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如果民生银行想把微小贷作为高利贷来做,并且要以此为特色大力发展的话,这条特色之路必然不可持续。理由是:超过20%资金成本的贷款所产生的边际收益为负。
从理由入手,为什么是20%?我看到广州金融街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为20%左右,但我认定此利率的贷款所产生的边际收益为负。因为在公司的历史上,没有公司能在长期内维持20%的增长,甚至维持15%的都是凤毛麟角。那么就说明以20%的利率贷款,在社会范围内或者在长期范围内,边际收益为负。
从现实客观存在的角度来说,小额贷款发展的风生水起,也就是这种高利贷有强大的需求。边际收益为负依然需求强劲,只能说明这些贷款的客户存在危机。正所谓风险越高,收益越高,客户只有在危机之时才会借边际收益为负的贷款,他们的逻辑是两害取其轻。可见,高利贷必然伴随高风险,不论如何防范,都客观存在。
再从竞争角度出发,我听闻有人讲民生分为2500亿的小额贷公司加一个2万亿的垃圾传统银行。实在不解?不论是传统贷还是高利贷,他们提供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货币使用权。那么在竞争中,必然是传统贷占优而高利贷吃剩饭,也必然是传统贷把安全客户挑完才让高利贷挑。小额贷收益高风险也高,传统银行收益低风险同样低,何来垃圾一词?
都说人们一旦进入股市,智商会下降,我看真的没有说错。即便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长期内维持20%增长的公司,却没发现借20%贷款边际收益为负,进而认为这种贷款业务合理而且非常棒。
最后可能有人说民生银行的微贷没有20%的年利率。我只能说20%是一个绝对值也是一个相对值,它绝对对应了几乎所有公司,也让15%相对对应了80%的公司,类推····
如果说风控确实很好,我只能说风险与收益之间的东西,客观存在。因为资金的使用价值是无差别产品,那么风险和收益会自行匹配。除非做传统银行的都傻,只有做高利贷的睿智。
民生的总资产收益率已经接近1.5%这个完美银行才能做到的值,但我想他还算不上绝对完美。
另:纯业务讨论,估值与性价比无关本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