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93,540
  • 关注人气:3,4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 解决不容易

(2017-02-08 16:59:17)
标签:

社会

时评

财经

相信你一定注意到了,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一辆辆黄、橙、红等各色单车出现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停靠点,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需交上一点押金,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骑上一辆单车,在目的地就近停靠,极大方便了城市短距离出行。

http://www.msweekly.com/uploadfile/2017/0208/20170208044927254.jpg解决不容易" />

如果说之前的滴滴等网约车平台解决的是打车难的问题,那么共享单车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结构,还可以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共享单车何以一时间风靡全国?这种模式又面临哪些问题,是否能真正解决出行难题?

 

最后一公里的伤痛

作为每天通勤上下班的上班族来说,地铁站或公交站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难以解决的伤痛。一个城市的地铁与公交车系统再完善,也没法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完美解决。在短距离出行方面极具优势的自行车,正好能弥补交通末端的缺陷。几年前北京大街上就出现了政府主导的共享自行车,但其“借、还”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还车点和固定的车桩,灵活性和便利度受到了限制。 

共享单车究竟意味着什么?《江汉视野观察》记者通过采访滴滴司机发现,共享单车的存在意味着效率。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糟糕的体验:坐着的公交车在可能只有2公里的路上被堵半小时以上;每天在地铁上被挤得无法动弹;从地铁口出来飞奔到公司生怕打卡晚了一分钟。

http://www.msweekly.com/uploadfile/2017/0208/20170208044956410.jpg解决不容易" />

研究发现,即使居住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都市,我们的生活圈其实也都在自己身边的三公里范围之内。地铁站与地铁站之间的距离大概也就是两公里,而这两公里正是城市人永远的痛。这就是痛点的所在,地铁站与公交的最后一公里,在拥堵的大城市里,这是脚步丈量嫌慢,交通工具却无法替代的距离,很显然,共享单车们掌握了这个痛点,而且是一击必中。

一时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到处都是共享单车的影子,而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这个好骑的单车,因为不需要像市政自行车一样办理繁琐的证件,找到规定的地点,二维码一扫,即扫即用,非常方便。骑到地方,顺手停在路边,多么好用。这种解决用户痛点,给用户带来方便的举动无疑是让所有人都乐见其成的事情。所以,共享单车成功了。有些人甚至在互联网上开始定义,2016年是中国的共享单车元年。

 

共享财产难于维护

单车数量飙升的同时,停车问题也日益严重。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北京一些地铁站周围,共享单车“任性”停放现象明显:有的横亘在人行道上,妨碍行人走路;有的无序摆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紧张;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台阶下,挡住进站通道;有人甚至将车塞进绿化带里、锁在栏杆上、靠在大树边。

根据《新京报》记者的搜索统计,北京仅12月就有7起共享单车损毁事件,出现在亮马河畔、宋家庄地铁口、管庄地铁口、金台路等地。在南京,共享单车进驻才半个月,仅是闹市区新街口一处就有近600辆单车因违章乱放被管理部门拖走。在成都等地,共享单车也因“占道”等问题屡被城管部门扣押。

http://www.msweekly.com/uploadfile/2017/0208/20170208045026576.jpg解决不容易" />

除了停放无序的问题之外,单车的破坏事故也层出不穷。有的时候找车会发现车子的把手消失了,单车的车坐垫歪了,链条掉了。骑过车的人都知道,自行车是一种需要很小心养护的东西,经常不少人一年花费的修车钱都甚至超过自行车的成本。但是,一旦这种自行车不再归个人所有,而是大家所共有的东西,那么就没有人去花时间养护这些自行车,每个人只有那一小段时间的使用权,也就不会有人去真正爱护这些共享单车。

虽然,类似于摩拜单车这样的单车厂商通过取消链条,使用实心轮胎等手段尽可能的降低自行车的磨损率,但是随着自行车的不断磨损变旧,共享单车的使用寿命将会成为单车的硬伤。到底是安排专门的人去养护这些单车,还是任其发展最终用新的单车替换掉旧单车,这将是摆在所有共享单车企业面前的大难题。

 

商业模式的困境

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除了各大城市自身推出的基于公共自行车端的解决方案之外,各大城市还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市民“最后几公里”的出行难题,借助城市公交、小区巴士、公司包车等手段来解决市民的出行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些城市已经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城市公交服务网络,在这个网络的共同作用下,市民们“最后几公里”的出行难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地解决,而随着各种思路的不断理顺和推进,市民们“最后几公里”的出行难题彻底解决的日子越来越近。

共享单车同样解决的是市民“最后几公里”的出行问题,借助共享经济的理念来解决市民出行难题的理念并没有错,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切入一个相对较为成熟,市场壁垒较高的领域对于共享单车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如何在已经趋于成熟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切入点,如何与现有市场的相关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和联系,避免Uber、滴滴们进入出租车市场时遭遇的问题,成为共享单车面临的全新难题。

一些评论分析认为,可复制性较强的商业运作模式最终让共享单车面临惨烈的市场竞争。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以如此快速的发展速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极强的可复制性最终造就了其进入到共享单车市场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可以预见的是,或许未来的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比当年的滴滴、快的、Uber的市场竞争还要惨烈。

http://www.msweekly.com/uploadfile/2017/0208/20170208045113745.jpg解决不容易" /> 

△济南投放11000辆共享单车

一些分析师认为,该模式在单车市场取胜的核心在于高峰期调度和覆盖率。虽然摩拜单车一直想做到出门就有,但是这个在早期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出产量决定了没那么快。我们参考滴滴的发展路径,其实很清晰,要让用户100%的快速打到车,而不是偶尔找到车。

共享单车是基于共享经济的大概念衍生出来的小领域、小应用。它解决的并不是很大的问题,而是人们出行当中“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尽管共享单车吸收并借鉴了“互联网+”时代的经验,但是任何一家企业想要长期占领市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终是否会走滴滴和Uber的老路也不得而知。

结语:共享单车的出现是针对市场的痛点,方便了公众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公德的检验。这个新生事物能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其商业模式的发展也面临着考验。而我们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多一分爱惜。

(高丹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