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鹰蛇之夏·共命之鸟
鹰蛇之夏·共命之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996
  • 关注人气:2,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2013-08-19 08:18:0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类文明单一起源
芒星是万年古代文化的极为重要符号。从二芒星到八芒星,再到十二芒星,再多更多芒星,都有。不同的芒星还含有不同意思。如今从三芒星到八芒星和更高芒星都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旗帜上,其中尤以有五角星的国旗最多。以色列使用六芒星大家都比较熟悉。参见: 有星形的旗帜图集

本篇专论八芒星,八芒星是古代苏美尔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符号,八角星纹集中发现于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下游的中国东部地区, 在红山和良渚文化也有发现。与从赤峰到香港的中国东面沿海人面岩画分布带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值得关注。
如今,八芒星与卐字符号是遍布于我国广大地域多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1 两种八芒星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有两种,一种八芒星虽有八角,却并不正指八方,而是每两角平行指向一方,因而八角实际标示的只是东南西北四方: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再有一种就是等分圆周指向八个方向的八芒星,通常又认为是从古代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的十字太阳轮再加一十字,形成双十字太阳轮而来,而卍字符实际可能是一种被切割的十字太阳轮: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2 中国新石器时期八芒星符号

在我国,八芒星集中发现于东部沿海新石器文化带。但是其来源与含义很多人都不清楚,眼光狭窄的考古专家们的解释通常都是毫无根据的胡乱猜测瞎解,加胡说八道。

(1)安徽凌家滩

引人注意的是两种八芒星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都有发现。这处遗址出土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玉器,其中有两件玉器上刻有八角星纹。一件为片状玉版,玉片正中刻一大圆圈,圆圈中再刻一小圆圈,中心刻着八角星纹。另一件为一件鹰形饰件,鹰胸位置刻有一个圆圈,圆圈内再刻一个八角星。

正反两面都有等分八芒星的玉鹰: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凌家滩玉版(有人叫玉八卦)中心是指向四个方向的八芒星: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2)山东大汶口
大汶口文化地区是发现八芒星最多的地区之一。下图为
八角星纹彩陶豆,1978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3)辽宁红山

出土有不少八芒星形状的权杖头,参见:《文明之路(5):亚美交通线上的古埃及权杖头》。

在红山文化玉器中,有一种八角星形玉器,一般直径10厘米至15厘米,中间有圆孔,外伸8个角。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一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一件墨绿色八角星形玉器。是目前发现最大的一件红山文化八角星形玉器: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似乎是指向四个方向的八芒星权杖头: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4)浙江良渚:

下图显示澄湖良渚文化陶罐刻纹八角星字符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5)江苏小徐庄

江苏新沂博物馆陈列着棋盘镇5000多年前小徐庄遗址出土的陶纺轮,纺轮是捻线的工具,发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捻线工具——纺轮。这件八角形纹陶轮是国家二级文物,它通体褐红色,呈圆饼形状,中有孔,表面用简单的点和线刻画出对称的八角形纹饰[太阳纹]。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6)湖南汤家岗

湖南汤家岗遗址陶盘上的八角星纹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3 八芒星文化起源于苏美尔文明

(1) 苏美尔神苏美尔神安奴(An或者Anu)和伊南娜八芒星符号:

苏美尔神苏美尔神安奴(An或者Anu)的楔形文字实际上就是一种八芒星,而伊南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安努(阿卡德语:Anu),或称安(苏美尔语:An),是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天神,为众神之首,也是乌鲁克城的守护神。在苏美尔神话中,安努与空气神恩利勒、水神恩基同为苏美尔万神殿中的三大神。他的配偶有大地女神祺(Ki)与乌拉什(Urash)等。恩利勒是他与祺的长 子,在许多时候也是他的竞争对手。他与祺的其他子女还有阿嫩纳基诸神等。他与乌拉什所生的女儿尼宁欣那(Nin'insinna)是吉尔伽美什之母,另一 个女儿尼萨巴(Nisaba)则是丰收女神。据不同的记载,女神伊南娜(伊什塔尔)是他的妻子或女儿。他的子女还包括伊什库尔(Ishkur)、玛尔图 (Martu)、巴巴(Baba)、伽图姆杜格(Gatumdag)等。苏美尔神话中的祺后来成为阿卡德神话中的安图(Antu)。

而古埃及人认为人要生存所需要的三大要素:阳关、空气和水,这正好对应苏美尔的三大主神:天空神安奴、空气神恩利勒和水神恩基(Enki)。古埃及人把空气和水象征做成了安卡十字架,再把安卡十字架放进代表阳光的太阳圈里就形成了古埃及十字太阳轮,十字太阳轮就代表了人生存所需要的三大要素:阳光、空气和水。因此苏美尔神安奴八芒星应该与阳光和太阳有关系。参见: 文明之路(4):亚美交通线上的古埃及十字太阳轮。

还有一种说法:十字太阳轮经常用来表示四季变化或是回归年。

而伊南娜的符号是一个八芒星形式的金星: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上方显示月亮、苏美尔人鹰翼太阳轮、八芒星金星: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至于八芒星和太阳轮与太极八卦起源存在怎样的关系,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太极八卦与苏美尔关系极大。下图是印古什共和国国旗上的三曲腿图图案: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2) 八芒星鹰翼太阳轮

苏美尔人很可能很早就把八芒星与太阳结合起来,形成八芒星太阳轮, 参见《“中华第一凤”的源流,兼论苏美尔文明已经辐射到河姆渡》:

下图是苏美尔人的标志性东西:鹰翼太阳轮。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为鹰翼太阳轮与八芒星结合,与凌家滩八芒星玉鹰构思几乎完全一致: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结合, 与太阳崇拜有关: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因此,从苏美尔人那里开始,八芒星、太阳、鹰这三者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并把这种太阳崇拜文化传遍到全世界。

后来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继承了苏美尔人的八芒星太阳轮,但是有所变化,如下图是巴比伦和亚述人的太阳神标志:Star of Shamash,它是在十字太阳轮基础上又加上四个方向的波状辐射线。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上面从左到右分别是月亮、八芒星金星、八芒星太阳。注意金星和太阳的八芒星形状不一样: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车轮: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符号演变: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4 古埃及的八芒星

苏美尔伊南娜女神的八芒星金星形状有时会与月亮画在一起,形成如下形式: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到了古埃及,这种形象被古埃及人稍加修改后,专门给了书写和智慧女神赛斯哈特(Seshat),成了Seshat顶冠象征,古埃及人没有办法,伊南娜一人身兼职务太多了,太忙了: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托特也身兼书写和智慧之神,所以书写和智慧之神Seshat在有时候就成了托特的配偶之一,协助托特完成书写工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显示有个八芒星太阳的莎草画,上面有很多古埃及符号: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5 八芒星在中国的持续传播

下图为滇文化祭神的礼器八角星太阳轮盘,怀疑与三星堆-殷商传播有关: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为河南博物院藏相当与夏时期陶盉 、陶八角星太阳图腾 :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其与三星堆四鸟绕日由神似之处: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商代是苏美尔人分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文明朝代。下图为商代晚期八角星纹弓形器,通长三三.九、高九.八厘米。一九九〇年河南安阳郭家庄西一六〇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弓身似一长条板,较宽,呈弧形。弓身两端有弧形臂,臂端为镂孔铃。弓身中部有圆形凸泡,其外为八角形星。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为商早期八角形式的青铜器,中间是鹰头。显然也是把八芒星太阳轮与鹰结合起来的另一种形式: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这个造型也出现在西周青铜器上: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西周时代是古埃及人正式在东亚地区建立王朝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考古文物一般都带有大量的中东文明特征,尤其值得关注。下图为西周青铜太阳轮盘,圆间以直线平分八等份,每份雕刻一圭形纹饰。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与河南具茨山八角形岩画极为相似,滇文化祭神八角星太阳轮盘八角顶上也有圆球形: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同样是西周青铜八芒星太阳轮盘,与凌家滩玉鹰上的八芒星太阳轮完全一样: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为 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藏 一九七四年陕西咸阳窑店秦遗: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为汉朝时的瓦当上的八芒星太阳轮图案: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不知出处何处,似乎也是汉时瓦当,与亚美交通线上人面岩画旁边的十字太阳轮极为相似,参见:《文明之路(4):亚美交通线上的古埃及十字太阳轮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民国初年双旗八角星“员中司印”黄铜印章: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象征“四维八德”的十二芒星的青天白日: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6 八芒星在世界持续传播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八芒星符号,尤以中东地区最多。美洲古代阿兹特克人的太阳神,也是以八角星作为象征。

1600年前玛雅古墓的神秘文物: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墨西哥: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在前苏联共和国的一些成员国的国旗上经常有八芒星,下图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国旗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等分八角星被制做在旗帜上,常用来象征太阳。伊拉克在1959-1963年使用的国旗也有相似的符号: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下图为以色列世界文化遗产——巴哈伊圣地的八角星花园图案。这种八角星据说是波斯花园风格中最常见的图形。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八芒星+太阳轮船舵:
八芒星与太阳崇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