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原来如此
观影分享第95篇
看影视剧《朱元璋》,其中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关系,与自己过去的零碎认知有较大差异。在自己过去的的感知里,他们之间是类似于刘邦与张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
系,或者还有点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但在这个剧里,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关系与上述三
对相似度极低,几乎是独特的一类存在。
刘备对诸葛亮,几乎是言听计从。刘邦对张良,那是尊重有加,逢大事必求教。李世民对魏征,虽不甚喜欢,却十分重视他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他们三人在朝廷都有相当高的地位。
朱元璋对刘伯温,是既爱又恨,既抬又打,边用边压,贡献越大打压越狠。在创业过程中,刘伯温的贡献不比李善长小,朱元璋封李善长为公爵,只给了刘伯温一个伯爵。马皇后说:“至少也得给个侯爵。”朱元璋当时答应了,过又变了。
都是开国皇帝与谋士的关系,为什么会有不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同的人格类型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
张良是第五型人,诸葛亮是具有第六翼型的第五型人,魏征是第一型人,而刘伯温是具有第四翼型的第五型人。
第五型人,往往具有非凡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善于总结发现一般规律,极具远见卓识,极富韬略才华,具有成为战略家、理论家、科学家等的天赋。但这类人多清高孤傲,一般人不放在眼里,不大在乎别人的感受,又特别需要被人尊重。对权力、功名不是完全没有兴趣,却不会放下身段主动追求。他们对尊严看得比名利、权力更重。
第五型人有两个亚类型,一个是具有第六翼型的第五型人,如诸葛亮;一个是具有第四翼型的第五型人,如刘伯温。
第六型人,忠诚、顺从,操作执行能力比第五型人强得多。所以,相对张良与刘伯温,诸葛亮管理事务的能力要强一些,对皇上的忠心忠诚度也高不少。
第四型人,敏感敏锐,多愁善感,个人主义,情绪外露,情感真实,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具有艺术家气质。这类人往往逃避现实,喜欢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比较典型的人物,就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第四型人与第五型人,都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当参谋可能是一流,做“一把手 ”就可能不入流。这两类人,既不喜欢依附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附。
刘伯温兼具第五型与第四型两种人格特质,就比典型的第五型人更敏感,更不愿掺和官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他遇上事就装病。装着装着,就真病了。其实就是由心病发展到身病。
刘伯温的逃避,在朱元璋看来,就是不一心,就是瞧不上咱。所以,刘伯温越想逃避,朱元璋就越把他往是非窝里推。朱元璋越推,刘伯温就越煎熬越恐惧,越想彻底归隐。两个人的关系掉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直到刘伯温死去,朱元璋还是觉得刘伯温瞧不起他。朱元璋深深爱上了刘伯温的才,却恨死了刘伯温这个人。
当然,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关系,朱元璋占据主导地位,刘伯温是被动的一方。
朱元璋和刘邦、刘备,不属于同一人格类型。刘邦是具有第八翼型的第七型人,刘备是具有第三翼型的第二型人。朱元璋和李世民同属第八型人,却处在不同层级。李世民处在比较健康的层级,朱元璋处在一般层级。朱元璋出身卑微而,生怕别人瞧不上他。别人有才华、有能力、有业绩,他欣赏,内心又非常不舒服。
朱元璋常对马皇后说“咱是太阳,你是月亮。”可在刘伯温面前,朱元璋总感觉站在了太阳底下。所以,朱元璋会时不时地折磨、戏耍、打击刘伯温,从中确认自己是太阳一般的存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