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在细雨中送走8月,迎来9月。一走出去,就看见去幼稚园的幼儿们在家长的搀领下朝幼稚园走去。而小学生们也在小巷口等着集体上学。一位妈妈在门口和小学生的儿子告别,一再叮嘱要注意车辆、注意交通安全。进入9月,开学的日子,小巷街道热闹了起来。
由于是第一次从小楼去上学,我决定陪女儿前往,看看要用去多少时间。毛毛细雨中,和女儿紧赶慢跑去学校。路上,看见一个背着和女儿同样书包的中学女生,知道是女儿的隔壁班同学,就让女儿跟在她身后。由于时间不早了,那个女孩一路小跑,我也让女儿跟着小跑,而我体力跟不上,就在过信号时和女儿挥手告别,往回走了。
出门慌张没有看天气,没有带伞。本来毛毛细雨可打伞也可不打伞。但时间久了,也会湿了头发和衣衫。这种天气,静则寒,动则热,所以一路快走,感到微热,所以有些湿了,还会觉得爽快。
9月1日开学的日子,学校总有防灾训练。叫引领训练。就是说在学校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后,学校要确认学生放学后的安全,就要亲手把学生交到家长的手里,需要家长们来教室领走自己的孩子。
放暑假前给家长的信上就说:训练从11点开始,11点20分开始家长们可以去教室领走孩子。
因为我也是第一次从小楼去小学,所以提前出门。估计要20分钟,10点半就出门了。而且不忘带了两把伞,没有小跑、也没有走多快,但只过了15分钟就快要到了,于是慢走起来。三分钟后到达了学校。因为今天的防灾训练,所以校门是开着的。
可见现在住的小楼离学校也不是很远。大约就是我们一直住在郊外的家去地铁站的距离。走快一点,15分钟;慢慢走,20分钟就到了。走惯了去地铁站的路,所以女儿每天从小楼去上学也不是太辛苦了。
到了11点,学校的警报响了,广播开始播放地震的消息,让学生们躲在课桌的地下。几分钟后,广播又说:经过学校的确认,每位学生都很安全,现在就请家长们进入教学楼,登记孩子的姓名和班级、还有前来领孩子家长的身份和姓名后,就让家长拿着登记牌排队等候。
11点20分,家长们陆续来到孩子的年级和班级。远远就看见班主任戴着头盔站在教室外,往教室里一看,学生们都戴着头盔呢。这和小学生们戴着自己平时当着坐垫和背靠垫的保护头套不同,还是第一次见到。
家长交上登机牌,说了孩子的姓名后,班主任在名薄上画了圈,就叫出学生让家长领走。我排第在第二位,拍了第一位的相片,所以当第二位的女儿走出教室时,我的镜头没有跟上,只留下一张模糊的近影。走出教学大楼,看见校门口校长也戴着头盔和学生家长道着:再见!
小雨中,头戴头盔的中学生们在家长旁腼腆地走着。而路遇的小学生们则不需要戴头套,在家长的陪同下回家。而高中生们就不需要家长参与,分地段集体放学回家了。所以,你看着这些不同,就知道他们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了。
女儿说,头盔是区教育委员会发的,明天上学时要交还给学校保存。女儿六年小学,在这个防灾日子去小学六次领回了女儿。小学的防灾训练,是警报拉响后,学生们迅速把坐垫和靠背的防护头套打开、戴在头上,然后躲到课桌下面。等地震停了、广播响起,就按小组来到学校的操场避难。训练结束后,学生们回到教室,摘下防护头套,班主任确认每一位同学后,就在教室等着家长们来领回家。
小学时的家长们没有在学校参加防灾训练,只是在规定的时间来学校直接去教室门口排队,对班主任报上姓名后,班主任就喊出学生,家长就可以把孩子领回家。
今天是第一次去中学领回女儿,和女儿过信号时,遇上消防车,想等消防车先走,可是消防车看到女儿戴着头盔,居然挥挥手让我们先过。可见防灾训练受重视的程度。
我还有两次着这样的时刻,那好好体味吧。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不需要我们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