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寸博客_rc9
方寸博客_rc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698,203
  • 关注人气:3,9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动性与反垄断

(2018-12-10 07:30:55)
标签:

体育

文化

分类: 文化足球

流动性与反垄断

(不止于足球的足球反思之七)

流动性与反垄断


万物都在运动,球员需要流动。有流动才有生动与灵动。

球员流动是职业联赛、职业球员的应有之意。职业足球就是生意,球员经营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意。怎么流动呢?简单啊!相关各方同意就行,如果有分歧就让金钱作“媒婆”。金钱是调整各方意愿的主要手段。一个愿买,一个不愿卖,让金钱去“花言巧语”一番,事就成了。这是从局部来看的,若是从整体来看,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因为生意是成了,行业可能会坏了。

任何一个联赛,都有多家俱乐部想争冠军,拿到冠军的还想永远保持这个地位。怎么保持呢?苦练内功是一个选项,引进内外援也是一个选项。后一种选项显然更快捷有效,因此只要有能力,多数俱乐部都会有强烈的购买意愿,这就会出现拍卖会上的情况,一路竞价,直到球员身份达到俱乐部财务支出能力的最高限为止。这是天价球员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这种情况似乎是公平合理的。但却带来了这样一个突出问题。

财力最强的俱乐部会不断地不惜血本地购买他认为最好的球员,以消弱其它俱乐部的竞争力。这一方面会形成冠军垄断,减少比赛悬念,降低比赛的观赏性,影响联赛整体利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必然制造市场泡沫,大大提高了俱乐部的运营成本,不利于联赛长期健康发展。所以,但凡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反垄断法,欧美的职业联赛都有财政公平法案等限制性政策,使球员的流动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必须必定有规则。市场经济也不是绝对自由,更不是有钱就可以任性。市场经济并不等于自由经济,职业足球当然不能例外。鼓励流动与反对垄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职业足球联赛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与欧美职业足球俱乐部还有所不同。由于中国足球起步比较晚,市场化条件不够成熟,在短期内还不得不靠母公司供养。欧美职业足球俱乐部是自挣自花,即使俱乐部购买意愿再强,没钱也只能作罢。就是说,欧美俱乐部是向市场要钱,而中国职业俱乐部是老板给钱。欧美职业俱乐部烧钱的背后,实际上比的是各个俱乐部的经营能力。中国职业俱乐部则完全是在烧老板的钱,比的是老板的实力与意愿。这就意味着,即使俱乐部内部人员再有能力、再辛勤努力,只要老板给钱的能力或意愿不足,都无法与其它俱乐部展开竞争。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比如,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目前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不能从市场中收回成本,政府就会出台一些政策,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种政策扶持一定是普惠的公平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因为不公平的补贴会造成个别企业的优势地位,最终形成垄断,垄断又会带来创新意愿的降低,影响客户的利益与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职业足球该怎么办?至少有两个选项。

一个是改革职业足球体制,让职业俱乐部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完善球员流动的约束机制。这个选项是治本的,但目前推动起来比较困难。主要困难是中国足球市场不成熟,俱乐部赚钱的能力十分有限,将导致球员收入水平的“自由落体式”下滑,并使得中国足球在一个较长期内处于低谷之中。

另一个选项是在学习欧美俱乐部约束性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约束体系。这个选项主要是治标,只可以作为过渡性措施。好处是可以保持职业联赛的平稳发展,为治本赢得时间。

用金钱购买球员是合理的,但并不是绝对合理的。所谓的合不合理指的是规则而不是金钱的多少。对规则合不合理的判断,应主要以是否有利于促进这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依据。以这个标准来看,目前中国职业球员流动的规则除了导向烧钱以外,并没有促进球员技能等方面的任何提高,所以是必须改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邪恶的竞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