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青杨V
风青杨V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36,284
  • 关注人气:20,7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青杨:母子领证“结婚”的荒唐闹剧何以上演?

(2014-07-21 07:53:18)
标签:

房产

今年2月,成都发生一起亲生父女领证“结婚”的闹剧,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然而,一起母子领证“结婚”的真实故事又在南京上演。79日,我市一对亲生母子,隐瞒了真实身份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而在这个家庭中荒唐的事还不止这一件,其父亲也与儿子的岳母领取了结婚证。(720日《南京日报》)

 

母亲与自己的亲生儿子结婚?这样的事情听起来真的是太荒唐了。按照警方的说法:“目前,江心洲和龙潭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这对母子之所以‘结婚’,是要把户口迁进江心洲,套取拆迁分配的利益。”按照当地拟定的拆迁补偿规则,如果“结婚”后多一个户头,便可以获取多一倍的高价补偿款,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出于很本能很简单的“计算”,“那为什么不结婚?”便成了傻子也明白的道理。

 

“奇葩”政策催化“奇葩”结婚婚。这种“逼着”人“结婚”,诱惑人钻空子的政策,并不是头一回。同样是为了能在拆迁中获得更多补偿,20133月宁波市高新区上王村出了件奇事:公公想以夫妻投靠名义把儿媳、孙女的户籍迁移到村里,以此多拿拆迁款。为此,公公、儿媳在两个月内分别相继离婚,随后结成“连理”。而就在前几天,媒体还报道了贵阳市南明区云关乡多个村,近来出现大规模假离婚和买卖户头现象,有的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已“离婚”。村民陈某算得上是“奇葩”的一家:祖孙三代全都“离婚”了。

 

这些年来,从农村到城市,假离婚的现象层出不穷,背后的原因五花八门,为了突破住房限购规定,有人“离婚”了;为了就读名校,有人“离婚”了;为了多拿拆迁款,又有人“离婚”了……不排除其中有少数人是想钻政策的空子,以实现私利最大化。但更普遍的情形,是一些政策制定者动辄拍脑袋,以不合理的政策导向,把人们引向了假离婚的歧途。

 

“假结婚”能不能防?从理论上讲,可以。比如,美国为打击假结婚骗绿卡,移民局的官员会询问移民者其配偶的大量生活细节,以验证真伪。但我们真的有必要为了配合拆迁或限购,在婚姻登记环节这般防范吗?早就有专家出来一针见血地指出,近年来,为子女上学、拆迁补偿、购房而“假离婚”其实是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一种诉求表达。平头百姓面对不公的资源分配,别无他法,只有拿婚姻赌一把了。也有网友曾调侃式地说:你能出“限购令”,总不能出“限离令”吧。

 

正是因为制度设计不够严谨,出现各种漏洞,给人们提供了借助假离婚来规避制度的选择。中国式假离婚,既折射出当事人的无奈,也暴露出相关制度的缺失。一项制度的设计,理应兼顾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如果制度本身不合理,或将失去执法的正当性;倘若制度不具可操作性,容易被人钻空子,那必将丧失制度的权威与公正。无论是契约,还是规则,都需要建立在严密性基础上,要尽可能排除诱发道德风险的空间。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局面,除了执政者头脑简单地“一刀切”之外,最大的原因还在于有些人仍喜欢把举证的责任推给公民,用“自证法”代替“排除法”。按理说,公民享有的一切权利与利益,非经法律明文规定和司法机关审判不得予以剥夺,即所谓的“排除法”。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倒过来的现象:公民得先证明自己有资格拥有某种权利,然后才能行使它。(文/风青杨  微信号:风青杨

 

 

版权声明

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报纸杂志用稿需微博私信取得授权侵权必究法律责任!

新浪微博:@风青杨V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风青杨微信:风青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