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二月立春
二月立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93,998
  • 关注人气:4,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中餐说消费

(2012-09-02 05:39:13)
标签:

股票

在国外生活,发现中餐有许多问题,很耐人寻味,今天又看到一群人在微博里和但斌吵中国出不了大消费企业的问题,一联想,发现和中餐的情况有很多内在联系,中国能不能出大消费企业,想想看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基数的中餐是什么样子,而且这是一个如此热衷于吃的国度,看看中餐的内外现状折射出什么问题。

 

在国外的中餐,有这么几个问题,其一,它没能向世界传达中餐的真实口味,很多外国人认为中餐就是酸甜口。其二,中餐没有给世界最有代表性的符号,日餐有刺身和寿司,韩国有烤肉;连越南都有个米粉做代表;其三,中餐一直是价廉的代名词,而且看来永远不能实现标准化运作。

 

在国内的中餐,也有不少问题,其一,永远追求新奇怪异变,永远在培养食客的不忠实口味,吃腻了,拜拜;其二,养成如此的排场和服务体系不可持续,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升,这个状态会越来越难以为继。其三,永远在军阀混战,至今没有出现一个有持续增长能力的大餐饮企业。

 

不知是游牧名族后裔的胃那么难于被征服,还是农耕民族后代不能坚持原则,在欧美的中餐,是被严重西化的作品,可能早期在海外的华人生活不容易,为了讨生活,为了有生意,必须让当地人在价廉和满足好奇的情况下尽量在口味上靠近他们的喜好,久而久之,多数不太见过世面的西人以为,中餐就是酸酸甜甜,然后中餐品类繁杂,煎炸烹煮样样都有,英语里有个外来语叫dim sun,取自广东话“点心”的发音,主要来自早茶这个传统,太多看着眼晕的品类选择让老外实在吃不消,一个词概括之,这多年来,在海外什么菜品能代表中餐?好像没有,部分西人最熟悉的左公鸡,在中国从来就不是一道有代表性的名菜。如果中餐整体上是个产品的话,这么多年来,中国人没能准确的向世界传达中餐的真实口味,也没能拿出代表性的符号,在生产方式上性价比最低,因为人工消耗和售卖价格悬殊巨大,海外中餐完全就是一个讨生活的状态,甚至谈不上经营,打造品牌就更不用提了。

 

如果海外中餐受限制于经营主体大多是为了养家糊口,国内中餐企业该是早就过了这种阶段了吧,但是似乎并不乐观,喜新厌旧是最大的特征,一个流行的口味,坚持不了几年,就颓了,食客里面流行的是一个新字,以至于我家小区不远的一家餐厅,同一个老板几乎一年换一次店招牌,搞一次小规模的装修,每折腾一次,似乎生意要好一点;我后来看到这种消费文化似乎在选择超市上面也有同样的倾向,求新,求便宜,而忽视其他的服务性元素;

 

世界上赚钱最多的六大食品,汉堡、匹萨、三明治、热狗、卷饼,寿司,除了寿司,几乎都有代表性的大企业,甚至是超级大的全球型企业,一个主打菜,配薯条,饮品和几个甜点,然后就可以横行世界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胃面前很好的保持了自己的主要特色并且适当本土化,进入中国二十多年来,发展之迅猛,规模之大,不知道哪家中餐企业可以匹敌,同样是在中国本土,面对同样的消费人群。

 

观察中餐现状,本想是不是国人消费文化本身就有问题,但是看着外资餐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又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了,应该还是经营者的问题吧,同一块地,美国人来了20几年内可以种出参天大树,怎么本土经营就只富了些个体而做不出大型的企业呢?

 

美国股市近三年最引人瞩目的一家餐饮企业叫Chipotle(小辣椒),做的是墨西哥快餐,2006年以40美元的价格上市,到今年最高价格涨到440美元,市值曾达到140亿美元,增长迅猛,全美开了近800家店,他的菜品其实很简单,只有五大类,分别是Burrito(一种玉米粉卷饼);Fajita Burrito(玉米粉+小麦粉卷饼);Burrito Bowl (墨西哥萨拉);Tacos(薄脆皮)等,主打健康牌,方便,便宜,几年间风靡全美,从小公司做成了大企业,近年来墨西哥美食的流行,和这家企业的迅速成长不无关系,借着这股春风,最近新上市的餐饮企业CHUY(Chuy’s Holdings, Inc)很快受到市场追捧,表现不俗。

 

中餐和中餐的经营现状是个很大的主题,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不知是否有人愿意去就这个主题去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可做,可以解释中国商业文化的许多问题,要搞消费的的话,吃穿住行,吃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这第一位的大课题都没有搞好,没能生长出有代表性的民族品牌和大企业,那别的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最近的电商大战,也是一个侧面的注解,在我看来,能这样打架的,整个商业文化就有问题;而这十年间消费品里面长出来的中国造的白酒,则根本就是一个畸形产物,从一个基础消费品走向奢侈品,还美其名曰品牌消费,攀比和腐败消费罢了,茅台这十年,并没有让世界接受它,只是中国人开始富裕并有钱而后很能攀比和用公款能力的一个指数而已。

 

中国从饥饿到能吃饱到小康,不过区区30年,还没有麦当劳一家企业的时间长,所以这么快要求中国要有怎样的消费商业文化可能操之过急,其实在现有基础上,未来内需增长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只是需要有很好的整合和自我扬弃,真的走好了,不仅国家受益,对做投资的人来说,真正的美好时代才能开始,希望这一天已经在酝酿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