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世博会(摄于2010年7月)

在中国馆前留影(摄于2010年7月)

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摄于2010年7月)
7月15日上午,我和同事一行18人怀着喜悦的心情,首进上海浦东世博会园区参观。旅游大巴按规定泊在停车场,我们步行从8号门进园。时值暑假,每天至少有30多万人看世博,且以学生群体居多,还有不少坐着轮椅的老人、坐在婴儿车里的小不点,很火爆。每张门票160元、当日有效,可以早上进园,晚上出园。
初来乍到,我们首先去人流量相对较少的非洲联合馆参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头像赫然在目。从漂亮的衣物、装饰品中了解非洲人的生活,欣赏了大型原生态非洲歌舞表演。下午,我们下定决心排长队看德国馆。在漫长的等待中有德国人在表演节目:几位德国演员一袭黑衣、黑帽,戴着面具,踩着高跷,在台上做着杂技动作;一位帅哥、一位帅姐居然走到排队区和观众互动,他们摆出各种模特姿势任人拍照,还和众人近距离对视;那位帅哥还敏捷翻过铁栅栏去慰问更多的观众,很人性化;现场惊喜连连,照相机咔嚓不停,观众掌声阵阵,排队不枯燥。
排队3小时后,我们终于进入德国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多幅高清新的德国城市风光照片,几只小鸟拍翅欢叫引人驻足。在表演厅里,一只悬挂的球在观众的呐喊、拍手声中感应变化出各种美轮美奂的颜色,最后变成一只大眼睛向声音大的一边观众飘来,德国男和中国女踩着滑板组织观众高声呐喊,于是奇特的大眼睛又向声音更大的一边观众飘去。德国展品在声光电的配合下,高科技元素充分展现,非常好看。
乌克兰馆小巧玲珑,室内咖啡厅飘荡着异国风情,几位乌克兰小姐很美,但她们不愿当花瓶给游客拍照。
园内上海城隍庙有各种小吃,味道很好,价格也能接受,如一碟炒饭16元,一碟东北饺子23元,一碗绿豆汤10元......午餐和晚餐我们都在此解决。在世博园里乘坐大巴、渡轮、地铁免费;园内有多个饮水点、餐饮、超市、洗手间;偌大的世博园里人群川流不息,环境卫生保持良好。
7月16日,我们再次参观世博园。今天是周末,人比昨天还多,加上下着倾盆大雨,照相不方便。我们过安检后乘大巴直达日本馆。下车发现,日本馆排队很长,只能放弃。于是,我们乘船过江到浦西世博园区打算参观企业馆。我们想看航空馆,工作人员说要排队5小时才能看上。国家电网馆、上汽通用汽车馆也要排队,此时已到中午12点还一个馆没看,我们仍在雨中漫游。到超市买包子吃后我们当机立断来到城市未来馆,这个馆也很漂亮,一组组城市模型十分精美,不愧是城市最佳实践区。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城市足迹馆,从陕西兵马俑、古代兵器,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帝王争夺江山的战争场面。看到人类的进化,城市日新月异的变迁,学到了历史知识,增加了幸福感。
下午3点,我们坐地铁快速返回浦东展区,沿着世博轴雨中漫步,居高临下,见证了人山人海排队进馆的壮观场面。看中国国家馆要提前预约,目前预约号已排到明年,反正中国国家馆是不拆的,以后再看吧。最后,我们来到中国省区馆,里面是彩灯世界,歌声飞扬,人头攒动,北京馆、广东馆仍要排队。我们看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广西馆、云南馆、工业强省江苏馆后就坐大巴到8号门第一通道集合了。
这次世博游挺累且效率不高,绝大部分馆都要长时间排队,例如,熊副校长排队7小时看沙特馆,部分同事排队4小时看日本馆,我们排队3小时看德国馆等等。在馆内顾着拍照,一不留神身边的同事就没了踪影,还得花时间在汹涌的人流中互相寻找,园内广播里经常播出寻人启事,好在导游宣布了集合点与时间,有热心的志愿者指引方向,有世博园地图指点迷津,加上手机互相联络,所以,外地人能顺利、安全地参观世博园。只是找人、等人浪费了很多时间。
如果改变参观顺序,效果会好得多。例如,事先制定看馆计划,早上尽早出发,在九点开门时入园,乘大巴直达目的地,这样即便排队也能靠前,就能多看几个热门馆了。或者改为晚上参观,晚上门票80元,比白天便宜一半。世博园晚上很凉快,既能观赏美丽的夜景,又有精彩的歌舞表演,关键是人流量比白天大为减少,参观效果好,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参观上海世博会行程匆匆、走马观花,但是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国力的强大,领略了世界风土人情,学到了不少知识,觉得观看世博会很值!我也发现有部分人到世博园不认真参观,而是买护照热衷于排队盖章,这就浪费太多的机会而本末倒置了!反观有位日本太太,她连续看了几届世博会,通过长途跋涉、健步行走,原来身患几种疾病,现在全好了!这次她花了70多万人民币在上海租房生活半年多,天天都到世博园参观,堪称上海世博园超级拥趸。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要从世博园吸取力量,终身学习,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人类美好家园而贡献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