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刚把阳台上的花盆整理了一下,拔掉已经结仔的野紫罗兰,种下了牵牛花的种子。虽然种子下得有些晚了,但出梅后一定会有一份惊喜等着我。
这几年我的阳台上,当暑天所有的花都无精打采时,牵牛花总是一天几朵,给人一份安慰和清凉。
回到家看微信,知道明天雨,筹划了许久的镰仓看紫阳花散步的计划取消了。天气不配合,也是无奈。都在说下次一起去溪谷漫步。
童年的微信圈里,一位男士晒出自己包的粽子。还解释说:老婆包了两次粽子都以失败告终,发誓不再插手后,老公我只好亲自学习,只两次就已经包成这样了。怎么样?可以吧。
图片中的三角粽确实有模有样。我们一片赞扬声。这时,平时不怎么出现的一位邻居姐姐說:我还会包小脚粽子呢。是小时候跟霞光的好婆学的。那时年龄小,没有学会。这几年一边回忆一边实践,终于掌握了要领。
我立刻兴奋地说:我小时候也跟好婆学过,也没有学会。以后你负责教会我呀。
没问题,只要你回来。邻居姐姐说。暖暖的。
我的祖母六十年代从苏南老家来照顾我们兄妹三人,按老家习惯,称祖母为好婆。好婆也是邻居们爱戴的好婆。助人为乐,忽遇雨降,总会主动帮邻居们收衣收被。遇到节假日,总会做了拿手的好菜和点心分给邻居们品尝。
好婆有一双小脚,黑色灯芯绒的鞋面。虽然没有洗过,但总是被刷得干干净净的。特别是好婆包得小脚粽,更是邻居们的喜爱。
我们几个小女孩最喜欢看好婆包粽子。不用细的绳子也能把粽子捆住。和妈妈包得不一样,小女孩们都瞪着好奇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看好婆用一根大针把粽叶通过大针眼穿过粽身,然后勒紧就行了。
做为好婆的亲孙女,我自然更多地看过好婆包粽子,但我小时候贪玩,长大后又迷上读书,不肯用心学,所以最终也没有学会祖母的小脚粽。
也许只有等自己做了母亲才会上心去学吧。只是祖母早已去世,我也生活在异国,没有机会再学了。所以听了邻居姐姐说了“会包小脚粽子”的话后,自然有些激动,立刻有了学习的冲动。
会有这么一天的。就三年,再等三年,等女儿上了大学后,我就自由了。那时我可以回国常住陪伴母亲,向邻居姐姐学会包小脚粽子,亲手包给母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