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一流的内科住院医生培养项目。
在美国读医学院,做住院医生和最后行医都比很多其他的职业辛苦。记得朋友的孩子上个月刚从医学院毕业,这周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内科住院医生的培训项目长期位居美国的前列,全美内科住院医生几乎人手一册的《华盛顿临床诊疗手册》(《The Washington Manual》)
非洲裔所占华大内科住院医的比例为14.8%,已经超过了他们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这里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首先是华裔几乎占了东亚裔的全部。除了个别越南裔外,我几乎找不到韩裔或日裔的姓氏,当然韩裔的姓氏可能与华裔混淆;另一个意外是,在华大这样的美国一流内科住院医培养项目里印度裔不多,我们知道很多印度人直接通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来美国做住院医生,我们这里也见到专科医生训练项目里有一些印度裔医生。我们可以做出两点推测,一个是从印度本土进军美国住院医培训的印度裔医生多是去的社区医院,然后才有可能进入美国大学的高级医院进行专科的培训;再者就是印度裔在美国的后代并不是一些人想象得那么杰出,他们是以逼孩子读医学院著称的族裔,当然这个样本数有限。从华大内科住院医的组成证明了我们在美国高中看到的一个普遍现象:
那就是印度裔的美国第二代比华裔第二代的优秀程度相差几个级别。印度裔在美国的成功更多地集中在计算机软件等领域,他们职业选择的目的性和实用性非常明确,他们与西方漫长的接触史也使他们在美国职场拥有优势。
华大内科还以培养美国未来的医学研究的领袖级人物著称,这个传统在前辈内科主
任Carl Moore期间得到加强,从此项目近些年毕业的优秀学者包括斯坦福大学诺贝尔奖得主Brian Kobilka和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 统筹R&D的资深副总裁Andy Chan。在美国我们经常谈“医师科学家”的概念,就是让学过医的专业人才同时拥有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和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前没有 MD/PhD(又称MSTP,
医学科学家培养计划)双博士项目的时候,美国医生在做完住院医而开始做专科时才会进实验室接受正规的科学训练。美国拥有让医生从事基础研究的肥沃土壤,以华大内科这一临床科系为例,很多改变世界医学的根本性的发现都是通过这里的医生出身的科学家完成的,包括蛋白质糖基化,淋巴细胞的阳性和阴性选择,控制细胞凋亡的系列分子的发现以及低剂量阿斯匹林预防血栓的形成等等。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