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繁简字转换常见错误
(2012-07-13 17:23: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学类 |
繁简字的转换
研究古典文学的师生在Microsoft
其一,原有的词汇完全变成另外的词汇,比如“对象”一词转换为繁体就变为“物件”。
其二,本来没有繁体形态的字被转换为与之无关的繁体字,比如表说话的“云”字被转换为可下雨的“云”。
其三,原有的简体字被转换成另一个同音而不同义的繁体字,比如“反复”的“复”,本来应该为“復”,却被转换为“重复”的“複”。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把这些容易出错的三种情况一展示出来,以期引起网友的注意。
先谈第一种情况。我们使用的Microsoft
1.
2.
3.
4.
5.
6.
7.
遇到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是,先在“编辑”里将文章“全选”,然后按繁体字转换键。全文变成MingLiu,再在字体选择栏选“宋体”。当全文变成宋体繁体字后,然后在“编辑”的“查找”里分别键入“物件”之类的词汇,再用“全拼”输入法键入“对象”之类的繁体字来取代。目前我只发现这几组,希望网友能提供更多的例子。
第二种情况出现最多,硕、博士论文及其他书稿里这种错误比比皆是。近几年来我审阅各种论文书稿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不能转换为繁体字的常见字罗列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姓范的“范”≠典范的“範”
11.天台的“台”≠舞台的“臺”
12.人名南宫适、洪适(kuo)的“适”≠人名高适的“適”
13.山谷的“谷”≠稻谷的“穀”
14.第一人称以及姓余的“余”≠剩余的“餘”
15.叶(xie)韵的“叶”≠树叶的“葉”
16.松树的“松”≠放松的“鬆”
17.星斗的“斗”≠斗争的“鬥”
18.姓万俟(mo
19.面貌的“面”≠面粉的“麪”
20.人才、才能的“才”≠刚才的“纔”
21.中文系、系统的“系”≠关系的“係”
22.匈奴单于的“于”≠等于的“於”
23.宿舍的“舍”≠舍弃的“捨”
24.书卷、卷次的“卷”≠卷帘的“捲”
25.《抱朴子》的“朴”≠朴素的“樸”
26.咸池、咸丰、少长咸集的“咸”≠咸味的“鹹”
27.仆倒、仆地、前仆后继的“仆”≠公仆的“僕”
28.卜居、卜卦的“卜”≠萝卜的“蔔”
29.歌曲、弯曲的“曲”≠曲酒的“麯”
30.价人、洞山良价(jie)的“价”≠价格的“價”
31.征人、征途的“征”≠征集的“徴”
32.文采郁郁的“郁”≠郁郁葱葱的“鬱”
33.
还有些常用字一时记不起来,希网友补充。
最后谈第三种情况,问题相对复杂一些,主要原因是,一个简化字与几个繁体字对应。当我们进行由简入繁的转换时,所转出来的繁体字并非我们所需的。兹举若干例子如下:
1.反复的“復”≠重复的“複”;
2.历史、经历的“歷”≠农历、日历的“曆”;
3.钟爱、钱钟书的“鍾”≠敲钟的“鐘”;
4.合并的“併”≠并且的“並”;
5.关系的“係”≠联系的“繫”;
6.饥饿的“飢”≠饥馑的“饑”;(有的古籍亦通)
7.干湿的“乾”≠干部的“幹”;
8.树干的“榦”≠“幹”≠“乾”;
9.头发的“髮”≠发财的“發”。
这种情况还多,不胜枚举,我们在用繁体字从事古籍整理时,尤须注意各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的正确对应关系。
俺跟着居士补充几个:
第一种情况:
循环≠迴圈
第二种情况:
岳飞的“岳”≠山嶽的“嶽”
冲厚的“冲”≠衝要、衝動的“衝”
布匹的“布”≠佈局、佈施的“佈”
一齣戯的“齣”≠進出的“出”
尸位素餐的“尸”≠屍首的“屍”
有一个简单办法可以避免居士说的第一种情况,那就是在繁简转换时,不直接点击word工具栏的转换图标,而是操作“工具—语言—中文繁简转换”,弹出对话框以后,把“转换时包括词汇”前的小勾去掉即可,所有词语就不会自动转换成港台习惯的了。
補充幾個詞彙轉換的:
斯大林——史達林
里根——雷根
布什——布希
甚至有的連字數都不一樣:
卜算子——蔔運算元
的士——計程車
再补充几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
癯(简)—臒(繁)
第二种情况:
陆游、游泳的“游”≠游览的“遊”
人名季札的“札”≠书札、札子的“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