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一)、动态和静态描写有何区别?
这二者的概念和作用不同。
[概念不同]
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之描写。(如大地、山冈、房屋、树木、器物。)
{作用不同}
静态描写:其任务就是准确、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
它适用于表现和平、安静、肃穆、悲哀、沉闷;或高度紧张的气氛与情调。
它能给人以安适甜美,或引人以遐思联想,或激人以哀伤思恋,或为下文渲染铺垫。
动态描写:它与静态描写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是按照时间将景物的活动、变化、姿态、声响描绘出来。
它适用于表现紧张、热烈、欢快、烦躁、不安等气氛与情调之描写。
http://s8/middle/513be6d6h736e057c5587&690
(一)、怎样描写景物动态?(上)看例文《海上日出》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092ZHYXSIGT.gif
文章作者,从无云和有云时进行描写:
在无云时:天边的色彩变化是——开始是“浅兰”的,转眼间出现“一道红霞”而且在“慢慢扩大”,
“越来越亮”。
太阳的形态是——开始出现“小半边脸”,接着是“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最后,“终于冲破红霞,完全跳海面”。
色彩的变化是——开始“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接着是“顏色真红得可爱,”然后是“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评}这里用了“出现”、“扩大”、“负”、“升”、“冲破”、“很”、“一道”、“慢慢”、“越”、“完全”等一系列动词和表示数量与程度的词语,使天边与太阳的色彩、形态的变化,跃然纸上,形成了连续的变化的系列画面,给人以动态的变化和富有生命力的真实感。
http://s14/middle/50b231b6h8255d606663d&690
(一)、怎样描写景物动态?(下)注意两点: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381ZHKBSIGT.gif
景物的动态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写出景物的形状、姿态、气势的变化和发展。要使静的景物,显示出“动”的景象。
例如,远处起伏不平的山峦,会给人以“奔腾不息”的印象;
而姿态各异的树木,会给人以“载歌载舞”的感觉。
建筑物,也可以用动态描写的手法。
二是,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从而使文章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http://s5/middle/513be6d6h825625417814&690
(二)、怎样描写景物动态?
〖看例文〗《桂林山水》学方法:景物静态描写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092ZHYXSIGT.gif
在《桂林山水》一文中,有一段静态描写: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离江这样的水。
离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离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离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评}
这里作者把离江的水与大海、西湖对比之后,便紧紧抓住离江的水处于静止状态的特点,运用排比的句式,比喻的手法,整齐而有韵律地写出了三个特点: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读后,给人以鲜明的柔和、幽静、安适之感;抒发了对名胜桂林的赞美之情。
http://s5/middle/513be6d6h8258dbaaea94&690
(三)、动静结合描写景物(上)
〖看例文〗《青海湖鸬鹚》学方法:动静结合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092ZHYXSIGT.gif
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写景
例如,在《青海湖鸬鹚》中,
写湖的“静”——“水平如镜”;
描写湖上岛的世界,却是“动”——“天上飞的是鸟,水里游的是鸟,地上跑的也是鸟。”
描写山崖——是“静”;
描写新落户的黑鸬鹚一家——是“动”。
{评}
A、这样描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和谐完美。
B、以动写静, 动静结合,是状物写景中高妙的一招,它使文章情趣盎然!
http://s10/middle/513be6d6h825b6c25e1d9&690
动静结合描写景物(中)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381ZHKBSIGT.gif
在景物描写中,采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方法,古人早有体会:
“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
由此透露出动静统一的辩证思想,从而反映了“动” 与“静”之间的相互依存、相映成趣的关系。
“动”
与“静”不是一成不变的。
描写景物时,要把握好这两态描写的关系,做到“动” 与“静”的有机结合。
如果只写“动态”——会使文章呆滞;
若是只写“静态”——会使文章失去稳定。
只有把静态描写利于展示景物形态特征的长处和动态描写之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景物描写才会生动、具体,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http://s14/middle/513be6d6h825d1ea4149d&690
动静结合描写景物(下)写景为什么要动静结合?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227ZH02SIGT.gif
1、因为自然景物,有动有静,所以要动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在写静态景物时的位置、形状、大小、顏色时,也要抓住在瞬间的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的变化。
2、动静结合的手法,就是把静态描写景物和动态描写景物结合起来,使描写的景物具体、生动,给人留有下深刻的印象。
3、要变静态为动态。
如《喇叭花》一文的结尾:
屋檐上也开了花,有一条蔓还悄悄地把几朵花送到邻居家的院子里。
{评}
蔓,是静态植物,用“悄悄地把几朵花送到”变成了动感,赋予它人的美好感情、人的高尚行为。
http://s2/middle/513be6d6h826065e94f21&690
〖动静结合〗技法:1、用陪衬手法写“动”。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383ZHKBSIGT.gif
(1)、什么是“陪衬手法?”
“陪衬法”,就是把甲乙两景物,放在一起来描写 。以“乙”衬 “甲”,间接地写静止景物之“动”就是“陪衬法”。
(2)、如《火烧云》中,
“晚饭过后……”对“火烧云”没有直接写。但通过对周围的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顏色变化的描绘,衬托了“火烧云”,使人感到“火烧云”在“动”。
http://s12/middle/513be6d6h826ba639e37b&690
〖动静结合〗用陪衬手法写“动”。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381ZHKBSIGT.gif
(1)、什么是“陪衬手法?”
“陪衬法”,就是把甲乙两景物,放在一起来描写。以“乙”衬 “甲”,间接地写静止景物之“动”就是“陪衬法”。
(2)、如《火烧云》中,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对“火烧云”没有直接写。但通过对周围的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顏色变化的描绘,衬托了“火烧云”,使人感到“火烧云”在“动”。
http://s4/middle/513be6d6h826bc44b5bb3&690
欣赏:火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