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青杨V
风青杨V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38,739
  • 关注人气:20,7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地铁吐痰男逻辑:有房子才有话语权?

(2017-09-05 11:29:23)
上海地铁吐痰男逻辑:有房子才有话语权?

 风青杨

 

9月2日,上海地铁9号线一名黑衣男子不停往车厢地上吐痰,边上的大爷进行劝阻后,黑衣男子不仅脏话连篇还变本加厉继续吐,更奇葩的是,他居然“振振有词”地连续反问大爷好几遍“你在上海有几套房?”这可能是“上海房产被黑得最惨的一次”。“神逻辑”背后的潜台词:“你一个没钱的可怜虫,如果没房子凭什么管我?

 

 上海地铁吐痰男逻辑:有房子才有话语权?


很明显,在上海有几套房,跟一个人有没有素质并没有关系,但在他人劝阻后,男子不仅脏话连篇还变本加厉,反问大爷好几遍“你在上海有几套房?”这种“有钱即有理”“神逻辑”反映出,财富被当成不堪举动的遮羞布,而贫穷则沦为无可反驳的恶。

 

或许在他看来,只有拥有与他数量相当房产的人才有资格提醒他不要随地吐痰。有房就是有钱,换言之,他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因为我有钱,所以我想怎么吐就怎么吐,如果你没钱,你就管不着我,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吐痰男子固然错了,错的如此明显,几乎人人喊打的地步。但最悲哀的是“你在上海有几套房?”这句话所透露出的现实环境。当下用物质财富多少去判别素质高低,可能已经成为某种现实。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当前很多人对于房子、车子的态度:相亲要看有几套房子几辆车,走到哪里,似乎都离不开房子、车子、票子。类似观念中的潜台词就是:“素质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房子”。

 

本来房子的最主要的特点本来是实用性,正如昔人所说,“纵有大厦千层,一夜只睡一张床”,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房子已经具备一种特殊的心理暗示作用。由于货币并不是获得房子的唯一手段,房子正日益成为一个彰显社会地位的符号。通过不同手段,得到不同房子的人,在无形之中自然排队。这边是一个人群,那边是另一个人群,他们仿佛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话语方式,相互之间交集很少,偶尔相望,那眼神里也充满陌生和冷漠。

 

 上海地铁吐痰男逻辑:有房子才有话语权?


事实上,这种观念并非今天才形成。年前重庆晨报曾对5917名重庆居民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86%的人认为,时下年轻人购房观扭曲现象普遍,其中56%的人说“非常普遍”。此外,民众评出心目中三大扭曲购房观:“以是否有房、房子大小等标准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房子成婚姻重要基础”、“父母给首付被视为理所当然”。甚至不少被调查者都提及,现在身边的好友见面就喜欢聊房子,没有人再去谈什么理想了。

  

房子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看看如今的年轻人吧他们谈恋爱是越来越不浪漫了,而且功利心目的性非常明确。男人追女人不再是花前月下,而是去开房间,直奔主题。而女人也变得一样现实起来,找男人首先关心的是“硬件配套设施”。所以,当房子变成结婚的必要条件时,年轻人还哪来真正的爱情。因为,当年轻人结婚的时候,每个人首先都会考虑对方父母买房的能力,这样的计算会让人们的结婚决策变得扭曲。这样一来,美好的爱情荡然无存,又何来真正的幸福可言?

 

而那些到了一定年龄,没有男、女朋友或者没结婚年轻人。只能是上对不起父母、组织,下对不起朋友和同事。不结婚就是“有问题”,在周围人的眼光就逼你自卑,那来快乐?结婚也很少有快乐。很多人把家庭弄成了男女一比高下的战场。为钱,为孩子教育、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吵得不可开交。丈夫若是没本事挣得高薪回家,太太定是整日吊着脸子,左右看不顺眼,不是逼着老公去“下海”弄钱以观后效,就是找茬生事以离婚相挟。

 

这些让多少年轻人还没结婚,却已经开始对婚姻充满了恐惧。在当下中国你可以不年轻,你可以不完整,你甚至可以对不起市容,甚至思想萎锁,但你不能没有住房,不然你就没有爱情,即使有,也没有婚姻。

 

 上海地铁吐痰男逻辑:有房子才有话语权?


房子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了太多的使命。“钱多就是硬道理”代替“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时候,男人们把在城市中获得房子作为幸福的标准,女人们把自己能嫁给一个有房子的人作为幸福;富人们把能用钱买到漂亮的女人作为幸福,穷人们则把能赚到适足的钱作为幸福

 

于是,所谓的情爱,所谓的道德,都在纸醉金迷中通通抛诸脑后。高房价下没有爱情,只有物质。高房价下没有幸福,只有利用。你有房子,我有美貌,我们就有了`爱情;你年轻,我有钱,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理想。达尔文的进化论,高房价给了很好的注脚。只是,这样进化下去,我们会不会又回到动物的本性。

 

有人说,美国的年轻人怎么可以选择结婚后再买房,我们怎么就不可以?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很成熟了,所以,美国人不管是婚前买房还是婚后买房,对生活质量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在国就不一样了,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也并不认为房子是必需品,租房子同样可以生活的快乐

 

但随着对当下社会的深入了解,你会发现,你提高生活水准的每个环节,都和房子息息相关,如果结婚之后的小夫妻只做丁克一族还好说,一旦想要孩子,那么,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几乎和户籍、房产绑定,户口、生育、购车、入学...至少在一线城市,这些都是处处需要你有房子好办事,没房子折腾的心力憔悴。

 

又有人会说,没有户籍、房产也能上学。是的,能上,但那是为有钱人准备的,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白领夫妻恐怕不吃不喝把工资全交了,也未必凑得上学费。这些现实问题的困扰是不了解或不愿意了解中国资源配置格局的人所难以想象的。如果想改变人们对房子的观念,应该先消除无房者与有房者在办理一切公共事务方面的差别,使其享受完全平等的公民权力,否则,你凭什么职责年轻人唯房是图?

  

 上海地铁吐痰男逻辑:有房子才有话语权?


丈母娘为何如此青睐房产也因在转型社会中,大量农民市民化,中国原有关系型社会的身份识别和声誉机制不再有效。商品房不仅可以将男方的收入、家庭财富等实力显性化,还有效增强了离婚成本,或给女方在离婚后的生活保障。

 

所以,即使不考虑结婚的因素,大城市的新移民,也需要一套房子来证明自己,向其他人显示自己的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商品房的所有权是体现个人社会声誉、社会地位的最简单、也最重要的参照。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化、大城市规模扩张进程不停止,中产阶层还会一直偏爱将房产作为财富配置的主要手段。

 

被房子绑架的不仅仅是生活的质量,还有世人对于成功概念的评判——近些年以来,房子这种超高价格的商品已然成为了成功的标志。与此同时,许多真实的案例也似乎在佐证着“做什么都不如做房地产”的现实寓言。前段时间坊间有消息称,北京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卖房实现扭亏。这似乎就是在佐证,干了十年事业,不如十年前买一两套房。

 

房子本来永远是成功之后的附属品,而不应该成为奋斗的最主要目标。人生的价值、企业的价值,完全体现在房产上面是社会的悲哀,也是个人与企业的悲哀。年轻人选择奋斗,更重要的是要做事,并通过做事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为子孙后代创造一段可以述说的励志故事,而不仅仅是炒房这样的投机之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