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之行第 14 站:意大利(五)罗马-上

(2008-10-03 22:07:41)
标签:

意大利

罗马

分类: 世界旅游

上接欧洲之行第 13 站:意大利(四)雷米尼、圣马力诺、庞贝、维苏威火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fa09470100lfd7.html



终于到了首都罗马。罗马有一个什么特点?景点实在太多了。。。城内无穷多教堂,无穷多喷泉,无穷多古迹。。。决定还是一一道来,分为上下两篇。在罗马呆了两天,第一天扫荡了罗马80%的景点,第二天扫荡了梵蒂冈和罗马剩下的景点。其中第二天大部分时间是跟金沙同志一起逛的,从北京直飞罗马的欧洲两周行,不服不行啊。要说距离人家是北京飞三亚的话,我也就是去了趟廊坊。。。一人玩儿优点是快,俩人玩儿就是有个伴儿,在异国他乡见见老同学感觉还挺神:)

必须要说的一件事儿,估计一起走那天旁边人看着可能会误会。为啥呢?因为她虽然也没带啥但是背了个书包,拿了个大相机,可能之前还没太仔细看地图,所以经常看地图或者旅游书判断我在往哪走,看地图的时候就会走得慢一些;而我是就穿了个外套,所有东西包括相机就放兜里,地图之前研究的比较透彻,基本不用看,就头前带路。就这么个情况,但是别人会看到一个什么情景呢?一男一女俩人走,男的俩手揣兜啥也不拿呼呼还走挺快;女的背包扛相机完之后还看地图作辨别方向状,都快跟不上了。。。是不是感觉太不仗义了??

所以一定要说明一下,并没干啥损人品的事儿:)

 

前两篇(上、中)是第一天去到的景点。

 

庇亞城門 (Porta Pia)完成於1564年的這座羅馬主要城門之一,是米開朗基羅最後一件建築作品,為羅馬著名地標。

DSC04975

安吉利的聖母教堂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原址本為西元300年左右所建的戴克里先浴場,西元1561年米開朗基羅在教廷委託下開始將位於浴場遺址中央的溫水浴室 (tepidarium) 部分闢建為教堂,但其完成的教堂在18世紀又被Vanvitelli改建成今貌,僅保存米開朗基羅完成的側翼之一。教堂內的八根巨大石柱為浴場遺址的原物。里面有罗马的子午线。

安吉利的聖母教堂

DSC04987 

出门是共和广场 

共和广场

維多利亞的聖母教堂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Carlo Maderno所設計,最著名的是教堂內巴洛克式裝飾傑作的Cornaro禮拜堂,有貝尼尼把聖泰瑞莎 (St. Teresa)高潮的那一刻抓住雕下永恆的作品《聖泰瑞莎的幻覺》The Ecstasy of St. Teresa

維多利亞的聖母教堂 維多利亞的聖母教堂-聖泰瑞莎的幻覺 

巴贝里尼广场(Piazza Barberini)“人鱼喷泉”(Fontana del Tritone) 和“蜜蜂喷泉”(Fontana delle Api) 很有特色。

人鱼喷泉 

蜜蜂喷泉

康契吉歐尼的聖母教堂 。以地下室擁有4,000Capuchin教派教士之骨骸而有骸骨教堂的別稱。Guido Reni所繪的St. Michale Trampling the Devil

DSC04994

DSC04998

巴貝利尼宮 。羅馬市內最佳的17世紀宅邸,由BerniniBerromini共同設計。罗马最为壮丽宏伟的巴洛克建筑之一。目前一部份是军方俱乐部,一部分是国家美术馆 (Galleria Nazionale di Arte Antica) ,馆内收藏众多,有许多名家之作如La Fornarina,据说是拉斐尔为其恋人所作的肖像,还有卡拉瓦乔的Narciso等作品。

DSC05001

聖卡洛教堂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聖安德瑞教堂不遠是和Bernini齊名的Borromini設計建造之另一巴洛克式小型教堂以面臨建有四座代表四條河 (臺伯尼羅朱諾和Diana) 之噴泉 (Quattro Fontane) 街口而得名。被視為羅馬最特殊最不尋常的巴洛克教堂內部空間,僅聖彼得大教堂的一個壁間大。

DSC05002DSC05005   

奎利那雷的聖安德瑞教堂 (Sant 'Adrea al Quirinale) 羅馬最小的巴洛克式教堂之一,由Bernini設計建造。教堂主體呈扁圓形,迥異於一般教堂,內部的屋頂壁畫、祭壇和細部裝飾均可觀。

DSC04979 

奎利納雷廣場 ( Piazza del Quirinale)擁有優雅的噴泉、方尖碑和Dioscuri雕像、广场上的方尖碑,是1786年从奥古斯都的陵墓迁移到此的,两边腾空跃起的两匹马和双子像是复制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原作品。北為奎利那雷宮,坐落羅馬七丘之一的Quirinale山山頂,為羅馬市區海拔最高之處,四周視野開闊是眺望市區景觀極佳地點,與西岸聖彼得大教堂圓頂遙遙相望。

DSC05011 

奎利那雷宮 (Palazzo del Quirinale)不對外開放,Gregory八世教皇建於1574年,做為夏宮之用。1870年,義大利統一王國建立後,此宮由教皇手中轉移成為義大利國王居所;今天,此處則是義大利共和國的總統官邸。內部無法得窺,外部的建築已頗有可觀,特別是Via del Quirinale路的巨大正面牆。下午4點的衛兵換班儀式頗值一看。奎利纳累(Palazzo del Quirinale)由于从16世纪起,梵蒂冈经常发生疟疾,教皇格利高利十三世决定在罗马七丘中最高的奎利纳累山丘修建夏宫。宫殿始建于1573年,许 多建筑家都参与了设计,如贝尔尼尼等,后来这里成为了教皇的权力中心直到1870年。随着1870年意大利的统一,这里成为国王的官邸,1947年后成为共和国总统府。

DSC05010   

許願泉 (Fontana di Trevi)特莱维喷泉或称“许愿池”,西元前19年奧古斯都之婿Agrippa,由20公里外 築水道引水入羅馬,解決150萬市民飲水之苦,許願泉就是當時市中心最大出水口;喷泉的装饰花了三十年时间在1762年完成,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式杰作。以波里候爵府的一面后墙作背景,中间是海神尼普顿指引两个水神驾驭两匹带翼的海马,一只难以驯服,另一只温顺安祥,以此象征着大海的两面性。两侧的女神分别代表“富足”和“健康”。一枚此生會再回羅馬,兩枚與喜愛的人結合,三枚會使討厭的人離開,背對噴泉、右手拿著銅板從左肩上方向後投入水中。

许愿泉 

DSC05013

可隆納廣場 (Piazza Colonna) Via del Corso上的交通中心和人潮聚集處。廣場中央則矗立此廣場名稱由來的Marco Aurelio紀念柱 (Colonna意為紀念柱),此由28塊大理石堆砌而成的高柱,是西元2世紀之物。

DSC05020  DSC05019

萬神殿 (Pantheon)如今保存最完整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古老建筑。

万神殿

最初是用于供奉罗马众神的神庙,现今的神殿是罗马皇帝哈德良时代公元118年建造 的。609年万神殿被作为礼物献给了当时的教皇。神庙被改为教堂,供奉圣母。入口門廊的16根石柱全由單一岩塊鑿成,內部則為一直徑和高度均為34公尺的圓筒形建築,穹顶上是直径约九米的圆洞,圓形的光束在地上照出一個隨太陽移動而移動的光點,代表了哈德良信奉太阳为万神之最高主神的宗教观。

DSC05022

穹顶和经历了十八个世纪的巨大青铜门至今仍为世界之最。神殿内部虽然几经劫掠,但其富丽堂皇仍然可见,殿内还安放着意大利的统一者厄玛努埃尔二世和拉斐尔的墓,米開朗基羅作品”救世主”。

DSC05023

埋身於此的著名人物有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和統一義大利的伊瑪紐爾二世,图为拉斐尔墓。

  拉斐尔墓

米內瓦之上的聖母教堂。羅馬唯一的哥德式教堂,建於昔日奉祀羅馬女神米內瓦 (Minerva) 的神殿遺址之上得名。著名繪畫作品,Filippino Lippi所繪的壁畫「受胎告知」、「聖母升天」和「Thomas Aquinas的生平」

DSC05034 DSC05039

北側廊畔的Fra Angelico

DSC05041 

纳沃那广场(Piazza Navona)是罗马最著名的巴洛克式广场之一,原址曾是建于公元一世纪的竞技场。现在广场最吸引人的是中央的方尖碑,碑的底座装饰有贝尔尼尼的“四河喷泉”的雕塑。喷泉周围四座雕像代表四大洲的四条大河,分别是非洲的尼罗河、亚洲的恒河、欧洲的多瑙河和拉丁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因为当时还不知尼罗河的源头,所以以一位蒙头的老者代表。

纳沃那广场-尼罗河雕塑

单手推向教堂的是拉普拉塔河,恒河手持长杆,多瑙河侧身面向内侧。這座長方形的廣場長240公尺,北側的Neptune噴泉、南端的摩爾人噴泉。傍晚及入夜時分相當迷人的夜遊點。

纳沃那广场喷泉

DSC05048

廣場西側的Santa Agnese in Agone教堂 (以正面牆最受矚目)

纳沃那广场

DSC05051 DSC05052

西南側目前為巴西大使館所在的Pamphili

DSC05053 

法尼榭宮 (Piazza Farnese)1874年起即為法國大使館所在的這幢16世紀中葉著名文藝復興式建築,是米開朗基羅曾參與的另一座宮室,最美麗的是其靠中庭側三層樓三種不同形式的列柱窗櫺。99年一里拉的租金。

法国使馆

门口是布鲁诺纪念雕塑 

布鲁诺雕塑 

法內仙納莊園 (Villa Farnesina) 1580年,號稱世界最富有的Farnesina家族購此莊園為私宅,故有此名。1508年建莊園者為富裕的銀行家Agostino Chigi,他重金請拉斐爾和其徒弟共同裝黃潢此住宅,財大氣粗,大量使用金箔和金彩使宅內金碧輝煌,從天花板的壁畫至各屋均燦爛奪目。

 

特拉斯提弗列的聖母教堂 (Santa Maria in Trastevere)羅馬首座奉祀聖母瑪麗亞的教堂,建於西元3世紀,也是羅馬最古老的教堂之一。鐘塔、正面牆的馬賽克「聖母與聖嬰」畫、教堂內Pietro Cavallini所繪之聖母生平事蹟馬賽克畫。

DSC05069

DSC05074 

特拉斯提弗列的聖榭奇利亞教堂 (Santa Cecillia in Trastevere)祭祀西元三世紀殉教之婦女Santa Cecillia的教堂,地下室是當時的建築,教堂已改建。內部最著名的是Pietro Cavallini的壁畫最後的審判Giudizio Universale

DSC05080

DSC05081

DSC05082 

 

下转欧洲之行第 14 站:意大利(五)罗马-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fa09470100lfbz.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