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是亚洲近几年唯一得过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电影,由日本著名导演泷田洋二郎执导,本木雅弘、山崎努、广末凉子主演,叙述了因交响乐队解散二失去工作的大悟回到家乡,误打误撞从事殡葬入殓工作的故事,引起人们对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死亡的思考。在我看来,影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它上升到对于生命思考这深奥的主题,影片的成功还由于它不可缺少的艺术特色,这部典型的日本慢节奏电影以优美的画面,淡雅的色彩,轻柔的音乐,舒缓的节奏,娓娓道来的方式,让人感觉到一种如诗般的美。
营造影片艺术风格最有力的是故事背景的设置和影片基本色调的选择。影片一开头就是大悟开着车行驶于乡间小路上,交待了故事背景在冬天的小镇,满天满地的白雪让环境显得那么单纯,充满纯洁宁静的美,全景拍摄远处的雪山,冬天的树木,乡间的木屋,予人的感觉仿佛一幅幅水墨山水,在清雅淡远的意境中烘托出浓浓的抒情氛围。坐在车里的两位主角身穿黑色西装,黑白的调和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氛围。影片后半段故事背景的色调由白色慢慢转变为绿色,说明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是和影片情节上大悟的心理转变过程相适应。
我最喜欢的是贯穿于全片的背景音乐,该片由日本著名音乐大师久石让配乐,全片大提琴演奏的悠扬的背景音乐让人十分舒服,背景音乐也和故事情节发展有着重要联系。大悟找到多年未用的大提琴晚上独自演奏,轻柔的曲调反应他内心对这份工作的不安。圣诞夜在店里演奏时,悲伤的曲调,社长和助手的脸部特写,似乎述说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影片专门一段大悟在路边拉的大提琴作为背景音乐,随着曲调由轻柔慢慢转为欢快背后的风景也由冷色调变为暖色调,这也说明大悟由死亡领悟到生命的美好。
影片的镜头描写同样出彩。如几处给死去的人化妆的镜头,导演采用了俯视镜头,缓慢平静,抒发一种凝重的氛围,说明工作态度的认真谨慎以及对死者的尊重。镜头同时不断切换于死者家属,对他们进行脸部特写,充分表达人们失去亲人的悲痛从而触动观众的内心。
影片还有不可缺少的对光的使用,大悟独自拉大提琴房内灯光是较暗的暖褐色,暖褐色又突然变亮,镜头回到大悟小时候拉大提琴的情形,说明了对刚逝去的母亲的怀念以及记忆中的父亲的思念。影片最后大悟在给死去的父亲入殓完后光透过米色窗帘打在大悟和他孕妻美香的脸上,这似乎表达了一种生命的传递与生活的希望。
总之,《入殓师》的高度不仅在于它关于生命的思考,更从色彩安排、声音配合﹑镜头运动﹑光线处理,以及叙事节奏等等各个方面营造出了优美的抒情氛围,如同诗一般给予观众美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