就一下跑光了。小重八慌慌张张的从锅里爬出来跑,临走前不忘捞几片菜叶放嘴里。
他就这么捡回一条命。
小重八确信不能相信别人的话。
被坑了无数次后小重八成长了,成长了的小重八和别人说起最初结伴的那俩人。他不明白对方为啥不会来了,于是别人一脸认真的开导他:“你真傻,你病了快死了,他们怕被你拖累才丢下你的。把你放到佛塔旁,就是希望你死了可以去西方吃大饼。”
“哦~”小重八恍然大悟。他觉得自己以前可傻,那么容易信别人。人心好复杂,这个世界傻子太少骗子太多,自己不能再傻了。
三年后,不傻的小重八回到了黄觉寺,他开始用功读书。
嗯,读佛经。
小重八认识了几个字、然后是几十个几百个。他流浪的时候,听小朋友说自己受苦时,伟大的弥勒佛会来拯救自己。
小重八不相信弥勒佛,他晃悠了一圈一直是自己救自己的。等弥勒佛?自己早被煮煮吃了。不过闲着也是闲着,读读弥勒佛的故事也不错。
小朋友们不是无缘无故说弥勒佛的。
洪水先生在欢快的唱着唱,从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吼了六年了,嗓子一点事儿都没有。路上到处都是被他吵死(淹死)的小朋友,没吵死的会饿死,没饿死的会被别的小朋友哄到路边煮煮吃了(参见小重八经历)。
这时候管事的是元朝。
但元朝明显不知道小朋友遇到了啥事,或者知道遇到了啥,也不知道怎么办,结果稀里糊涂的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生灵涂炭。
水还是得治。
发洪水就治水,元朝小朋友用自己的直觉做出了判断。无论什么时代、什么样的人,放在元朝位置,都会这么做。
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为治水而死总比被水淹死好,后来的小朋友会说自己曾经努力过。
嗯,元朝曾经努力过。
元朝让工部尚书贾鲁挖沟。
贾鲁自己是不会挖的,他组织十几万小朋友挖。
所谓组织,就是赶羊一样赶小朋友们干活,不给工钱不管饭。反正治水就是给你们治的,你不干活谁干?
·“让一个小孩拿着馒头在大街上欢快的跑,她看到露宿街头的人时,会把自己馒头给他。
这种事没人教她。
小孩的本能就知道怎么做。
小朋友的本能是同情别的小朋友。
人的本能就是人性,同情心是一种人性。把小朋友看成羊,扭曲了这种人性。
请看下集《大明帝国4、火烧黄觉寺:朱元璋面对着怎样的元末乱世?》”
精彩热评:整个拜读了楼主的文章后,不禁感叹:这比我看易中天中华史更有趣,更通俗易懂,更细致,也更发人深省。
我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人生经历,要把很多事用通俗的语言简单的说明白,是很不容易的。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功力吧。
感谢楼主,期待后作。
“欢迎下载新浪博客APP关注"人性的游戏"随时随地收看深度博文(o゜▽゜)o☆~看着可方便啦~就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