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交互式教学模式

(2011-05-18 19:47:29)
标签:

交互式

教学模式

教育

分类: 专业成长1-TR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语阅读的本质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应采用与阅读目的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
      交互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和阅读兴趣,并运用相关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阅读输入输出建构认知
                一、引言
      阅读是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interactive process),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阅读文章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播语法及语言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致了学生阅读能力差,对阅读教学无兴趣,造成了部分学生望文兴叹的现状。现代教
      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正是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 体地位。
      二、交互式教学法
      1.交互式教学法概述
      H. Douglass Brown 解释“交互”是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思想或情感的相互交流并对彼此产生影响(Interaction is the collaborative exchange of thoughts, feeling or ideas between two or more people resulting in a reciprocal effect on eachother)。而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
 是以人际互动为取向的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之  一。它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rown 和 Palincsar 于1989 年提出的一种旨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自我监控技能的教学策略,倡导在阅读教学中由学生不时地互换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友爱互助,资源共享,共同完成阅读任务的有效阅读策略。在阅读策略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交互教学作为最初的变革模式之一而广为研究者关注。Palincsar在1984 年将交互式教学描述为“教师和学生轮流领导有关文章段落的对话”的一种教学程序。“最初由教师示范四个关键的策略,即总结(自我回顾)、提问(对主要内容进行质疑)、澄清和预测。教师示范后,鼓励学生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水 平参与到活动中,教师按照每个学生的水平提供及时地指导和反馈。”(Palincsar  A.S.,Brown A.L.,1984)交互式教学教授阅读文本时采用总结、提问、澄清和预测    等理解和监控策略,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解监控能力;同时,学习者阅读的习惯和方式在交互教学中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态度(李伟健,2004)。1989 年,Palincsar 和 Brown 将交互教学称为“由专家领导的合作学习教程”。小组合作对话是交互学习的组织形式。这种合作对话帮助阅读者不断对自己的表征加以复述、精制和扩展,试图在意义理解上与组员达成一致。小组成员各自分担一部分的阅读任务,每个个体在自己水平上进行四个理解策略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独自承担责任的焦虑感。在合作性对话的交互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形成了特定的问题空间和互动模式,营造了一个知识共享的社会文化情境。
      Palincsar 与Brown(1989)也使用了他们称之为“专家支架”的教学系统。就是由专家(教师)担任引导者,在新手(学生)学习之初提供各种支持性的协助,直到新手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架”是一种可调节的、暂时性的支持,它以学生既有的知识技能为基础进行构架,并视学生能力的进展情况调整支持的强度,修正所使用的“支架”策略。当学生能够自我支持或独立完成任务时,“支架”即可撤去。这一观念的最初引入是由Wood等人(1976)提出的,他以这种说法来指代一种特殊的教学过程。这种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预热(etudes)、探索(exploration)、和独立探索(excursions)。其教学方式包括减少任务的复杂性,维持学生的兴趣和突显关键性的特征,这些教学方法在交互教学中也有体现。
      2.交互式教学法的优势
      Krashen 在“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书中指出:“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便可以极大地放松学习时的焦虑心情。”从交互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可以看出,它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形成了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在这
      种环境下,交往畅通,进一步走向深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平等、包容、共享的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在交际过程中充满着激励,为提高阅读能力增添了动力。学生不仅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归属、自尊的欲望,期望得到团体同伴的承认,取得应有的地位与他人的尊敬。交互阅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和归属的欲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能唤起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从而激发起阅读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交互式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运 用于阅读教学的实施模式
      1.阅读前信息输入、预测阶段学生的动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
      在学习新课前,教师应根据新课内容安排准备活动,呈现或引导学生讨论与课文主题有关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背景知识,将已知和即将接触的新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对主题的关注和兴趣,调动探究的积极性。在讲解牛津高中英语课本M5U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一单元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些与本单元相关并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问题,如:
      How do you get on with your friends?
      How do you help each other when
      you have problems?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in a friend?
      教师在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后,可介绍西方青少年的友谊观、择友观等。教师可利用标题、插图或情景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预测,即利用学生认知结构先确定“已知”部分,再预测新的内容,制造一种认知期待,并通过。。。。证。在牛津高中英语M3U1 Theworld of our senses 中,教师针对主阅读课文标题Fog 提出问题:Look at the topic “Fog” and try to guess what will happen.
      2.阅读时信息吸收、阐释阶段
      (1)快速阅读
      《标准》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作者要传达的重要信息。所以,教师可安排3-5 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并且要求学生用英语简单概括课文段落大意。然后,教师给出自己的答案,供学生比较和参考。
      (2)细节阅读
      交互式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互动型语言活动的过程。在一定的自然或非自然语境中,参与者的互动是多维的。牛津高中英语M1U1 School life in the UK一课中,教师可结合课文提出下列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What time do British schools usuallybegin?

      What time do they usually end?
      On average ,how many students arethere in a class in the UK?
      Why did Wei Hua find her homework difficult at the beginning of her study in the
      UK?
      On Tuesdays, what didWei Hua do inthe evening?
      What do British students usually eat after their main meal?
      Which British city did Wei Hua go to?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其他题型(如正误判断、故事排序、表格填空等),加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吸收。仍以牛津高中英语M1U1 School life in the UK 一课为例,教师可设计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辨别对错。
      ①Wei Hua likes the school hours in the UK.
      ②Chinese schools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hard.
      ③Wei Hua’s favorite teacher was Miss Burke.
      ④British students always have the same classroom and classmates.
      ⑤British students can only study two languages: English and French.
      ⑥Wei Hua is now back in Manchester again.
      (3)阐释难点
      Canale 和Swain 等人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章兼中,1997)。《标准》也指出,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长句和难句等复杂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提高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仅仅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逐步培养他们驾驭篇章的能力。《标准》对语篇能力提出了要求,较高要求是能区分主要观点、事  实与一般支撑性事实,能辨识文段主旨的发展脉络;基本要求是能分辨和理解文段、语篇中主要信息及观点的逻辑组织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相互关系。因此,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技能、讲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介绍英语篇章结构知识,指导学生从文章总的篇章结构出发进行语篇分析,改变学生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4)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英语阅读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学习活动。其常见形式有课堂辩论(讨论)、情景模拟(stimulation)、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和为完成某一特点任务而设计的英语节(task-based learning festival)等。小组活动法一直被看成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必要的实践方法。Long 和Porter1985) 总结其主要优点如下:一是提高语言实践机会;二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三是有助于认识建构;四是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五是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总之,小组活动为学习者既提供了语言输入,同时又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有助于语言的习得。
      3.阅读后信息输出、总结阶段
      在学习新知后,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的练习,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和准确的评价。在学生自我练习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必急于讲解,而是采用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六、结束语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没有一种模式是完美的,各种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不足之处以及适用的阶段和范围。交互式教学法体现了阅读的本质:
      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发展的过程。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教学重点转移到阅读过程上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阅读、分析、反思,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使学生通过感知、思维来把握基本体裁的框架和相应的语 言形式,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