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仙妮熊
仙妮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088
  • 关注人气:2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世纪第一部真诚的歌剧——《外滩画报》莱布雷希特专栏

(2013-05-02 00:29:22)
标签:

古典音乐

莱布雷希特

歌剧

文化

歌剧《低地花园》的台本来自奇幻作家大卫·米切尔。

所有英国日报的评论人都认为上周在伦敦巴比肯中心上演的米歇尔·范·德·阿(Michel van der Aa)的歌剧《低地花园》(Sunken Garden)不算好。《每日电讯报》说:我很犹豫它到底算不算是“受人尊重的歌剧”这一范畴;《旗帜晚报》说:情节层次混乱,音乐、台词、舞台表演一无 是处;《卫报》说:没有一刻打动人心。
且让我冒一次险,毫不犹疑地盛赞它是 21 世纪第一部真诚的歌剧。在仇恨邮件蜂拥而至之前,我最好先解释一下我的理由。
上 世纪 60-80 年代,能够上演的歌剧库存似乎一下子陷入了瓶颈,近半个世纪来没有好转的迹象。歌剧导演们宁愿将受过市场检验的老剧改头换面搬上舞台,也不肯冒票房危险上 演未经检验的新作。一出新歌剧能期待的最好结果,就是评论叫好而公众不买账。没有几部新剧能够回应基本问题:这种 18 世纪的艺术形式在 21 世纪还能干什么?
《低地花园》恰恰做到了。这部歌剧的台本来自奇幻作家大卫·米切尔,它动用了所有的舞台技术装置,还自创了几项,为了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同时又身处别处)之感。
歌 剧情节靠一个失踪的女孩推动,其中的俄耳甫斯神话元素比其他任何故事都更能在歌剧里找到市场。一些电影片段被投射到舞台的各个部分,作为幕后故事。演到一 半的时候,舞台分成两半,形成三维效果,观众要戴上特殊的眼镜才能体验整个视觉冲击。当一只狼蛛从灌木丛里爬出来,将一只爪子伸向你的左眼,你就知道你正 在观看的歌剧绝不像以往任何一部歌剧。
《低地花园》摆弄干扰你的感官知觉。一个人在唱着,但你不知道那是一个真人站在台上或者只是全息影像。范· 德·阿的音乐和谐悦耳,但时常像舞台表演一样让人心烦意乱。音乐与幻觉融为一体。这不太像正常的歌剧,而更像是在猜测歌剧应该如何——五年或十年之后的歌 剧该是什么样。如果它猜对的话,那么这门艺术还有希望再度光大。
歌唱家无论在台上还是台下, 都超常发挥, 其中罗德里克·威廉姆斯(Roderick Williams)、克拉伦· 迈克法登(Claron McFadden) 和凯特· 米勒- 海德克(Kate Miller-Heidke)尤为精彩。安德烈·德·里德(André de Ridder)担任指挥,托恩·莫斯克(Theun Mosk)担任舞美设计,这部歌剧还会去里昂、荷兰艺术节、多伦多和更遥远的地方。《低地花园》还在创作时就已经口耳相传,首演时有 40 多位艺术节总监前来观看。
他们中不少人同意我的观感,认为《低地花园》破解了 21 世纪歌剧的迷局。那么可以预见,将来会有更多的新剧新制作诞生,采用更为光怪陆离的技术来刺激人们的思维和观感。依我看,未来歌剧走这条路能行得通。
舞 台音乐剧和流行音乐会已经实验全息影像效果许多年,表演中途插入预先录制的视频片段也不再让我们莫名惊诧。近年的歌剧比如尼可·穆利(Nico Muhly)的《两个男孩》和乔治·本杰明(George Benjamin)的《写在皮肤上》极具创意地使用了舞台空间,暗示平行宇宙。这些都是迈向一种全新剧院文化的步伐,这种新文化的目标人群是 30 岁以下不喜安静、短信不断的年轻人,而不是他们容易预测、消极被动的父母辈。
《低地花园》所做的,是提供一种清晰的指示,歌剧应该如何与不同的思 维模式和年轻观众互动。那些令人目眩的高科技并不是噱头,而是为了目的服务。大卫·米切尔写的是活人和死者的奇幻世界,用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式——真实的 (活人)和视觉效果(全息影像)来表现生死之别,这正是满足艺术理念所需要的技术。
作曲家谱写的音乐也很相似,音乐织体在想象的世界中进进出出。这意味着未来的作曲家也需要精通计算机成像和编程,正如他们精通作曲法和配器法一样。《低地花园》最令人振奋的方面是它的完整性,它用了 2013 年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工具,雕琢了一块石头,一种理念。
当 然,这还是一部有待改进的作品。插入的视频演讲和歌唱性的对话使得部分台词无法听清。没有一个人物形象发展得丰满到能够引起温暖或悲哀。技术加剧了情感的 离间效果。批评家尽可以吹毛求疵找到各种各样的毛病。但这部令人惊艳的新作品在许多国际演出之前还有深入排练改进的可能,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低 地花园》之所以能够成为 21 世纪第一部真诚的歌剧,是因为它为这个体裁创造了可能性。想象一下《费德里奥》用三维效果演出,《沃采克》用全息影像,《俄耳甫斯的面具》中冥界和人世占 据相同的知觉空间。想象一下马蒂奴的惊悚杰作《朱丽叶塔》和科恩古德的《死城》能够通过平行现实的表现手法带上舞台……
《低地花园》照亮了未来的道路。它点燃了歌剧复兴的希望。

 

诺曼·莱布雷希特:著名古典音乐评论人、专栏作家 。十余本关于音乐的著作被翻译成13 种语言,其中包括全球热销的《大师神话》和《谁杀了古典音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