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和你讨论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还未说到正题.你却表现冷淡,漫不经心,眼睛不离电视或报纸,哼哼哈哈地搭着腔,“啊,是吗?”
当孩子和你谈话时,你静不下心来,或者找借口 “我正忙着呢,一会儿再说。”或者没好气地说:“少给我唠叨你们学校那些事。”
不愿听孩子讲话,不能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谈,孩子怎么会乐于与你交谈?
你又怎么能了解孩子,怎么去教育孩子呢?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父母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敞开心怀地和孩子谈看法、讲见闻.说愿望.道苦衷,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圉。
下面宝宝教育讲一个孩子向父母提出要报学画班的事情,看看他的妈妈是如何做的。
我也想画我喜欢的东西,你能让我参加画画班吗?”
妈妈认真地听完孩子的话,高兴地对孩子说:“你想学画画,说明你很上进,妈妈当然支持你啦!不过,妈妈要提一个要求,你.不能因为学画画耽误了学习,你看能做到吗?”
孩子高兴地给妈妈敬了个队礼:“妈妈,你就看我今后的表现吧,我保证不耽误功课。”
看着孩子高高兴兴的表情,我们不难猜到孩子今后的表现。
其实毎个孩子都在努力塑造自己,追求进步,关键是家长能不能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只要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思想世界,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讨论和他们切身相关的事情,孩子是愿意与父母交流,并信任父母的。
孩子在讲话时,父母要表现出很愿意与孩子谈话的样子,无论孩子在讲什么,父母都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更不要插入批评的语言,让孩子把话讲完,父母要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感受到被重視、被接纳。
2、要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孩子对亊物的感受,往往比他所接受的直接教育更能引发他的行为。所以,父母要重枧孩子的内心感受,并对他的感受进行认真地评价,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
3、父母与孩子讨论问題要实事求是
无论是讨论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題,还是对孩子进行评价都要切合实际。不能跟着感觉走,随着性子来。比如,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你就夸大其词:”笨蛋,我已经说过一千次了,你为什么还做不好?”这种讨论方式对纠正孩子的错误于事无补,反而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4、父母要尊重孩子
大多数父母观念上也认同应当尊重孩子,但在日常的教育行为中,他们却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把他们和孩子讲过的话录下来,认真听一听,就会发现,他们在很多时候是用教训的口吻和孩子谈话的。这种不平等的谈话方式,当然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谈话,我们就是向孩子表示我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www.ch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