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解春
高解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3,095
  • 关注人气:3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八)读书

(2020-05-26 16:08: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旧事回味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健康界》的“悦读榜样”栏目第一期,让我讲述自己的悦读故事,推荐一两本书。一下子把我儿时读书的记忆匣子打开:

在那个知识荒芜的年代,时间却是十分的富裕。1966年秋天刚升小学三年级的我,却因“停课闹革命”闲居在家。一年后虽说“复课闹革命”,但因为学生多、教室少,每天只上课半天。那个时候的“愉快教育”是真心的“愉快”,几乎没有回家作业。刚能捧着《新华字典》阅读的我们,对任何读物都十分渴望,但却遭遇书很少的囧境。

我是小学图书馆的小小管理员,每周三天,可以下午去图书馆整理图书。也就是把上课后同学们看完的图书按分类放上书架;新买的图书分类登记后贴上标签。我每次都用最快的速度把老师布置的事情干完,然后就沉浸在阅读的幸福中。但是,那时小学图书馆基本上都是那些有拼音注释的《龙梅和玉荣》《刘文学》等小英雄的故事,童话、漫画、科幻都属于封、资、修的东西而被禁止的。最痛苦的是学校图书馆的书不能外借,每天漫长的傍晚和那三个不上图书馆的下午的书荒使我有种强烈的阅读饥饿感。

好在隔壁邻居的“眼镜哥哥”,一个大我78岁的中学生,他那在朝北小间的床头总有一本书。他的书,或是用中学生才有的借书证从闵行图书馆借来;或是他们同学家里过去留下来的苏联小说;偶尔还有那个年代特有的手抄本……。于是,“眼镜哥哥”的床头成了我时刻关注的焦点,在长达34年的岁月里,我痛苦地享受与“眼镜哥哥”的分享阅读:他下午去上学、外出玩乐时,我马上溜进他的房间,从床头把书拿来阅读,他一回家我就要知趣地把书放回他的床头;他一本书读完,第二天就要去图书馆换书,那天下午或傍晚他会把书交给我,我当天晚上抓紧把书看完:那时祖孙4人同居一室,于是搬着小板凳到新村路灯下把书看完是我童年很开心的事;最痛苦的是一本书我看了一半, “眼睛哥哥”在晚上把这本书看完,第二天就换书了,那我就会一连几天都在猜这本书后面写的是什么?从《欧阳海之歌》、《青春之歌》、《安娜卡列尼娜》,到《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书看得很杂,而且由于是如此借来抢着看,我看书像扫描仪一样,一目十行,先囫囵吞枣般的输入,阅后再过滤梳理,凭记忆写读书笔记。就此养成了我善于归纳总结和逻辑梳理的能力。

记得在我50岁左右时,网上征集“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我几乎没加思索就填写了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以为我的回答会很小众,甚至很异类,没想到在那个或许是中年读者群的公众号中,此书居然高票当选第一!在那个每天街上都有穿着军装、戴着红袖章的年轻人跳上讲台唇枪剑舌的辩论,各种观点针锋相对、振振有词;各种理论和现实给人带来许多混沌和困惑的年代,我拿到了这本米黄色封面、有些白色花边、已被翻得有些破旧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艾思奇以其理性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角度,以最大的包容性吸取其他哲学的合理精华,强调新哲学科学世界观,他用通俗的文字,似长者娓娓道来般的叙述,讲事物的客观性、历史的客观性、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变化和矛盾,让人永远知道自己认识的局限性和相对性的同时,也对不断靠近绝对真理充满信心……。我反复阅读数遍,写下许多心得,尽管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不断完善,但那本通俗读本奠定了我人生观、世界观的最初蓝本。2011年我来到了云南腾冲那青藤缠绕、古朴秀雅的艾思奇故居,看着门前伟人亲书的“学者、战士、真诚的人”,听着蒋介石称“艾思奇的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思想底线”,我虔诚地向自己从未谋面的精神导师送上了深深地鞠躬。

如果说,对我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的是一本哲学读本尚能理解,很难想象,对我人生处世影响很大的居然是一本小说——戴厚英的《人啊人》。1980年,当我打开《人啊人》,书中的一段话正是当时我最大的困惑:“一场又一场劫难,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心灵都弄得支离破碎了,每个人都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别人和一切”。我急切地翻阅,寻找着答案。《人啊人》告慰我:思想混乱证明认真地生活过和思索过,那句经典的话我至今记得:“假如他不曾虔诚地信仰过,假如他不曾热烈地追求过,假如她不曾认真地思索过,她是不会哭的”。在《人啊人》的书中,我学会了要像何荆夫那样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独特的反应,要有强烈的自尊、自爱和自信;我学会了要像孙悦那样,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尽管有时是违心的,但反映了自己的认知和态度,不必擦去和掩着这些脚印,就是使我痛苦和羞愧,也要十分珍爱它们。于是懂得生活的魅力在于它的矛盾、动荡不定,懂得咀嚼生活的种种痛苦,也从痛苦中尝到生活的甜蜜;学会宽容别人,知道人性、人道是做人永远的底线。从此以后,我每一次怀疑之后,再无绝望,永远是坚定。

儿时读书的特殊环境和经历,在我以后的读书习惯留下许多印迹:想着儿时的书荒,自从工作以后,即使经济再拮据,每个月仍会去买几本书,现在是几个月去一次书城,拎回一大袋自己喜欢的新书;两组满墙的大书橱,各种图书仍按我小学图书馆的方法分类排放……。但似乎尽管书多了,家中阳光房的摇椅、客厅的沙发等看书的环境已十分舒怡,但电视剧、微信等各种诱惑和干扰,更关键因为书是买来的,再也没有当初借来抢着看的废寝忘食了。尽管也曾对周梅森的《中国制造》、《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三部曲、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等书大为赞赏,并写下数千字的书评读后感,但像《人啊人》那样对我影响深远的很少,或许是已过不惑之年的人很难被感化的缘故吧?但读书仍比追剧让我更有遐想、品味的精神快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