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杂谈 |
每次去榆次,黄土地坑院居住特色的古村落南东村就会成为最想去的地方之一。这里潇河清澈流淌,树木茂密,土梁上的古村落保留下最具传统特色的地窨院(地坑院),别具一格,在晋中一带成为难得的传统名居保留地。也吸引了不少附近的乡村游玩的人们,每逢节假日前来。
2016年12月,南东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最能代表南东村的特有文化下沉式窑院,是在黄土地上挖掘出来的居住空间,可以防风、防狼、防盗、防火。窑洞内四季温差小,冬暖夏凉,窑内温度保持在10°C--20°C之间,非常适宜人居住。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走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有民谣描绘:“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因而倍受国内外民俗学、人类学专家的重视。南东村现存圪洞院30余处,呈八卦形布局,分布在北斗七星状的古街道上。特殊的地形地质构造,充分反映了先人们节约使用建材、集约利用土地的理念。
村东口并排着两座庙,高的是三官庙,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庙修建于明代,文革被毁。三官庙东较低的小庙是五道庙,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庙里的奇文碑。奇文碑镶在庙里的墙壁上,长约一米五,高六七十厘米,上面有15行共103个字。碑文至今无人破译。在南东沟底曾有玉皇庙、奶奶庙、二奶奶庙、真武庙和五岳庙,都是依山而建。村民将这几座庙宇群统称为“南东沟底庙”。
清代中期勤劳勇敢的南东先民们曾经走出去开展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南东村获得了“小太谷”的美誉也为后人留下了厚重的民俗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文物古建资源。
潇河流经这里


远眺山梁上的村子




盘上土梁
































榆次的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