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排列的动力

(2011-02-10 15:46:53)
标签:

意象

个案

排列

改变

图像

杂谈

分类: 家庭关系治疗
没有一个人能精确地知晓家族排列此一方法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我自有一些解释,这是建立在特定的假设上,这些假设大多数是出自于我自身的经验积累。在一场家族排列的个案现场里,类似某种能量场域(energy field)之类的某种事物,似乎是透过团体的参与者和通过设立代表们的位置,被建立起来。

    在我每一场研讨会的团体中,通常在二十位到三十位来宾,会坐成一个圆圈,以便界定出一个可供运作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一个案主会挪动当代表的人们,而每一位代表了特定的角色,例如某个人代表父亲,另一个代表母亲,诸如此类。这些代表是如何被挪动与设置、和他们个别面对的方向,这些过程都是在沉默中进行,而这建构起了这个方法的非语言沟通的风格。http://b60.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44b5831a27b0df5766b16615ed19615e2e0c9093e14380a655f1ad04133715b535fbe4c390dfe1416594790e8d6438ef6f6829b321e870fb8daeeab84b4fa4c3c1af8216d6e5ae17f346ab9a62b89722a8a22454&a=59&b=60

    代表们透过肉身肢体去感知与觉察这类沉默的交流,然后就能够报告他们得到一些印象。而这种沟通会在某些情形之下被打破,例如,当一位代表离开了这个房间而关起了门。这些都显示了,这些代表是连结到了某一种能量层次的交流。而这能量沟通的运作,与这些当代表角色的人们,是否得知与他们所代表的人物有关的任何事实,其实是无关的。

    有一个练习是,我常用来向我的案主们示范这种非语言的沟通型态。我要求团体中的成员两两为一组。他们站立的方式,是一个人站在前方另一个人站在后方,两人都不可以说话。我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在他们身体上的感受和觉知。

    例如在前方的这个人会经验到什么呢?而站在后面的那个人又会是经验到什么呢?我要求他们确认他们感觉如何:他们感觉到年轻或是苍老?身材壮大或是娇小,像是一个小孩或是父母亲?一句话都不可以说,每一个人在这样的练习中,都进入了与他们伙伴的某种关系之中,而且每一个人都会有种种的感觉和联想,这些完全仅仅是由身体移动与位置改变所引发的。

    另外一个练习则是要求团体的成员两两成对,面对面沉默地站在一起,然后闭上眼睛。伴随着闭眼的是静止不动,然后,这两个人就会形成与对方相呼应的某样关联性,而且出现了相呼应的一些联想。例如其中一个人可能会感到自己像是一位母亲,而另外一个人可能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儿子,或者他们像是一对丈夫与妻子。

    在这样的练习,我注意到了同样的两个人将会浮现出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和对于彼此关系的种种联想,这些都只是因为倚赖于他们躯体所处的相对性位置与其变动,究竟是一前一后,或是并排彼此邻靠着,或是直接面对面等等。

    案主设置了某一个再现,它是针对存在于家族之中各种关系的一个内在意象。这些代表所经验到的种种感觉与反应,是和这个意象以及他们被设置的位置互相吻合。假如这些代表所处的位置再次被更动,那么这个图像也就被改变了,而他们的感受随之产生变化。当然在真实生活里,改变人们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可能的。在一个排列个案里,我们的意图并不是去操纵这个系统,而是改变当事人特定的内在意象和与此关连的态度。当然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就改变了,而后这个系统也就是随之产生变动。

    这个过程有各种复杂性,其中之一是,当这个系统中,有一位成员改变了他的内在图像和相应的行为举止,这些便会扩散影响到在这个系统里的其他所有成员。

    当我讨论到这些内在意象时,我是在试图解释这个过程。这些必然不是与一个孤立的个体有关,反而必定是与在一个系统之中,所有的内部关系与种种互惠效应环环相扣。必须要关注的一点是,这些内在意象并不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而是被重新发现到的。而且当一个新的意象被发现的时候,个案整个人的内在觉察会起微妙的变化。至于如何分辨出一个新被发现出来的图像,就要靠辨识伴随它的特征浮现。通常这个意像会带来一些影响,而且也带来了某种化解之道出现的感觉,此一感受会立刻在案主和代表们的身上看见。

    在进行排列的工作里,一个称职的治疗师要能够很快地判定这些刚浮现的意象是否真实可靠。就某一点而言,这些内在图像在案主的生命里,其实已经存在好一段时间了,明显地占据过一席之地。而且它们并非是静态的画面,反而是会随时间变动的意象。

    假若一个个案的内在感知,总是觉得他的母亲是不公平与不友善的,而且还偏心案主的其他兄弟,这样的内在图像便会创造出一种不满足的觉知,产生一种无法被任何事物与任何人所安抚的需求。假如这位个案能够说:「我的母亲已经给了我所有她能做到的,而且她所给予我的,对我而言是好的。」这样便会解消这个人对于母亲的渴求和批判。以某种方式而言,清晰的是这位母亲对待这位案主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

    「快乐,是用来自于对你已经拥有的知足。」这句海宁格的评论,看似老掉牙,不过,要达到这种快乐的境界,其实非常困难。秘诀在于带着感激,来接纳我已经被给予的,而且感激地去接纳,我所能拥有的已经足够。

    当某一个人去滋养一种拥有的还不足够的感觉或是态度,或者是觉得没有在过去某个关键的时间点,或没有在过去某个关键的情境中,没有来得及得到某种事物,都会制造出一种持续的特殊感受:无法拥有足够的心满意足,所以无法变得快乐。在我的经验里,真实的满足是来自于一种自觉:我所得到的已经算是足够。这样子的决定来得并不容易,不过能够透过一场家庭排列的亲身体验来得到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