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丁老师作文
丁丁老师作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403
  • 关注人气: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武汉暴雨看纸媒下滑的必然

(2013-07-08 10:02:18)
标签:

武汉

暴雨

纸媒

下滑

文化

分类: 新闻笔记

                   @武汉丁寅

从武汉暴雨看纸媒下滑的必然

15名男同学打着赤膊下水,合力将车推出。徐剑桥 摄(来源网络)

 

 

      昨晚,看到新华社关于武汉暴雨的新闻,写了一篇《武汉50年一遇降雨怎么算出来的》长微博,希望“三问”能完成一次知识的普及,目前还没完全解惑。

 今天早上翻看武汉6家报纸,总算明白了纸媒为什么在走下坡路。作为媒体人,虽然知道全世界范围内,纸媒效应和影响这几年在下滑,但总会埋怨这个时代,保留着最后一点不服气。但今天,我想这种不服气是错了。

  暴雨,在昨天经过微博等网络的传播,已成为最热事件。网络最大优势就是即时性和互动,昨天谁的微博在这方面做得好,就胜利了,也给市民提供了帮助。当暴雨已经退出,各种故事都已被传阅万次甚至几十万次的时候,纸媒在安静的夜晚能做些什么呢?继续亢奋重复白天网络的东西?另辟路径冷静思考?答案不言自明。

 今天6家报纸,暴雨的版面都在四五个甚至更多,而读者你,是否有耐心翻阅?特别是自己昨天白天已经互动一天了,你还有兴趣继续阅读吗?好吧,报纸就做给不玩微博等网络的老年读者看吧,但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浏览各报的处理,都是政府部门紧急应对、各路出动多少人次、现场有多少温馨故事、民生影响、精彩照片等等。不说10年前,至少七八年前,我们就是这么干的,那个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没有诞生如此强大的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工具,这么玩还算有读者。但现在,技术和时代都发生了变化,纸媒的报道形式和思考却并没有变,不被抛弃可能吗?不要怪读者不理解我们每个版面的标题艺术、版式艺术;不要怪广告商为什么宁愿找大V都不投放纸媒。怪,只能怪我们自己停止了思考,停止了改革的步伐。

在这场暴雨中,纸媒是否没有作为呢?肯定是有的,需要做的就是质疑和解释。渍水的现场和温情,公众不需要这么多,最多一个版够了。他们要的是武汉投了这么多钱,到底干了什么?这场雨到底多大?怎么会造成这样大的影响?自己家附近的渍水点到底怎么渍的水?谁的责任?这些,他们都不需要政府部门一面之辞,他们要的是记者详尽的调查,再一一反问给相关部门。比如说具体一个渍水点,到底怎么回事,能解剖清楚吗?说是工程堵了一些排水口,那是哪些工程哪些人?平时他们都怎么做的?这一现象有多普遍?平时都不检查吗?检查都不处罚吗?这样的内容,发再多版,读者也会有兴趣看,因为这些与他们有关。同样,这样的内容,再通过纸媒自己的网络渠道发布,会赢得更多公信力。

当然,这过程中,会涉及到跟一些部门的关系,牵扯到上面的一些招呼,但也是有办法去解决的。如果不能做,保持沉默总可以吧?不要说一些违心的话,写一些违心的文章。

在翻阅几十个版的暴雨之后,我只看了3篇文章,分别是楚天金报的《雨没98年大 渍水为何这么猛》、《50处渍水分布呈六大特点》和长江商报的《汉口老租界为何不淹水》,向这三则报道的记者致敬。

从武汉暴雨看纸媒下滑的必然

从武汉暴雨看纸媒下滑的必然

从武汉暴雨看纸媒下滑的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