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麦子6263
麦子626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99,788
  • 关注人气:1,6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听见重要东西消失的声音

(2018-12-13 11:33:53)
最近,我看了两部日本电影《告白》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感觉震撼。这两部影片是一个导演,中岛哲也。据说,这两部影片都是近年日本影坛的大热门。从这两部片子中,我梳理出一个主题:很多人的悲剧,源于童年生活中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河,那后来发生的不幸,似乎都能在童年,找到不幸发生的源头。童年的蝴蝶抖动翅膀,会引发生命下游的暴风骤雨。

先说“松子”。有一天,父亲突然跑来找儿子阿笙,说,儿子的一个姑姑死了,让阿笙去处理一下姑姑的遗物。父亲这样评价这个阿笙从来不知道的姑姑:“无论怎么看,她都是非常无聊的人生。”他的口气充满嫌弃,对一个死去的亲人,似乎很为有她这样的姐姐感觉耻辱。这是松子的弟弟对她的评价。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无聊的人生呢?侄子来到松子的住处,这里分明是个垃圾堆,臭气扑鼻,邻居们也对松子充满嫌弃,没有人对她的死表达一丁点的悲伤和遗憾。这似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的人生呀。松子在墙上反复写下这样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她对自己的总结。连她自己也这么嫌弃自己。她为什么抱歉?她经历了什么,让她这样极端地否定自己?

侄子在整理松子遗物的过程中,开始了对她的一点点的了解。年轻时的松子明艳照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目光明亮,歌声动听,被人爱慕,一切似乎都是年轻女孩美好人生刚刚开始的样子。

但她接下来的人生却一路下跌,像被按了下行按钮——她的所有不幸概括起来就是,像渣男吸尘器一样,她总是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渣男,有不得志的作家,对她暴力,后来当着她的面卧轨自杀;有作家生前的竞争对手,原来他和她在一起,不过是因为他对死去的作家的嫉妒和报复。有她做生意的合伙人,因为被骗,她一怒之下杀了人。有她在逃亡途中认识的理发师,她出狱后满心期待地去找他,想开启新的人生,却发现他已经另娶他人。还有她的学生,学生当年嫁祸于她,是因为对她的暗恋……松子的不幸,是因为这些渣男吗?我觉得,是因为她的自我轻贱。每一场恋爱,她都全情投入。其实她很可爱,足以让男人对她动心,可是,她对爱情的态度,总好像她是个没人要的小丫环,爱上了贵公子,她总是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别人的爱对她是一种施舍。一个自己都不拿自己当回事的人,又怎么能让别人拿她当回事呢?她像飞蛾投火一样投身于一场又一场让她伤痕累累的爱情。她是那么需要温暖,需要爱情把她的心填满。她总是拼命地讨好 对方。

她为什么要如此轻贱自己?松子有一个生病的妹妹,她的父亲把更多的爱和关注放到妹妹身上。松子总感觉自己被冷落和忽视。偶然的一次,她发现自己做鬼脸能让父亲笑,她就总是做鬼脸,她希望父亲能喜欢她,可她后来却发现她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从童年起,她就一直在努力地讨好父亲。讨好,是她的性格标签。童年造成的心理空缺,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她把自己一生的生命当柴,点燃了扔进去,最终也填补不上那个黑洞。童年的松子像天使,年轻的松子明艳的闪闪发光,可生命的最后,她没有尊严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一无所有,臃肿肮脏丑陋病态,一瘸一拐的生活在垃圾堆里。她被所有人嫌弃,包括她自己。惟一不嫌弃她的,只有她监狱中认识的女友,可松子断然拒绝了女友的帮助,她死的时候手里攥着的却是女友的名片,那是她今生惟一的温暖。影片的最后,她重回过去,洗净如初,重新回到亲人的怀抱——那是她的梦想。

再说《告白》。女老师悠子在学期结束时向同学们做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临别“告白”:悠子老师是一位单身母亲,幼小的女儿是她的希望和寄托,可女儿却溺水身亡。悠子老师的女儿是被班级的两名同学杀死的,她没有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字,只说他们是A和B。A是一个少年天才,他想用杀人的方式占领媒体版面,引起关注,他选择自卑的B做他的助手。A之所以选择B,是因为B是一个“笨蛋中的笨蛋”。《告白》是由事件中每个人的内心告白组成,展现了事件的不同侧面。每一个人的告白都足够震撼,甚至血腥。悠子冷静地展开她的复仇计划,以恶制恶。像被强大的黑色旋风裹挟着,陆续有人被卷入其中地死去。像有一个黑色的钻头,不停地往里挖,直指人性深处的黑暗,它揭示的人性之恶,令人绝望和恐怖,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坏?美丽的女班长,在A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解闷的玩具,当他腻了,他就把她杀了。他制造了炸弹准备在毕业典礼上引爆,让一堆笨蛋为他的死来垫背。

他为什么这么坏?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抛弃。母亲是一个天才的学者,为了她的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和家族。母亲走的时候,给A留了很多书,告诉他,你的身上流淌着我的血。母亲转身离去的背影,年幼的他在后面追,那一刻,他听见重要的东西消失的声音。当他知道母亲是全国少年科技大奖赛的评委,他参赛并获奖。但他获奖那天,一起少女杀人案吸引了所有媒体的关注,没有人注意到他获奖的消息。不就是杀人吗,我也能。他开始了自己的杀人计划,杀死谁都无所谓。他杀死了老师的孩子,而又假别人之手逃脱了自己的罪责。为了让母亲看到,他创办了自己的网页“热爱电机的天才小学生”,在上面展示自己的发明,可没有人关注。可当他在网页上展示他如何用自己的发明虐猫,点击量却猛增。他甚至希望自己得艾滋病,这样母亲就能来看他。当女班长说:你的脑中一直挖不掉抛弃你的母亲。他把她杀了。那是他不能碰触的痛?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笨蛋和失败品,他们的死都不足惜,而凡俗的人是没有资格审判一个天才的。他的作文《尊重生命》居然获大奖,让他在毕业典礼上宣读。他计划读完自己的这篇《尊重生命》,他就点燃炸弹。他按下炸弹的按钮时,说了一句:开玩笑的——他刚才在众人面前的演讲《尊重生命》,其实是开玩笑的。如此漠视生命。悠子老师制止了他的杀人计划,他用自己的炸弹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松子和告白,两个血淋淋的悲剧,让人心里发堵。而这悲剧的源头,一个是松子父亲淡漠的脸,还有一个是少年A的母亲转身离开的背影。如果松子的父亲能多笑一笑,给两个女儿买一样的礼物,如果A的母亲能把自己的事业和孩子的成长平衡好,悲剧完全可能不会发生。松子和A,从父母那里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拥抱,一个笑脸,一个陪伴。所有为人父母的,都应该看看这两部电影。只不过,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孩子的表现没有这么极端,或者他们把童年的阴影藏了起来。

松子觉得她一直被父亲忽视,她只能用做鬼脸的方式让父亲看见她。等她长大了,父亲对她的鬼脸也不喜欢了,斥责她:“不要老开玩笑。”她从父亲这里得不到的满足,只能到别处去找,她一直活得像个感情上的乞儿。A也是个被母亲和家人忽视的孩子,他所有的玩具都被母亲拆开,让他了解玩具的内部结构。他以为,母亲最在意的是科学的发明,他就努力成为一个有很多发明的科学天才。可他的情感是空缺的,别人的生命在他眼里不过是可以拆开的玩偶,玩腻了就可以扔掉。

松子几次说:“这回我的人生真的完了!”A也几次说:“我听见重要的东西消失的声音。”那是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助吧。

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自己的童年。我们用成年后的漫长时光不断回望自己的童年。那是一个人生命的根系。给孩子一个饱满丰盈的童年,是给他未来的生命投注力量和爱。

两部影片中都有大量的对比,喜乐空灵的音乐与悲惨沉重命运的对比。唯美的画面与黑暗人性的对比。松子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美好与她之后丑与脏的对比,让人感慨一个那么美好的生命是怎么废掉的?《告白》中孩子稚气的脸、青春的样貌和少年的残忍的对比,杀人者和复仇者外表的平静冷血和内心压抑着的强烈的情感的对比。画面美,有金属的质感和油画般的梦幻。音乐美,空灵的有如天籁。这么沉重的悲剧,可以拍得这么美!这两部电影中的人物,都有一种狠叨叨的劲头,和命运咬着牙死扛,展现了一种生命的极致的状态,把生命血淋淋地撕开,让我们直面其中的残忍与悲剧的根源。

我从这极致的悲剧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悯。让我们对其中的人物,无论是松子,还是杀人的A和B,和复仇的悠子老师,都生出一种恨不得把他们抱在怀抱中的怜惜与温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