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蒋勋
蒋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6,945
  • 关注人气:9,6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勋说佛经故事:尸毗王割肉喂鹰(一)

(2011-03-11 15:30:07)
标签:

蒋勋

佛经

金光明经

敦煌

文化

引言:

尸毗王为什么要割肉喂鹰?

萨陲那太子为什么要舍身饲虎?

《金光明经》两段故事动人心魄,我为大家慢慢道来。

 

神话里所具备的比较哲学性的意义,是希望大家在看这些故事的同时,会发现每一个故事背后,其实有一个民族对于生命不同的看法。如古埃及,人们相信人死了以后,身体要好好保存,所以才要制作木乃伊,木乃伊就是一个肉体,如果这个肉体不存在了,埃及人会觉得灵魂回来死者不能复活,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所以他们把木乃伊保存得非常完整。

可是在印度,比如我去恒河,恒河有一个地方叫Mrigadāva,中文译名很美,叫做“鹿野苑”。鹿野苑是释迦牟尼佛第一次说法的地方,就是他讲佛教经典的地方。如果去过鹿野苑的朋友大概都记得,在恒河的两岸到处都在燃烧尸体。我想第一次到印度去的朋友对这个场景会感到惊讶,因为它不像我们今天的火葬,人体燃烧是看不到的。可是在印度恒河的两岸,露天的场地,架起一些木柴,尸体就在这个木柴上,然后亲友唱歌、献花,最后点燃木柴,躯体被焚烧,烧成灰烬的。因为它不是封闭的,所以在场的人看到这个场景非常的悚动。因为作为人,我们很不忍心一个自己爱过的身体被火焰所燃烧,整个的身体被燃烧的过程里,我们可以想象到亲人在旁边难以忍受的痛苦。

在现场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印度人在处理身体的方法跟埃及人不一样?埃及人相信死亡是因为灵魂它走掉了,所以肉体要好好保存,灵魂回来才有机会复活。而比佛教更早的印度教,我们就会发现,印度教的神话像《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部最伟大的印度史诗就写道,人是可以换身体的。对于换身体也许一般人很难理解,我在读《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这些史诗的时候,我觉得有一点像在读《西游记》,其实比《西游记》还要神怪,里面所有的神他高兴他就变身,他可以换一个身体。原来是一个老人,忽然可以变成一个年轻人;原来是一个女人,忽然可以变成一个男人;原来是一个婴儿,忽然可以变成一个壮汉。所以我们就会发现《西游记》里面讲的七十二变,就是身体可以不断转换,其实是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

我们大家都知道佛教讲前生来世,意思是说我们有好几世,每一世都不一样。如果我相信佛教的话,我不太知道我的前世是什么样子,或者前世的再前一世是什么样子,或者我的来世是什么样子。有一点像舞台,我可以不断地变装出现。我在每一段时间里,我是用变装的方式出现的。

下面我想讲一个影响中国非常重要的佛经的故事,就是尸毗王割肉喂鹰。

尸毗这个名字不是很好记,是从印度梵文译名。如果有人去过敦煌,敦煌有很多洞窟。以前的人拜佛都是在一个一个洞窟里,他们把许多佛经的故事画在洞窟的墙壁上,就是敦煌壁画,大概都是距离今天有一千五百年的绘画。现在是非常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我记得我到了敦煌洞窟的现场,看到被表现得最多的佛经的故事就是尸毗王的故事,所以我对尸毗王的故事很感兴趣。尸毗王的故事是记录在《金光明经》,有人也称它为《本生经》,什么叫做《本生经》?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这一世的故事叫做《佛传故事》,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成佛,因为他前世有好几次的转世和舍身。《本生经》中记录的就是尸毗王前世的一段故事。释迦牟尼佛这一世成了正果,修炼成佛,是因为他曾经做过一个国王叫做尸毗王,而他的故事非常的惊人,就是把自己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喂鹰救鸽。

我想,这个故事如果不是特别去读《金光明经》,或者是去甘肃的敦煌洞窟看壁画,可能了解的机会不多。我之所以想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在敦煌的时候,很明显地感觉到,为什么墙壁上画着的一幅幅故事都是重复地表现尸毗王。那么尸毗王到底有什么重要?为什么当时的老百姓这么喜欢听他的故事?

尸毗王是佛经里的一段故事,当时的佛教徒信教是要听故事的。它不止是讲道理,还要结合故事,因为故事比较容易说服。比如说佛教常常讲“布施”,大家一定会认为是到庙里去捐点香油钱,或者捐一些钱给穷困的人,拿一些食物给需要食物的人,把穿过的衣服捐给一些没有衣服穿的人,这就是大家认为的“布施”。佛教讲的布施是说,把我自己多余的部分给他人,在《金光明经》里常常讲一个概念,即“肉身布施”,这是我过去不太容易理解的。一直到了敦煌,看了那些壁画,看到画面上有一个国王坐在那里,拿着刀子从自己的身上一片一片地把肉割下来。我忽然吓了一跳,我相信一般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会觉得不忍。我想,看到这个画面,一般人当时产生的第一个疑问是:这个人为什么好端端地要拿刀子割自己的肉,而且在墙壁上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不只是割了一次,是不断地在割?第二个疑问是:尸毗王是一个国王,我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国王不是养尊处优的吗?既有钱又有权,干吗要拿刀子割自己的肉呢?

    像一千五百年前,当这张画画出来的时候,很多老百姓是不识字的,他们看不懂佛经,必须要通过一个人讲故事的方式,他才能够懂。故事的梗概通过画面,通过讲故事,就呈现出来。在印度有一个古代的国王叫做尸毗王,有好多的太太,然后有很漂亮的宫殿,每天黎明的光照进来的时候,宫殿所有的粉红色的大理石就会发出像玫瑰一样的亮光。他每一天吃的东西都是山珍海味,他想要吃海味,别人就会想办法替他去捕捞最难得的一些鱼类或者贝类。他想要吃最好吃的鹿肉,就有人为他去打猎,去猎杀麋鹿。故事到这里,我们会觉得这个尸毗王是一个住在宫廷里面没有任何遗憾的国王,他的生活过得太好了。当尸毗王坐在皇宫里面,旁边有很多的乐师,演奏着世上最美丽的音乐。还有很多技巧非常好的盲人替他按摩,用牛奶擦拭他的皮肤。尸毗王在人间过着最幸福的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一个很奇特的事件。皇宫里飞进来一只鸽子,一只白色的鸽子,当鸽子飞进来的时候,所有人的视线都被鸽子所吸引,大家看到这个鸽子在房间里环绕,飞了不多久,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鸽子选择了尸毗王的手,他的左手放在膝盖上,手掌向上,鸽子忽然就停在他的左手的手掌上。尸毗王也吓了一跳,因为他觉得通常一只鸽子是害怕人的,可是这只鸽子怎么会忽然停在他手掌的掌心,所以他就觉得有一点讶异。他就看着这个鸽子,因为一个国王平常也没有什么机会凝视一个鸟,这个鸽子非常漂亮,白得像牛奶一样,小小的红色的眼睛,可是鸽子全身在发抖,好像碰到了最恐怖的事情,害怕得抖个不停。

尸毗王试着用右手慢慢抚摸这个鸽子,希望给它最好的安慰、支持,让它不要害怕。可是鸽子还在发抖,所以尸毗王就有一点纳闷,鸽子到底在怕什么,过一会儿他看到宫殿的窗口停了一只黑色的老鹰,他忽然懂了,老鹰要吃鸽子,鸽子面临死亡所以恐惧、害怕,就在发抖。那么国王到底会怎样做呢?跟他后来拿刀子一片一片把肉割下来要拯救这个鸽子有什么关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