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读后感

标签:
数据分析 |
分类: 白 |
@小蚊子乐园
http://s9/mw690/6a33de8fge129c83bd708&690
其实我是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才决定购买这本书的。因为觉得这本书太过于简单无趣,于是就直接去学习SPSS和SAS
。至于EXCEL,由于之前使用过,所以没太在意,特别是OFFICE 2010。因为之前认为OFFICE 2003可以解决大部分
的日常办公问题,而且现在用这软件的单位还不少,所以忽视了OFFICE 2010。事实上,OFFICE在实际工作中能提
供比OFFICE 2003强得多的感受。但是直接学习了SPSS和SAS之后又感觉好像学不到什么东西似的,不知道这两个
统计软件真正的用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对于数据分析这一行业的彻底迷茫。我又看了很多统计学理论的书,但
是这些书里很多是复杂的数学公式,学起来很头大。我不知道自己选择往这行走是否正确,但又不甘心,只能蒙
着头走下去。我本来想通过网上下载的方式获得此书,但是一直没有得逞。现在想想,如果真的是通过PDF的形式
获取此书,可能只会浏览而已,不会真正用心去学习,更不会写这篇文章了。
我想,此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具体实践的解释,能把数据分析这一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解。最重要的是介绍
了数据分析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的流程。各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是本书的亮点,这些细节往往是非常重要
的,有很多启发意义。这本书对于初学者帮助很大,数据分析是一个大的整体,不像IT行业一样,可能只要精于
其中某一刻就行。数据分析要求对于相关技术和行业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行,否则就无法入手了。在整体性方
面的讲解上,此书刚好填补了这块的空白。
最后,提一点建议。能不能提供一个数据分析学习体系的整体思路和相关推荐书籍。这可能会对今后进一步学习
和进行实践提供更大的帮助。(如果怕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发个我!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8EN00SIGG.gif)
附:我对于此书的要点总结:
第1章
1、
2、
3、
第2章
1、
(1)
(2)
(3)
第3章
第4章
1、
第5章
1、
作用 |
方法 |
数据分析方法 |
现状分析 |
对比 |
对比、平均、综合评价 |
原因分析 |
细分 |
分组、结构、交叉、杜邦、漏斗图、矩阵关联、聚类 |
预测分析 |
预测 |
回归、时间、决策树、神经网络 |
对比、分组、结构、平均、交叉、综合评分、杜邦、漏斗图、矩阵关联、高级数据分析方法。
2、
3、
4、
5、
第6章
1、
2、
3、
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或目的=》
确定哪种图表最适合你的目的=》
选择数据制作图表=》
检查是否真实有效地展示数据=》
检查是否表达了你的观点
4、
5、
第7章
1、
2、
A 避免生出无意义的图表;
B 不要把图表撑破;
C 只选对的,不选复杂的;
D 一句话标题。
3、各个图表的注意事项
饼图 |
A对于饼图要按照时钟表盘的刻度,把数据从12点钟的位置开始排列,最重要的成分紧靠12点钟的位置; |
B 数据项不要太多,保持在5项以内; |
|
C 不要使用爆炸式的“饼图分离”; |
|
D 饼图不要使用图例; |
|
E 尽量不要使用标签连线,如果要用则切记凌乱; |
|
F 尽量不适用3D效果,如果要用厚度要尽量薄一些; |
|
G 当扇区使用颜色填充时,推荐使用白色的边框线,具有较好的切割感。 |
|
柱形图 |
A 同一数据序列使用相同的颜色; |
B 不要使用倾斜的标签,别让读者歪着脑袋看; |
|
C 纵坐标轴一般刻度从0开始; |
|
D 一般来说,柱形图最好添加数据标签,这样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具体数值; |
|
E 如果柱状图已经有了数据标签,纵坐标刻度线和网格线则显得多余了,最好删除。 |
|
条形图 |
A 同一数据序列使用相同的颜色; |
B 尽量让数据由大到小排序,方便阅读; |
|
C 不要使用倾斜的标签; |
|
D 最好添加数据标签。 |
|
折线图 |
A 折线选用的线型要相对粗些,最好比网格线、坐标轴更突出; |
B 线条一般不超过5条,否则像意大利面条,非常杂乱。如果线条太多的话可以分开做图表; |
|
C 不要使用倾斜的标签; |
|
D 纵坐标轴一般刻度从0开始。 |
4、
5、
6、
7、
A 去掉不必要的背景充填色;
B 去掉无意义的颜色分类;
C 去掉装饰性的渐变色;
D 去掉网格线、边框;
E 删掉不必要的图例;
F 去掉不必要的坐标轴;
G 去掉装饰性图片;
H 以上不能去掉的元素就尽量淡化;
I 对需强调的数据元素进行突出标识。
第8章
1、
2、
项目 |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
优势 |
·易于排版 ·可打印装订成册 |
·可含有动态图表 ·结果可实时更新 ·交互性更强 |
·可加入丰富的元素 ·适合演示汇报 ·增强展示效果 |
劣势 |
·缺乏交互性 ·不适合演示汇报 |
·不适合演示汇报 |
·不适合大篇文章 |
适用 范围 |
·综合分析报告 ·专题分析报告 ·日常数据通报 |
·日常书记通报 |
·综合分析报告 ·专题分析报告 |
3、
4、
A 合理的结构以及清晰的逻辑;
B 实事求是,反映真相;
C 用词准确,避免含糊
D 篇幅适宜,简洁有效;
E 结合具体业务进行合理的分析。
5、
6、
7、
8、
A 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B 实事求是,反映真相;
C 用词准确,避免含糊;
D 篇幅适宜,简洁有效;
E 结合业务,分析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