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莱拉
莱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13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阿拉伯语中对亲族称谓的比较

(2011-05-31 17:20:48)
分类: 博主的话

 

汉语阿拉伯语中对亲族称谓的比较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郎恒

 

人一旦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与其接触的便是他的父亲母亲以及其家人。这样,作为个体的“人”便生活在一个简单的集体组织当中,这个集体组织也就是家庭。而作为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之上的。血缘关系发展出血亲,姻缘关系发展出姻亲。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亲缘关系的一个生物群体,也就是亲族。而亲族称谓就是表示亲族成员之间关系的名称,是处于亲族关系中的各个成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的一个称谓上的体现。

而对亲族范围的限定,一直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本文为了方便进行比较,将亲族范围限定在以个人为基点,垂直向上推至直系长辈第二代,向下推至直系晚辈第二代,旁系血亲推至父母之兄弟姐妹及其后一代人。即上至祖父、祖母一辈,下至孙子、孙女一辈,旁系至堂、表兄弟姐妹。

 

(一)以个人为基点,直系长辈第二代(即祖父辈)的亲族称谓比较

汉语当中,称呼父亲的父、母亲为祖父、祖母。而称呼母亲的父、母亲为外祖父、外祖母。父系、母系的称呼不同且有内外之分。而在阿拉伯语中,祖父、外祖父皆称为“جدّ”,祖母、外祖母皆称为“جدّة”。没有父系和母系之分。

 

(二)以个人为基点,直系长辈第一代(即父母辈)的亲族称谓比较

汉语当中,对父亲的兄弟的称呼要依据其与父亲的长幼关系而定。比父亲年长的,称其为伯父。比父亲年幼的,称其为叔父。通常为了便于识别称呼,还要加上顺序数字,称呼为“大伯(父)、五叔(父)”等。而父亲的姐妹,不必顾忌年龄上的长幼顺序,一律统称为姑母。母亲的兄弟,无论长幼皆称为舅父(舅舅)。母亲的姐妹,无论长幼统称为姨母。父系一支的男性称谓要长幼有别,而与其同辈的其他亲族只是在称谓前加上了顺序数字而已。在阿拉伯语当中,父亲的兄弟,无论长幼都称之为“عمّ”。父亲的姐妹都称之为“عمة”。母亲的兄弟皆称为“خال”。母亲的姐妹皆称为“خالة”。父系一支的男性在称谓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在姻亲关系中对年长一辈的称呼上,夫妻双方之间,男方称女方的父母为岳父、岳母。女方称男方的父母为公公、婆婆。从称呼上可以明显地区分出是父系一方还是母系一方。而阿拉伯人习惯上没有岳父和公公的区别,统称为“حم”。岳母和婆婆也用同一个单词“حماة”来表示。

 

(三)与个人同辈的亲族称谓比较

汉语当中,与个人处于同一辈分,男性中年长者为兄,年幼者为弟,女性中年长者为姐,年幼者为妹(此处仅指血亲,不包括姻亲)。而按照传统习惯,同胞的兄弟姐妹中,年幼的弟弟、妹妹一般不能对年长的哥哥、姐姐直呼其名,要按年龄顺序称其为“大哥、二哥”或“大姐,二姐”。①其中,伯父、叔父的子女在称呼时,需要在称谓前加一个“堂”字,称为“堂兄、堂妹”等。而姑母、舅父、姨母家的子女在称呼时,需要在称谓前加一个“表”字,称为“表姐、表弟”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中国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彼此直接以姓名相称呼的也越来越多了。而按照阿拉伯人的习惯,同胞的兄弟姐妹之间一般都不分长幼,皆直呼其名。阿拉伯人一般不用“الأخ”指称亲属中的同辈男性,对应于汉语中的“堂”、“表”的称呼,阿拉伯语中习惯用“ابن العمّ”(叔父或伯父的儿子)、“ابن الخال”(舅父的儿子)来指称,在一起当面称呼时,则直呼其名。②此外,处于同一辈分的姻亲之中,兄长的妻子称为“嫂”,弟弟的妻子称为“媳”( 出自《尔雅·释亲》:"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媳)。而姐姐或妹妹的丈夫则称为姐夫或妹夫。与之相对应的,阿拉伯语词汇为“زوجة أخ”(嫂子或弟媳)和“أخو زوجة”(姐夫或妹夫),从称谓上无法区别年龄上的长幼。

 

(四)以个人为基点,直系晚辈第一代(即儿女辈)的亲族称谓比较

汉语当中,本人(和夫妻中的另一方)的兄弟的子女称为侄子或侄女。本人(和夫妻中的另一方)的姐妹的孩子称为外甥或外甥女。二者从称谓上就可以分出父系、母系。而在我国南方的某些省份还存在着“外侄子”这一称谓,但具体指称哪一种亲族关系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在阿拉伯语当中,只有“ابن الأخ”(侄子、外甥)和“ابنة الأخ”(侄女、外甥女)来表明男女,却无法分辨其隶属于父系还是母系。

 

(五)以个人为基点,直系晚辈第二代(即孙子、孙女辈)的亲族称谓比较

汉语中,称呼儿子的儿女为孙子或孙女;称呼女儿的儿女为外孙或外孙女。从称谓上不仅可以分辨出男女,还可以分辨出父系或母系。而在阿拉伯语中,孙子,外孙皆称为“حفيد”。孙女、外孙女皆称为“حفيدة”。只能分辨出性别,无法分辨是父系亲属还是母系亲属。

由此,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亲族称谓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阿拉伯语的亲族称谓不严格区分父系与母系,同辈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整个称谓系统比较粗疏、简约。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文化形成于游牧部落社会当中,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使部落成为阿拉伯人生存的根基和依靠,而掠夺、征战等造成的家庭缺失、血缘不清等更淡化了家庭的观念,从而使部落成为一个大家庭,成为阿拉伯人的宗谱之源。所以,阿拉伯语中的亲属称谓相对简单。③而汉语的亲族称谓则表现出:首先,父系亲族和母系亲族分明。 其次,直系亲族和旁系亲族分明。(血亲和姻亲分明)再次,称谓当中既有对尊卑辈分的标明,又有对于长幼顺序的标明。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汉文化形成于相对稳定的农耕社会当中,而在封建小农经济条件下,对劳动力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这就使得古代家庭中成员人数较多,家庭规模较大,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亲族称谓。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强调贵贱有异,亲疏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儒家思想占据了主流地位,千百年来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牢固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使得汉语中的亲族称谓更多的以父系一方为近。此外,汉语的亲族称谓还受继承传统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汉语中的亲族称谓是采用了叙述法称谓。(在世界范围来看,关于亲族称谓的确定方法一共有两种:一种是类分法,类分法称谓,只明男女、辈分,不分父系、母系、血亲、姻亲,实际上也无法分排行等。这种称谓系统,只是将亲族成员分分类别而已。另一种是叙述法。)叙述法称谓,则男女、辈分、父系、母系、血亲、姻亲、排行俱明。父亲的姐妹不加区分,统统称姑母;母亲的兄弟不加区分,统统称舅舅,母亲的姐妹也不加区分,统统称姨母(妈),独独父亲的兄弟有叔伯之分。这都与财产继承有关。按照我国传统习俗,男子有继承权,女子起码没有与男子同等的继承权,因此,舅舅、姨妈与母亲哪个年长哪个年幼,姑妈与父亲哪个年长哪个年幼,都没有关系,而父亲的兄弟,比父亲年长的和比父亲年幼的,都要区分清楚,因为男子有继承权,而且,年长者在继承方面,有一定特权。因此,是叔叔还是伯伯,在宗法社会中,不可不分。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同一亲族中成员数量的减少,汉语中有些辈分复杂的亲族称谓消失了,而有些亲族称谓则发生了变化。例如把姑父称作叔叔,嫂嫂称作姐姐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向——把只有姻亲关系而无血缘关系的亲族称呼得更亲近化,更亲密了。这种做法往往是把父系和母系称谓混合,有点象西方国家的“uncle”与“aunt”。阿拉伯语的亲族称谓也显现出了这一趋势。

本文对比了汉语和阿拉伯语的亲族称谓并分析其不同的成因,是以阿拉伯民族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日常生化中的亲族称呼为基础的,一些特殊的亲族称呼不包括在内,纰漏之处,尚请指正。

 

 

 

 

 

 

 

注释:

①、②、③-引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国少华 著,时事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民俗学》,赵杏根、陆湘怀 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国少华 著,时事出版社,2009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