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那一年的初秋,
我默默吟着“万里桥西里,百花潭北庄
去寻找秋风吹破茅屋的地方。
有一天,我终于走进了草堂,
真是“入门四松在”“五株桃树亦从遮”。
坐在茅屋前,
恍忽看见那老人清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一个千古老人,
我们心中永远的诗圣,
在他的眼光里,
看见了盛唐的光辉一闪既逝。
在草堂的上空,
好似有一只低飞的孤雁,
像他那宽厚的布衣,
裹满了沧桑。
他用一滴泪,
便把家园淋湿。
我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他诗歌的精神,
那是茅屋惨淡诉出的诗篇。
当秋风怒号吹破茅屋,
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
星空下寂寞的老人啊!
就像午夜划过天庭的流星,
虽然耗尽了生命,
却获得了一次耀眼的闪亮。
他那气雄天下的诗歌,
流传到今,到出吟唱。
“草堂留后世,诗经著千秋”。
这是最好的赞美和思念。
那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
与天共存,
它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喜欢
0
赠金笔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昵 称: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