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雪山、奶酪、土楼、谷仓...

标签:
哥本哈根tietgenkollegietmountain_dwellingvm_housesfrosilos |
分类: 北欧向北 |
与斯德哥尔摩哈默比水岸新城和马尔默明日之城的低层低密度规划不同,哥本哈根新区的规划更为都市化,占地面积大,密度更高,住宅也多以中高层为主。由于用地规模和规划原则的不同,哈默比水岸新城或是明日之城更强调整体,身处其间,建筑物之间宜人的空间关系和绿化景观令人印象深刻。而哥本哈根新区单体建筑体量大,数量众多的设计前卫的建筑物牢牢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哈默比水岸新城和明日之城是合唱,是天籁之音,哥本哈根新区则是独奏,是明星。
雪山Mountain
美丽圣洁的雪山是一个奇妙的光影游戏。穿孔铝板表面的图案并非由颜料喷涂而成,而是通过控制开孔密度来实现的。天光下穿孔的位置看上去是黑色的,因此颜色深的位置孔径大、孔间距小;颜色浅的地方相反。白色的位置就是铝板本身的自然色泽。
雪山的温柔一角。附近的景观小品和首层店铺门口。
住宅这部分迎光倾斜,层层叠落,使得每户都拥有充足的日照。家家室外一个颇大的独立平台,绿萝低垂。外墙阳台以木材为主。雪山脚下,清流依傍,小桥流水,都市里停车楼上的住宅,看上去竟有山间木屋的清新温暖。
雪山旁清流之上的这座小桥由整块铸铁钢板一气呵成,简到不能再减,细节就在断面的两道弧线处。
住宅下面的七彩停车楼,霓虹一般。行车道和停车位相结合,以不同色彩区分不同标高,这样的车库不会迷路。
不同颜色的标高由金属楼梯连接。爬楼梯有了攀登雪山一样的乐趣。
奶酪VM
V栋颇引争议的锐角阳台,有说咄咄逼人,有云风水不好。在网上见过以广角拍摄的全景,阳台太过变形夸张,满眼尖利的锐角。现场看比例得宜,出挑轻盈,并不张牙舞爪。
尤其看到家家户户把阳台打理得赏心悦目,花木繁盛,帅哥美女偏居一隅,享受阳光,从心里羡慕。
细看锐角阳台各层左右出挑,单侧以拉索来解决平台出挑远的问题,自有其节奏与韵律。
这一区住宅多为中高层,中间围合着颇大的集中绿地。绿地中各种景观小品、儿童活动区、休息区颇多,附近居民带着小孩子在此游憩。
绿地中间隔了轻轨看雪山和奶酪住宅
割颅相与,倾心酬知己还是铁胆慑敌寇?比剖腹来得更决绝。
肚大能容
此地住宅几乎见不到塔楼,许多板式住宅的首层通透,视觉上和空间上打破板状住宅的堵塞和局促,对于居住环境和公共空间大有裨益。
土楼Tietgenkollegiet又名Tietgen
七层高的学生宿舍首层是入口、公共活动空间和自行车停车处,二层以上为学生宿舍。凹凸有致的单元打破了学生宿舍的单一同质。
土楼内部是露天庭院,相当开阔,360度视角无遮挡,这里也是学生们的集会和活动空间。
土楼的圆环在平面上均分为五段,每一段自成一个组团。组团间是露天平台、竖向交通和交流空间,连通圆环内外,使得内部庭院私密围合而不拥塞。
凹凸有致的宿舍单元,简洁的几何体块和铜板外墙表面微妙的肌理使得这些凹凸形成鲜明的个性和视觉感受。这些凹凸形成或大或小的露天平台,使得空间和光影更为丰富,也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首层连接土楼内外的入口处。楼电梯间均设在此处。首层为食堂、会议室、活动室、洗衣房、自行车停车处等学生公共活动空间,与内部庭院一同为学生们提供了公共交流的空间。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映射射周围的景观,视线都得以延伸,心理空间远大于物理空间,不大的圆形庭院感觉十分开阔。所有的空间角落都是积极的。
土楼表面细腻的肌理。窗帘的色彩也成了外立面的一部分,应该是统一设计的。
附近的另外一座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在我们的概念中通常是千篇一律的,混杂、简陋、青春的荷尔蒙满溢,却在哥本哈根一再看到放松愉悦的表达。
谷仓Frøsilos又名双子座大厦Gemini
建筑师以原来的谷仓壁为结构支撑,向内外水平悬挑楼板,在楼板上分隔设计出一套套公寓,每个谷仓的内部形成从下到上的共享中庭,顶部采光。各层住宅的公共走廊、楼电梯间环绕着中庭。
双子座住宅的入口,仍然保持着谷仓原来混凝土壁的粗犷外观。北欧私人或机构持有的办公和住宅建筑,公共和私人空间泾渭分明。这里的建筑物周边很少看到围墙,除了独栋住宅,周边的景观都可以共享,但是进入到建筑物室内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无缘感受谷仓住宅的室内采光中庭。
改建部分悬挑的楼板非常大,住宅就落在上面,家家户户拥有宽敞的阳台,玻璃栏板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曲线。
谷仓住宅就坐落在水边,楼下正对着一座步行桥通往对岸。凭水临风,景色优美,交通便捷。
两个谷仓连接处。
双子座正对的桥梁也是非常有趣的设计。此桥只供步行和自行车通过。当航道中有大型船只通过时桥梁可以开启。很好奇它的开启方式,可惜在此地时间停留得不够长,没能亲眼目睹桥梁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