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2010-11-19 16:41:24)
标签:

杂谈

    老章是湖南师范大学的教授,1968年从湖南大学毕业时,曾到湘西矮寨吉好村插队落户。多年来,老章一直眷恋着矮寨憨厚质朴的农户、纯净秀美的山水、神秘诡异的大小龙洞…… 为了圆老章的梦,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美丽的凤凰小城。

    从凤凰到矮寨只有约一小时的车程,沿途山峦起伏,风光无限。一路上,老章一方面不停的叙说着昔日插队落户的轶事,叙说着对集好的眷恋,我们调侃他:是村里的姑娘小芳才让你念念不忘的吧!另一方面,老章也难免心存忐忑,毕竟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能顺利的找到昔日的村寨和农户吗?

    你说怪不怪,就在老章心存忐忑之际,同车中竟有一石姓女教师,称自己在矮寨吉好村不远开办了一所摄影、绘画写生基地,石老师答应帮助我们寻访旧日吉好村的农户,并热情的邀请我们到她的写生基地住宿,于是,我们的矮寨之行,便有了一个温馨的住所和一个能够帮助我们寻乡觅土的好导游了,真是天随人意啊!善哉,善哉。

    矮寨与湘西著名的风景区——德夯仅一山之隔,石老师问我们要不要先到德夯看看,我们谢绝了,因为我们此次自助游就是希望尽可能多有一些乡土气息、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我们驱车沿湘西著名的“矮寨公路奇观”盘山而上,大山的一边是德夯,另一边就是矮寨了。登顶后,我们在石老师夫妇的引导下,弃车步行,往山谷深处的吉好村蹒跚而行。沿途风光无限,尽收眼底。

    整整近四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我们在石老师夫妇的帮助下,顺利的来到了吉好村。在这儿,老章竟然找到了四十多年前的老屋,只是房东老人已经去世了,留下老人的孩子也已经五十多岁了,仍然清楚的记得当年那个城里的大学生小章和他的同学们。太阳早已下山,主人舍不得用电,老屋里光线不好,勉强能够看到人,但这丝毫不减老章和他们的谈兴。

    是啊,四十多年了,我们唏嘘不已,一方面为老章与昔日村民们的重逢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们仍然生活在四十多年前的老屋里而莫名的惆怅:中国实在太大了,尽管长沙周边的农民富得令城里人眼红,但这湘西大山里的农民要想脱贫致富,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啊。

    晚上,主人留我们吃晚饭,尽管只有两个菜:青椒、豆角,但饭却出奇的香。

    入夜,我们离开吉好村,住进了石老师的湘西大龙写生基地。

 http://s14/middle/70116b7cx9563d0a2274d&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http://s13/middle/70116b7cx9577a5c6e87c&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著名的“矮寨公路奇观”。湘川公路(现称319国道)修建于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初动工,19369月全线竣工通车。矮寨这段公路长约六公里,其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转折十三道锐角急弯,形成二十六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形象地说,这段公路的外观,一根压缩的弹簧,一道陡峭的多级阶梯。

http://s8/middle/70116b7cx9577ae0733b7&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这是“湘川公路死难员工纪念塔”。据说,修筑这段仅六公里的公路,当年2000多人次民工餐风露宿整整奋战了七个月。其中死亡200多人,大、小伤残的不计数。为了追怀死难者的功绩,当时曾在路中天桥建有“开路先锋”的铜像,同时还在山顶“公路奇观”的终点,建此塔以志纪念。


http://s14/middle/70116b7cx9577b2a00f8d&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号称世界第一的“峡谷钢拉悬索桥”。悬索桥跨越矮寨大峡谷,静静的德夯河流经谷底,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米左右。公路桥全长1073.65m,而悬索桥的主跨为1176m。该桥是国家高速公路重点规划的8条西部通道之一的长沙至重庆的通道,大桥建成后,矮寨公路堵车的现状将成为历史,而长沙到重庆、成都之间,再也不需要经历那惊心动魄的“公路奇观”了。

http://s5/middle/70116b7cx9563b13b17e4&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仔细看看,右下近处山顶就是“开路先锋”铜像,正是有六十多年前他们的冒死开路,才会有今天的一瞧飞架南北啊!

 

http://s9/middle/70116b7cx956622069fa8&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背景就是著名的德夯峡谷,据说,电视剧《婉君》就是在这的。    

                                     

http://s16/middle/70116b7cx956623bda81f&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石老师夫妇即将带领我们盘山而下,进入身后深深的峡谷,幸亏有他们作向导,否则我们敢贸然下山吗?
 http://s8/middle/70116b7cx9566271e79e7&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峒河从谷底流过,沿着峒河走吧!走吧!当你累得走不动了的时候,那里应该就是吉好村了。

 

http://s4/middle/70116b7cx755764ee5ad3&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神秘的小龙洞洞口被电站的房子档了一半,据说,小龙洞瀑布发的电可以供半个花垣县城呢!遗憾的是,水被截流用于发电,我们却看不到瀑布了。


http://s12/middle/70116b7cx956629f7db4b&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石老师牵手,带领我们下峡谷

http://s12/middle/70116b7cx7557047d47bb&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看:无限风光也可以在谷底啊!

http://s1/middle/70116b7cx95663348e1b0&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在这天然氧吧里看书,应该是一种享受吧!

 

http://s10/middle/70116b7cx956635dcd959&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石老师的丈夫真的是一个帅哥!

 

http://s9/middle/70116b7cx956638bb7088&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她可是有名的湘西大龙摄影绘画写生基地的法人代表啊!

 

http://s1/middle/70116b7cx957a5a7fe890&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我们快到峡谷的底部啦!

 

http://s4/middle/70116b7cx957a68cbf243&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谷底的小龙村颇具规模啊!
                                                                              

http://s7/middle/70116b7cx9566586a3b06&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依稀可以看到吉好村了,留个影吧。




http://s14/middle/70116b7cx95665c809f1d&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夕阳下的吉好村远景。

 

http://s3/middle/70116b7cx95665fe682b2&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峒河从吉好村穿过。

 

http://s10/middle/70116b7cx75576640b559&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老章四十多年前住过的老屋,升起了炊烟,说明还有人住在那里。

 

http://s9/middle/70116b7cx957a914ed128&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中间的那位就是老章房东的孩子,五十多岁了,在县城里打工呢。
 
http://s4/middle/70116b7cx956a03e54e53&690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TITLE="湘西写生(二) 大山深谷中的矮寨" /> 即使光线不好,也留个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