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字典按键或键值排序及list列表排序方法(转)
(2013-10-11 14:23:53)
标签:
python字典列表排序键it |
在程序中使用字典进行数据信息统计时,由于字典是无序的所以打印字典时内容也是无序的。因此,为了使统计得到的结果更方便查看需要进行排序。Python中字典的排序分为按“键”排序和按“值”排序。
1、按“值”排序
(1)iterable:是可迭代类型类型;
(2)cmp:用于比较的函数,比较什么由key决定,有默认值,迭代集合中的一项;
(3)key:用列表元素的某个属性和函数进行作为关键字,有默认值,迭代集合中的一项;
(4)reverse:排序规则. reverse = True 或者 reverse = False,有默认值,默认为升序排列(False)。
返回值:是一个经过排序的可迭代类型,与iterable一样。一般来说,cmp和key可以使用lambda表达式。
如果对字典进行排序,常用的形式如下:sorted(dict.items(), key=lambda e:e[1],
reverse=True),
说明:字典的items()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列表,列表的每个元素是一个键和值组成的元组。因此,sorted(dict.items(), key=lambda e:e[1], reverse=True)返回的值同样是由元组组成的列表。
使用示例代码:
y=x[:]
y.sort()
print x
print y
结果如下:
[4, 6, 2, 1, 7, 9, 4]
[1, 2, 4, 4, 6, 7, 9]
说明:调用x[:]得到的是包含了x所有元素的分片,这是一种很有效率的复制整个列表的方法。通过y=x简单的将x复制给y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做就让x和y都指向了同一个列表了。
1 |
user = {} |
2 |
# |
3 |
#填充字典 |
4 |
# |
5 |
sort = sorted (user.items(),key = lambda
e:e[ 1 ],reverse = True )
#排序 |
6 |
for
item in sort: |
7 |
print
>>fp, "%-30s %s" % (item[ 0 ],item[ 1 ]) |
2、按“键”排序
总结:
方法1:最简单的方法,排列元素(key/value对),然后挑出值。字典的items方法,会返回一个元组的列表,其中每个元组都包含一对项目 ——键与对应的值。此时排序可以sort()方法。
items = adict.items()
items.sort()
return
方法2:使用排列键(key)的方式,挑出值,速度比方法1快。字典对象的keys()方法返回字典中所有键值组成的列表,次序是随机的。需要排序时只要对返回的键值列表使用sort()方法。
keys = adict.keys()
keys.sort()
return
方法3:通过映射的方法去更有效的执行最后一步
keys = adict.keys()
keys.sort()
return
方法4:对字典按键排序,用元组列表的形式返回,同时使用lambda函数来进行;
sorted(iterable[,
cmp[,
key[,
reverse]]]
cmp和key一般使用lambda
如:>>> d={"ok":1,"no":2}
对字典按键排序,用元组列表的形式返回
>>> sorted(d.items(), key=lambda d:d[0])
[('no', 2), ('ok', 1)]
对字典按值排序,用元组列表的形式返回
>>> sorted(d.items(), key=lambda d:d[1])
[('ok', 1), ('no', 2)]
对列表进行排序使用列表的sort()函数。
1、sort()函数
y=sorted(x)
print x
print y
1 |
x = [ 4 , 6 , 2 , 1 , 7 , 9 , 4 ] |
2 |
y = x[:] |
3 |
y.sort() |
4 |
print
x |
5 |
print
y |
结果如下:
[4, 6, 2, 1, 7, 9, 4]
[1, 2, 4, 4, 6, 7, 9]
说明:调用x[:]得到的是包含了x所有元素的分片,这是一种很有效率的复制整个列表的方法。通过y=x简单的将x复制给y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做就让x和y都指向了同一个列表了。
2、sorted()
1 |
x = [ 4 , 6 , 2 , 1 , 7 , 9 , 4 ] |
2 |
y = sorted (x) |
3 |
print
x |
4 |
print
y |
结果:
[4, 6, 2, 1, 7, 9, 4]
[1, 2, 4, 4, 6,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