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是内蒙的首府,距离包头160公里。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不是这几年间拔地而起的无数高楼大厦,高楼大厦有什么稀罕?是她耀眼的召庙文化。召在蒙语里就是庙的意思。位于呼市旧城区通道街附近的大召、小召(只剩下一个牌楼了)、席力图召和五塔寺,形成一个巨大的召庙群,加上年节时围绕它的众多庙会,让这个城市弥漫着动人的文化韵味。每到过年,我都要去呼市,除了走亲访友,就是体会包头城里没有那种古老的年味儿。

年味儿是什么?买年货、年夜饭、拜年还有庙会——我总结的。一个年下,买完年货,吃完年夜饭,给过压岁钱、拜完年,就是庙会了。有庙会才叫过年呢——这也是我总结的。
庙会是好多人儿时的最美好回忆。按我的理解,庙会是人们逢年过节到庙里上香过程中,在寺庙周围逐步形成的集市。庙会一开始肯定是为香客们准备些食品、水、香等简单的东西卖。慢慢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到后来什么都有了,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出现在庙会。

庙会上淡定的盲艺人,嘴角眉宇间有英雄气!

庙会上遇到的老人,从容而深沉(如果您看到了,感到不妥,请通知我,我会第一时间删除,并向您致歉)

庙会上并不发愁的行乞者,在快乐的人群中游走。
庙会都是在年节中出现,所以庙会也就成了年节的象征了。过年是孩子们的最爱,现在的庙会又想方设法迎合孩子的喜好,多了一些孩子们游艺项目。孩子们往往是大人们带着去的,于是庙会上又多了古董字画、生活小用具之类各年龄层次的大人都喜欢多看一眼的物件。所以逛庙会的人很少会有空着手出来。

牌楼对面的大召香火很旺。人们都赶在初一上第一柱香。上香仍是庙会的第一主题。

大召门前的小吃摊。呼包一带每到小年,大街小巷到处是这样的麻糖,酥酥脆脆好吃得很,现在仍是孩子们的最爱。

庙会上的烤肉摊。内蒙的羊肉真好吃,烤着尤其好吃。

庙会上的文玩摊
自古以来城市中的寺庙都是文化中心。庙会的附近一般都有老街道。老街道其实没什么好看,但人们还是爱看,老街道和老人一样特有的气质能让人品味出很多。大召的西侧有一条老街,据说辽代就有了。现在大部分改成了店铺。过年的几乎家家闭门歇业,街上很寂寥,这也是一种很浓的年味儿。

老街入口处的牌楼


这是典型的呼市老建筑。起码我20多年前在呼市上大学时,它就这个样子。感谢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把它们留了下来,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


飞檐印衬的天空格外蓝

空空的街就是年

勒勒车轮



大召释迦八塔
逛完庙会,就算过完年了。愿所有朋友平安吉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