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地固系与地心惯性系
(2012-08-14 09:30: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笔记本# |
ECI: 地心惯性坐标系,x指向春分点(黄道与赤道交点),z指向北极。
ECEF:地心地固坐标系,x指向0经度0纬度点(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交点),z指向北极。
协议:由于存在极移等现象,地球的自转轴随时间变化,因此瞬时的坐标系各不相同,有微小差别。在计算中,通常采用协议坐标系统一。如J2000.0,即以2000年1月15日TDB为标准历元的赤道和春分点定义的。
协议地心惯性坐标系:由于目前在卫星定轨中一般使用J2000.0坐标系,它的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参考平面是J2000.0平赤道面,Z轴向北指向平赤道面北极,X轴指向J2000.0平春分点,Y轴与X和Z轴组成直角右手系。
协议地球坐标系:原点在地球质心,正z 轴指向协议的平均地极(协议地球极CTP),正x 轴指向赤道上的经度零点(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y轴与z轴和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WGS-84、ITRF 坐标框架都属于协议地球坐标系。地面测站位置与GPS卫星精密星历一般都以协议地球坐标系表示。
由地心地固系转换到地心惯性系,牵涉到以下参数:
岁差矩阵,它将测瞬平天球坐标系转换到J2000.0 CIS;章动矩阵,它将真天球坐标系转换到测瞬平天球坐标系;地球周日自转矩阵,它将瞬时极地球坐标系转换到真天球坐标系;极移矩阵,它将历元平地球坐标系转换到瞬时极地球坐标系。有关详细的说明可参阅IERS规范《IERS STANDARDS(Draft), 1995》.
但2003年后,采用新的IAU2000(MHB2000模型),可参阅《IERS Convention 2003》。2003),MHB2000 模型是基于新的非刚体地球章动转换函数和REN2000刚体地球章动序列构建的,并考虑了所有的海洋、大气潮汐的影响,其精度为0.2mas。与此前分开计算岁差和章动影响的IAU1976岁差模型与IAU1980章动理论不同,IAU2000中将岁差和章动的影响一起计算。
http://hi.baidu.com/����֮��/blog/item/69721141107df8d1d0c86a6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