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50319:孩子并不需要管教,只需要被看到和懂得

(2025-08-31 19:24:43)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听友


倾诉者说:


想分享儿子辍学的事情,孩子也说了明年就是高二下学期会来学校上学的。但他的厌学情绪一直在,加上缺了半年的课程,来学校也很难在在内在发生什么本质上的转变。

 

虽然我回了老家,我和孩子在一所高中学校,但孩子很少在校园里找我,晚上我们也不住一起,也就是如果我不去找孩子,几乎与孩子没有交集,与孩子的链接频率很低,链接感很微弱。现在孩子没在学校,几乎很难见到孩子,比在学校里见到孩子的机会还少。

 

对于他的成长,我觉得孩子在幼年时,自己没有陪伴,去看望孩子,孩子对我比较疏离,孩子有点焦虑依恋型。我不在老家时,对孩子更多的是思念,回到老家后,看到孩子对读书不太感兴趣,不爱读书,爱和那些不好好学习,在学校里调皮捣蛋的学生才玩得到一起,我更多的是心痛。虽然老师们都说孩子情商好,以后可能走进社会,不会太差,我还是会有很多担心。担心他能不能有一技之长,能长久踏实的有一份工作不靠大人养活自己,能不能有一份长长久久稳定的亲密关系。

 

我不知道我还能帮到孩子什么,或者我除了能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之外,还能做什么?

 


索引条目:



1、孩子对于父母,到底是什么?父母的答案深刻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2、很多父母喜欢用“管教”一词来对待孩子,那么意味着孩子就是充满了问题的,而且将父母置于高高在上的指导者、判断者、引导者、管教者的权威位置,亲子关系就此走上错误的路途。

 

3、什么时候父母丢掉权威控制,丢掉管教的皮鞭,用生命去靠近孩子那个生命,亲子关系就有了美丽的底色。

 

4、很多父母用焦虑担心害怕恐惧去看向孩子,孩子就成了承载父母焦虑担心害怕恐惧的工具,于是孩子那里一点点的所谓“问题”,就会不可避免扰动和放大父母的焦虑担心害怕恐惧等,父母又习惯性投射到孩子那里,于是恶性循环就形成。

 

5、父母能否把投注到孩子那里的负面情绪和能量收回来,这是优秀父母和糊涂父母之间的分界线。

 

6、总是习惯性用抚养者的角色和心态去对待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发展出比如弱小,比如问题很多等模样,去满足父母这部分的需要来回应父母。

 

7、帮助孩子,有个前提,父母需要懂得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帮助,需要帮助什么,而不是父母自以为是的帮助。

 

8、在亲子关系中,让孩子整个生命凸显在父母面前,孩子如是凸显,父母从无处不在且“庞大”的自己变成如是的生命自己,才是亲子关系的平等。

 

9、如果真正懂得孩子,就会发现孩子并不需要管教,孩子需要的是身边人比如父母活出来的样子的深刻影响。

 

10、很多父母总是无意识把孩子当长不大的孩子,从来都不会把孩子当成一日千里飞速成长的生命,活在刻板印象里的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掣肘。

 

11、父母最要紧的能力是看到孩子懂得孩子的能力,这才是孩子最需要贯穿一生的陪伴能力。

 

12、在孩子身边,父母安安心心心无旁骛活出自己,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13、抚养孩子根本就不累,也不辛苦,如果你真的一直看得到,看得懂孩子这个生命,那就真的是用一生的时光陪着孩子---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亲子之旅反而是且行且美的旅程。

 

14、每个孩子都在发展出适合自己走的路,需要父母真正懂得且调整自己,跟随孩子的步伐,去成全孩子活出自己。

 

15、最不懂教育的反而是父母,可是父母又不知道这个真相,于是对孩子满心的爱,终究会是痛心疾首两败俱伤的错付!

 

16、每个孩子回到家里的每时每刻,其实都是亲子时刻,每时每刻的有说有笑的互动或各自安好、忙碌,都是最有价值的亲子时刻,而非跳出生活又聚焦孩子问题的时刻才是亲子时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