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植物——洋山药
标签:
坝上张家口植物志菊芋洋山药 |
分类: 可食植物 |
洋山药




菊芋(学名:Helianthus
tuberosus L.)又名洋羌,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菊科,向日葵属。高1-3米,有块状的及纤维状根地下茎。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下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较大,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有1-2个线状披针形的苞叶,直立,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黄色,开展,长椭圆形,管状花花冠黄色,长6毫米。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个有毛的锥状扁芒。花期8-9月。
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宅舍附近种植兼有美化作用。菊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
医药
块茎、茎叶(菊芋):甘,凉。清热凉血,接骨。用于热病,肠热下血,跌打骨伤,消渴。
食疗
-
菊芋汤:菊芋60-90g,切片,加水煎汤服。本方取菊芋有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水湿停蓄,水肿,小便不利。此外,也可用于糖尿病。
-
菊芋汁:菊芋30-60g,捣烂,绞取汁液,可加适量蜂蜜或白糖调味,一次服用。本品生用,取其清热凉血。用于肠热便血。
-
食疗方面可用菊芋块茎100g,洗净切碎,大米100g淘洗干净,加水适量同煮成粥,调入食盐、香油后食用。适用于糖尿病、浮肿、小便不利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