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情技术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

(2012-05-22 16:08:40)
标签:

教育教学

杂谈

【摘要】团体辅导核心技术中的“共情”在现代班级建设中起着积极的正推作用。作为一线的教师如果能在日常的班级建设中,了解“共情”技术的意义,并能恰当地使用“共情”技术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就会在工作中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选择更好的班级建设策略,使得师生间的交流呈现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状态,促进班级和谐稳健发展!使班级建设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共情技术、班级建设、有效沟通、和谐师生关系 。

写在前面的话

参加学校团体辅导课题研究小组活动一年有余。从最初的理论培训、看书学习认识了解团体辅导,到亲自设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下水实践摸索积累经验,再到实践后的反思、总结与交流。越来越觉得团体辅导活动在当下的班级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正向的积极的助推作用。尤其是团体辅导中的一些核心技术(如共情)的恰当使用,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亲情式班级,意义重大。

共情技术的含义:

“共情”是团体辅导的核心技术。所谓的共情,又称为“同感”、“通情“或“同理心”。意在团体互动中,辅导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敏锐准确的领会和理解团体辅导成员所表达的意思和内含的情感,再将这种理解和领会向对方传递的过程。(摘自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

如果把共情技术用在班级建设上简言之,共情就是换位思考。即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体会学生的感受、并且能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你是理解、关注、接纳他的,师生的交流是真诚的平等的,进而促进师生间彼此的信任度,促使学生乐于向老师倾诉求助。

共情技术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

在现代班级建设中,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若能恰当的学习使用这种团辅技术,就能让学生信赖自己,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的交流。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感受到的是来自老师真诚的关心与关注,学生在这种真诚的关心与关注下同样会与老师真诚平等的交流,老师就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便于对症下药,从而更好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老师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同时也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下面通过一案例具体说明。

案例:XX是一名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在期中考试中未能保住年级第一名的位置,而是考了年级第五,心里很难过。于是便找到老师倾述:“我觉得自己真是太笨了,怎么能考的这么差,没有保住年级第一,太丢人了,我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的学生遇到这样问题,向你倾述,你会怎样与学生沟通呢?我曾在班主任群体中做过调查,得到了如下几种回答方式。

A.“第五名也不错呀,你看很多同学一辈子连第五名都考不到呀!”

B.“你的成绩一直很好,人又很聪明,下次一定能考好的。”

C.“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失败,算什么呢?”

D.“对你来说,这次没考好,发挥失常了,没能考第一,心里很郁闷。但是,你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E.“你以前一直都能保持第一的的好成绩,这次却考了第五,老师能理解你内心的失落。但是,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在这次考试中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你没考出理想的成绩?然后我们再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案例分析:

回答A:这样的回答忽视了学生此刻的心情与感受,丝毫不能帮助学生缓解失落的情绪。这种沟通是无效的。

回答B:这样的回答有些流于形式,没有感同身受,貌似安慰,不能真正的缓解学生的失落与沮丧的情绪。这种沟通效果甚微。

回答C:这样的回答好像在变相的批评学生,不是安慰和鼓励,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这种沟通是无效的。

回答D:这样的回答很多老师常用。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了学生的心情,但语言过于空洞,有些唱高调,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真诚与理解。这样的沟通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持久。

回答E:这样的回答,会让学生有被老师理解接纳的感受,学生也愿意和老师一起交谈,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沟通有效,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沟通氛围。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前三种回答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即教师没能运用“共情“技术,没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理解、接纳、支持,这样的沟通,效果甚微。第四种回答教师初步使用了初级共情技术,但仍未完全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第五种回答,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共情”技术,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当然,在平时的管理和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案例,在这里不一一例举。

应用共情技术时注意的的问题:

不难发现,共情技术运用的恰到好处,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实现师生间有效的沟通,帮助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班级建设工作。但教师在运用该技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使用该技术做学生的工作时,教师的态度一定真诚。要认真专注的倾听学生的诉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理解他(她)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真心交流。反之,学生就不可能和你敞开心扉,和教师的交流就会言不由衷,这也许就是学生和教师说假话的原因之一。

2.在使用该技术做学生工作时,教师要恰当的使用肢体语言。共情技术使用时强调“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一致性”。所谓的非语言信息就是肢体语言。我们在和学生交流时,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以及态度都有可能对学生是否和你说真话起到暗示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起积极的暗示作用(如:专注的倾听、感同身受的面部表情、恰当的抚摸学生的头部等等),学生才能向我们吐露心声。反之,学生和你说的一定不是真心话。这也许是学生和教师说假话的又一原因。

总之,学会恰当的运用团体辅导技术,构建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师会真正的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当然,团体辅导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以上仅仅是本人在实践中对“共情”技术使用的一点体会。如果我们能日常的班级建设中多学习和使用一些常用的团体辅导技术,并能灵活的运用这些技术做学生的工作,就会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教师也会因此走进学生内心,使得师生间的交流呈现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状态,促进班级和谐稳健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