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来客

标签:
加国记忆摄影e-370300fl-36r蜘蛛休闲 |
分类: 自然生态题材 |
这个世界就是搞不懂的样子,好象不少摄影人换门跟换内衣一样勤。
显然本地有一位不看好某系统,白菜价甩卖一些器材,俺就陆续收了一些。
其实器材也分什么人用,现如今的器材,哪能拍不成东西?
Brooks Jensen:“永远不要忘记,所有拍摄下伟大历史照片的相机都比您现在拥有的摄影器材要更原始。”
说白了,折腾器材,折腾的是人心/人性。
扯远了,回到今天的主题。
话说那天傍晚时分,看到窗外有只虫;
就用刚收的狗长焦,上架子,收光圈;手持外闪,离机闪拍了一张。
微距下,N毫米之外的纱窗已在焦外,形成的规则光斑甚是美丽。
---
再插一些题外话,
俺也经常在微博上,给相关器材厂家投些片子;
自问质量还不错,但转发的甚少。
为何?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只要是合不上厂家的市场活动节拍的东东,都是没有机会的。
俺个人一直崇尚自由,做个自由的摄影人,器材本是无关的东东。
微群“自由摄影人”就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只看作品,谁又关心用什么拍的呢?
一如书画作品,谁会关心是用的什么笔呢??
当然,这样的器材观,很难为器材厂家所欣赏...
器材厂家做市场的时候,才是十足的器材派!
谁都不更新器材,人家吃什么呢?
不要说厂家短视(虽然这是实话),在其位谋其事;谁又会不力推那些所谓特色,特点的东西呢?
比方说,用了什么“滤镜”的片子,转发率就很高。特点啊!
说句实在话,“滤镜”这些小玩意,偶一玩之,尚可;深迷于其中,则又是一摄影岐途。
市场的培育是个长期课题,短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